差異理論與華文文學研究的會通
發(fā)布時間:2019-12-04 18:37
【摘要】:由于中西文化的種種差異使然,站在不同的立場和角度觀察事物和思考問題自然各有長短。西方學者偏重于求異,旨在追問或發(fā)現(xiàn)事物之間的特殊性或不同點;中國學人則喜歡求同,即多尋求事物之間彼此聯(lián)系的共通性或相同點。體現(xiàn)在華文文學研究領域也大抵如此。然而,作為獨立于中華文化母體之外的邊緣性另類文學景觀,海外華文文學既有別于原在性(本土原創(chuàng))的中國文學,又不屬于所在國的文學,而是超越了語言、族群、宗教、社會與國家體制后的跨文化風景,具有多元混雜性的特質,從而構成為獨立自足的"第三文化空間"。從同與異的跨文化比較研究中,去揭示生長于海外的華人寫作,借助差異理論來認識、理解和把握海外華文文學,可能會觸發(fā)出新的生機、衍生出新的思考活力,并引發(fā)諸多值得關注和探討的頗有意味的話題。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曹安娜;東南亞華文文學透視——余光中、駱明、莊鐘慶訪談[J];東方論壇(青島大學學報);2002年04期
2 劉登翰;命名、依據(jù)和學科定位——關于華文文學研究的幾點思考[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05期
3 朱立立;華人學的知識視野與華文文學研究[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05期
4 鄭國慶;民族主義與華文文學研究[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05期
5 黃鳴奮;網(wǎng)絡華文文學芻議[J];華僑華人歷史研究;2002年01期
6 宛繼斌;第五屆東南亞華文文學研討會綜述[J];華僑華人歷史研究;2002年04期
7 吳奕,
本文編號:2569707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wenyilunwen/wxchuangz/2569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