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網絡娛樂泛化的審美批判
發(fā)布時間:2020-10-15 02:26
娛樂是人真正成為人的必經過程。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與工作過程中,需要滿足一定的娛樂需求,緩解精神壓力,提高生活幸福指數(shù),滿足精神文明建設需要。娛樂是人類的天性,是人類的本能需求。伴隨著網絡技術爆炸式發(fā)展,人類社會在技術進步的帶領下,逐漸步入全新時代。借助互聯(lián)網平臺,網民可以更加便利的接觸到各類信息,為網民娛樂提供更加便利的紐帶。而為達到更高的經濟利益,各網絡媒體不斷挖掘自身所提供的內容的“可消費性”。網絡媒體往往采用增加所生產的內容的娛樂附加屬性,來吸引用戶的關注度。我國網絡進程的高速發(fā)展,缺乏科學有效的監(jiān)管,使得我國網絡內容出現(xiàn)“泛娛樂化”的特點。從長期看來,其不利于網絡內容的長久發(fā)展與人民群眾主流價值觀的建設。娛樂漸漸地被異化,失去了其原有的本質而走向泛娛樂化。本文第一章首先肯定了網絡發(fā)展給社會生活帶來的巨大便利,但同時也對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帶來了沖擊。網絡是一把“雙刃劍”。第二章闡述了中國網絡娛樂的審美現(xiàn)狀,“泛娛樂化”的現(xiàn)狀。主要包括兩個部分:首先是以一些具體的案列說明現(xiàn)在社交平臺的低俗化、庸俗化。其次從這些反面教材中我們發(fā)現(xiàn)網絡娛樂迫切需要正確的積極地審美。第三章第一部分主要講出現(xiàn)泛娛樂化現(xiàn)象的原因主要由五點組成:消費主義傾向;娛樂經濟的發(fā)展;大眾化對精英化的解構;受眾日益增長的娛樂需求;理想信念的缺失。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泛娛樂化現(xiàn)象帶來的不良影響,從三個不同角度由淺入深的分析。然后又對網絡泛娛樂化帶來的一系列負面影響進行文化及審美批判。網絡泛娛樂化加重了大眾思維的非理性傾向,弱化了網絡文化知識傳承功能,降低了大眾的審美認知能力,影響了青少年身心健康。最后,本文試圖探尋網絡娛樂的審美回歸之途,提倡“審美娛樂”。我國網絡內容迫切需要進行審美回歸,有利于網絡媒體的進一步發(fā)展,同時對我國人民群眾具有精神導向作用。構建中國網絡娛樂的新理念、發(fā)展媒介審美教育、積極開展審美活動等是我們的必經之路。
【學位單位】: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B83-0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意義
1.3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
1.3.1 國內研究現(xiàn)狀
1.3.2 國外研究現(xiàn)狀
1.4 研究對象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獻分析法
1.5.2 生活調查法
1.5.3 批判反思法
第二章 當代網絡娛樂現(xiàn)狀的審美反思
2.1 網絡娛樂的審美必要性
2.1.1 對娛樂的解讀
2.1.2 互聯(lián)網是娛樂發(fā)展的重要平臺
2.1.3 網絡審美重要性
2.2 網絡文化審美現(xiàn)狀
2.2.1 新聞資訊內容審美呈現(xiàn)“娛樂化”特點
2.2.2 自媒體平臺審美低俗化
2.2.3 網絡直播內容審美程度低俗
2.2.4 網絡社交平臺美學價值導向存在偏差
2.2.5 網絡惡搞內容份額增加
2.2.6 部分網劇引導錯誤審美理念
2.2.7 審美文化所具有的娛樂效果
第三章 當代網絡泛娛樂化的審美批判
3.1 網絡泛娛樂化現(xiàn)象的原因
3.1.1 網絡媒體的消費主義傾向
3.1.2 娛樂經濟的發(fā)展
3.1.3 大眾文化成為網絡內容的主體
3.1.4 公眾日益增長的娛樂需求
3.1.5 網民理想信念的缺失
3.2 泛娛樂化對審美造成的負面影響
3.2.1 降低公眾審美品味和審美認知能力
3.2.2 影響青少年審美價值取向及身心健康
3.2.3 泛娛樂化弱化網絡的文化知識傳承功能
第四章 當代網絡娛樂的審美建構
4.1 由泛娛樂化走向審美娛樂
4.2 日常生活審美化
4.3 構建中國特色網絡新審美理念
4.4 開展網絡審美教育
4.5 高校開展審美教育課程的引導
第五章 結論
5.1 論文觀點的總結
5.2 審美觀建構的引導
參考文獻
致謝
作者簡介
【參考文獻】
本文編號:2841549
【學位單位】: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B83-0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意義
1.3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
1.3.1 國內研究現(xiàn)狀
1.3.2 國外研究現(xiàn)狀
1.4 研究對象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獻分析法
1.5.2 生活調查法
1.5.3 批判反思法
第二章 當代網絡娛樂現(xiàn)狀的審美反思
2.1 網絡娛樂的審美必要性
2.1.1 對娛樂的解讀
2.1.2 互聯(lián)網是娛樂發(fā)展的重要平臺
2.1.3 網絡審美重要性
2.2 網絡文化審美現(xiàn)狀
2.2.1 新聞資訊內容審美呈現(xiàn)“娛樂化”特點
2.2.2 自媒體平臺審美低俗化
2.2.3 網絡直播內容審美程度低俗
2.2.4 網絡社交平臺美學價值導向存在偏差
2.2.5 網絡惡搞內容份額增加
2.2.6 部分網劇引導錯誤審美理念
2.2.7 審美文化所具有的娛樂效果
第三章 當代網絡泛娛樂化的審美批判
3.1 網絡泛娛樂化現(xiàn)象的原因
3.1.1 網絡媒體的消費主義傾向
3.1.2 娛樂經濟的發(fā)展
3.1.3 大眾文化成為網絡內容的主體
3.1.4 公眾日益增長的娛樂需求
3.1.5 網民理想信念的缺失
3.2 泛娛樂化對審美造成的負面影響
3.2.1 降低公眾審美品味和審美認知能力
3.2.2 影響青少年審美價值取向及身心健康
3.2.3 泛娛樂化弱化網絡的文化知識傳承功能
第四章 當代網絡娛樂的審美建構
4.1 由泛娛樂化走向審美娛樂
4.2 日常生活審美化
4.3 構建中國特色網絡新審美理念
4.4 開展網絡審美教育
4.5 高校開展審美教育課程的引導
第五章 結論
5.1 論文觀點的總結
5.2 審美觀建構的引導
參考文獻
致謝
作者簡介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小情;;網絡政治參與泛娛樂化表達引導策略[J];編輯學刊;2015年05期
2 王慶;余紅;;泛娛樂化與自媒體霧霾環(huán)境風險傳播[J];當代傳播;2015年05期
3 楊雪;馮晶;張立臣;;思想政治教育的“泛娛樂化”現(xiàn)象分析[J];教育評論;2014年01期
4 尹召凱;謝鼎新;;微博狂歡下的“娛樂至死”——對微博泛娛樂化的思考[J];新聞世界;2013年12期
5 趙蕾;肖松柏;;網絡政治參與泛娛樂化的傾向及引導規(guī)范[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3年11期
6 張九海;邢少花;;狂歡與靜思——“泛娛樂化”情境下大眾十種心態(tài)分析[J];學習論壇;2013年11期
7 王云昀;蔣問津;;泛娛樂化對高校校園文化的影響分析及引導路徑淺探[J];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4期
8 焦連志;黃一玲;焦鳳梅;;網絡媒介“泛娛樂化”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探析[J];黑河學刊;2013年05期
9 高雪新;李東;;大眾媒體泛娛樂化及其影響[J];新聞世界;2013年05期
10 孫慧英;魏仁芬;;中國電視媒體“泛娛樂化”現(xiàn)象剖析[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3年02期
本文編號:2841549
本文鏈接:http://lk138.cn/wenyilunwen/meixuelunwen/2841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