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詞人詞作中的“詞”之應歌形態(tài)
發(fā)布時間:2025-06-27 06:07
宋人填詞,旨在"應歌"。在歌曲完成中,"詞人"既是詞作者,又是觀賞者,還是詞曲合成時的品鑒者。他們對歌唱主體、表演方式、歌唱聲情、歌唱功能的描述,往往是"身臨其境"的真切反映。從詞人詞作描繪歸納詞之應歌"實況",可以見出:詞之應歌獨重女聲實為普遍現(xiàn)象;"緩歌""低唱""歌聲細"之"聲音軟美"成為評價歌唱美聽的主要標準;僅從詞中出現(xiàn)的數(shù)量看,簫、笛、箏、琴等多種雅樂器伴奏遠遠超出豎抱彈撥、獨領燕樂風流的琵琶;"板"確為"詞"之歌唱不可或缺的伴奏樂器;"扇"則成為女子歌舞的最佳道具。應歌形態(tài)的繁富、多種樂器的伴奏,兆示了"詞"之應歌場合的廣泛性以及風格的多樣性。囿于婉約、豪放的評價,顯然不能適應"詞"之應歌的多樣形態(tài)。
【文章頁數(shù)】:9 頁
【文章目錄】:
引言
一、“吳娃勸飲韓娥唱”——歌唱主體
二、“卻倚緩弦歌別緒”——表演方式
(一)敲板伴奏。
(二)執(zhí)扇歌舞。
(三)琵琶按奏。
(四)撫琴訴怨。
(五)調(diào)箏移弦。
(六)吹簫伴唱。
(七)寶瑟弦調(diào)。
(八)伴笛吹而歌唱。
(九)聽笙歌舞。
(十)載歌載舞。
(十一)浩歌、酣歌、長歌、高歌、劍歌等。
(十二)“合唱”“群唱”。
三、“幾度艷歌清欲轉(zhuǎn)”——歌唱聲情
(一)“清唱”“清歌”“清聲”。
(二)艷歌、艷唱。
(三)緩歌、低唱、歌聲細。
(四)歌珠貫串。
四、“紅妝揭調(diào)十分斟”——歌唱功能
結語
本文編號:4053928
【文章頁數(shù)】:9 頁
【文章目錄】:
引言
一、“吳娃勸飲韓娥唱”——歌唱主體
二、“卻倚緩弦歌別緒”——表演方式
(一)敲板伴奏。
(二)執(zhí)扇歌舞。
(三)琵琶按奏。
(四)撫琴訴怨。
(五)調(diào)箏移弦。
(六)吹簫伴唱。
(七)寶瑟弦調(diào)。
(八)伴笛吹而歌唱。
(九)聽笙歌舞。
(十)載歌載舞。
(十一)浩歌、酣歌、長歌、高歌、劍歌等。
(十二)“合唱”“群唱”。
三、“幾度艷歌清欲轉(zhuǎn)”——歌唱聲情
(一)“清唱”“清歌”“清聲”。
(二)艷歌、艷唱。
(三)緩歌、低唱、歌聲細。
(四)歌珠貫串。
四、“紅妝揭調(diào)十分斟”——歌唱功能
結語
本文編號:4053928
本文鏈接:http://lk138.cn/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4053928.html
上一篇:二月河與《紅樓夢》
下一篇:沒有了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