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韩国日本在线观看免费,A级尤物一区,日韩精品一二三区无码,欧美日韩少妇色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中國文學論文 >

論穆旦詩歌的人稱結構與主體意識

發(fā)布時間:2018-05-26 06:20

  本文選題:穆旦 + 詩歌 ; 參考:《華東師范大學》2015年碩士論文


【摘要】:穆旦是中國新詩發(fā)展歷程中的一位重要詩人。在其繁復的詩歌創(chuàng)作中,“人稱”使用上的多變是一個顯明的現(xiàn)象,而分析穆旦詩歌中“人稱”的結構性變化及其背后的主體意識的轉換,是深刻理解穆旦詩歌意義的有效途徑。在此前提下,首先要反思的是,在既往研究中,將穆旦放置在現(xiàn)代性框架中去歷史化的閱讀方法,并以此為起點,從而將穆旦重新放回到二十世紀中國的特殊語境中。因此可以將穆旦詩歌創(chuàng)作歷程分為三個階段,即在1937——1942年間,穆旦詩歌中的人稱使用相對復雜,試圖從“我”走向“我們”;在1942——1948年間,“我們”這一復數性人稱代詞增多,并強調這之上的戰(zhàn)爭、日常生活等他者;而在1957年、1976年的詩作中,人稱代詞又只有相對簡單的“我”和“你”,而“人稱”之上的他者卻轉化為“政治”和“死亡”。簡言之,作為抒情主體的穆旦有一個從“我”走向“我們”,又最終復歸個人主體的過程,而由此可以揭示穆旦在不同時代的主體位置,以及帶給當下詩歌創(chuàng)作的啟示。
[Abstract]:Mu Dan is an important poet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new poetry. In his complicated poetry creation, the changeable use of "person" is an obvious phenomen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tructural changes of "person" in Mu Dan's poetry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its subjective consciousness behind it. It is an effective way to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Mu Dan poetry. On this premise, the first thing to reflect on is that, in previous studies, we should put Mu Dan in the frame of modernity and take it as a starting point to put Mu Dan back into the special context of China in the 20th century. Therefore, we can divide the process of Mu Dan's poetry creation into three stages, that is, from 1937 to 1942, the use of the person in Mu Dan's poems was relatively complex, trying to move from "I" to "us"; in 1942-1948, The plural personal pronouns of "We" have increased and emphasized the war, daily life, and others, while in 1957, 1976's poems, personal pronouns had only the relatively simple "I" and "you". The other above the person is transformed into politics and death. In short, Mu Dan, as a lyric subject, has a process from "I" to "us" and finally to individual subject, which can reveal the main position of Mu Dan in different times and the inspiration to the current poetry creation.
【學位授予單位】:華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I207.2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易彬;穆旦詩歌的修改情況舉陳[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2 黃菊,張揚;“生命也跳動在嚴寒的冬天”——論穆旦詩歌中的“冬天意識”[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3 徐曉利;;試論穆旦詩歌中的死亡與新生話語[J];哈爾濱學院學報;2008年07期

4 鄭艷君;;論穆旦詩歌的戲劇化特色[J];湘潮(下半月);2011年06期

5 張軍;穆旦詩歌中的戲劇主義特色[J];廣西社會科學;2001年06期

6 符杰祥,張光芒;“受難的形象”——論穆旦詩歌的人格價值與文化意義[J];淄博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1期

7 龍泉明,汪云霞;論穆旦詩歌翻譯對其后期創(chuàng)作的影響[J];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4期

8 田春榮,劉進華;穆旦詩歌中的幾個意象與詞語[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9期

9 劉暢;穆旦詩歌片論[J];重慶社會科學;2005年09期

10 李寶平;;個人與社會命運的承擔——評穆旦詩歌《冬》[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羅振亞;;拓展·創(chuàng)新·交鋒——“穆旦詩歌創(chuàng)作學術研討會”綜述[A];當代文學研究資料與信息(2006.3)[C];2006年

2 劉超;;痛苦的追問與追問的痛苦——論穆旦詩歌的精神歷程[A];東方叢刊(2004年第4輯 總第五十輯)[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羅振亞;專家學者研討穆旦詩歌創(chuàng)作[N];文藝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葉瓊瓊;論穆旦詩歌語言[D];華中師范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余玲玲;在沉淪與超越之間——論穆旦詩歌中的苦難意識[D];華南師范大學;2003年

2 譚梅;穆旦詩歌的內在結構的分析[D];四川大學;2007年

3 周利眾;論穆旦詩歌的“非個人化”品質[D];云南民族大學;2011年

4 李光輝;穆旦詩歌接受研究[D];廣東技術師范學院;2012年

5 王倩;突圍者的足音—穆旦詩歌簡論[D];山東大學;2013年

6 婁燕京;論穆旦詩歌的人稱結構與主體意識[D];華東師范大學;2015年

7 彭廣見;穆旦詩歌的符號學解讀[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8 馬春光;論穆旦詩歌的存在主義思想[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9 張德明;拯救靈魂:穆旦詩歌的宗教內涵[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10 李曉磊;異質與標志:論穆旦詩歌的語言藝術[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93625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93625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340af***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