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詞“尋找”意象之運用
本文關鍵詞:辛棄疾詞“尋找”意象之運用
更多相關文章: 辛棄疾 詞 尋找 意象 運用 風格 找尋意識
【摘要】:“尋找”是辛棄疾詞中出現(xiàn)頻率極高的一個意象,在他的詞中總共出現(xiàn)了407次之多。按照詞中尋找對象的不同,這一意象又可以具體劃分為四大類:尋找心中疑惑之答案、內(nèi)心苦悶的化解方法,尋找知音、故友、佳人,尋找道路和處所,尋找傳說中的寶物、春天、音信和蹤跡等!皩ふ摇币庀蟊澈箅[含的是辛棄疾迫切的“找尋意識”,并體現(xiàn)為:尋找中之困惑、尋找中之孤獨、尋找中之迷茫、尋找中之希望,這些復雜情感的交融促成了辛棄疾不竭尋找的動力。“找尋意識”的形成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首先與他坎坷的人生經(jīng)歷和獨特的個性氣質(zhì)有著極為密切的聯(lián)系,同時又是和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以及他所接受的文化思想分割不開的。這種意識也影響到了辛棄疾詞作風格的形成。辛棄疾一生迫切找尋,無果而終,這種找尋無果的人生狀態(tài)可以突破時代局限,上升為中國古代文人的一種普遍生存困境。
【關鍵詞】:辛棄疾 詞 尋找 意象 運用 風格 找尋意識
【學位授予單位】:黑龍江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I207.23
【目錄】: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緒論7-13
- 一、辛棄疾詞意象研究綜述8-10
- 二、本論文的研究目的與意義10-13
- 第一章 辛棄疾詞中“尋找”意象之概述13-19
- 第一節(jié) 辛棄疾詞中“尋找”意象之類別13-17
- 一、尋找心中疑惑之答案、內(nèi)心苦悶的化解方法13-14
- 二、尋找知音、故友,,佳人14-15
- 三、尋找道路和處所15-16
- 四、尋找傳說中的寶物、春天、音信和蹤跡等16-17
- 第二節(jié)“尋找”意象之數(shù)量統(tǒng)計17
- 第三節(jié)“尋找”意象在不同人生階段的分布17-19
- 第二章“尋找”意象隱含的“找尋意識”19-27
- 第一節(jié) 尋找中之困惑19-21
- 第二節(jié) 尋找中之孤獨21-24
- 第三節(jié) 尋找中之迷茫24-26
- 第四節(jié) 尋找中之希望26-27
- 第三章“找尋意識”形成之原因27-44
- 第一節(jié)“找尋意識”形成的個體心理因素27-35
- 一、缺失性體驗27-32
- 二、多元復雜的個性氣質(zhì)32-35
- 第二節(jié)“找尋意識”形成的社會文化因素35-44
- 一、動蕩的社會環(huán)境35-39
- 二、儒道兩種文化心理沖突39-44
- 第四章“尋找”意象運用對辛詞風格的影響44-47
- 結語47-48
- 參考文獻48-50
-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論文50-51
- 致謝51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利群;中國古代意象的發(fā)生和表現(xiàn)及其理論構成意義[J];惠州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5期
2 付振華;;神性秩序的崩毀與重建——試析《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的四個意象群[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3 陳滿銘;;論章法結構與意象系統(tǒng)之迭合——以“多”、“二”、“一(0)”螺旋結構切入作考察[J];南平師專學報;2005年03期
4 陳冠梅;;論楚辭的夜、時間、命運意象[J];船山學刊;2007年01期
5 李彥靈;;古代垂釣意象及其隱逸內(nèi)涵之流變[J];湖南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6 錢愛娟;;論風雨意象的獨特精神內(nèi)涵[J];黑龍江史志;2008年16期
7 劉一;;古詩歌中蟬的意象[J];文學教育(下);2009年10期
8 田勝利;;溝通卜筮與文學的橋梁——《焦氏易林》中的動物意象淺議[J];學術交流;2012年07期
9 王耀文;;“光”之意象的個案考察[J];文藝爭鳴;2012年09期
10 鄭錦揚;中國古代的聽樂意象[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2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胡潤森;;戲劇意象論[A];中國語言文學資料信息(1999.1)[C];1999年
2 王立;;海意象與中西方民族海洋觀中的文化精神[A];中國古代社會與思想文化研究論集[C];2004年
3 邵炳軍;賴旭輝;;“雎鳩”意象考論——《詩·周南》意象群及其意象經(jīng)營藝術研究之一[A];儒學與二十一世紀文化建設:首善文化的價值闡釋與世界傳播[C];2007年
4 王立;;海意象與中西方民族海洋觀中的文化精神[A];中國古代社會與思想文化研究論集——全國首屆東周文明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5 邵維加;;莫言短篇小說《拇指銬》的意象系統(tǒng)[A];江西省撫州市社科聯(lián)論文集(2002-2003)教育文化類[C];2003年
6 任剛;;《離騷》中的比興系統(tǒng)及意象群[A];先秦兩漢文學論集[C];2004年
7 孫曉婭;;文本間性與意象的生態(tài)詩學內(nèi)涵——以愛斐兒的散文詩為例[A];當代散文詩的發(fā)展暨“我們”文庫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8 唐n\;;《手掌集》[A];看一支蘆葦——辛笛詩歌研究文集[C];2012年
9 張鶴;;《詩經(jīng)》、楚辭的馬意象比較[A];詩經(jīng)研究叢刊(第十五輯)[C];200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李占祥;詩意的西部和女性的自我詮釋[N];文藝報;2008年
2 記者 劉秀娟;魯院高研班舉辦詩歌研討會[N];文藝報;2009年
3 西江日報記者 周永龍 葉樹濃;嶺南文化內(nèi)涵的審美發(fā)現(xiàn)與闡釋[N];西江日報;2011年
4 張同吾;和諧中國與精神家園[N];中國藝術報;2008年
5 彭斯遠;巫山意象 情詩延綿——夔州民歌的情愛書寫[N];中國藝術報;2010年
6 韓作榮;精神還鄉(xiāng)的情感價值[N];光明日報;2012年
7 吳思敬;夢因情起 詩緣夢生[N];光明日報;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林倫偉;論《莊子》的鯤鵬意象[D];華南師范大學;2004年
2 李拓;《楚辭》植物意象實證研究[D];河南大學;2010年
3 張超;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D];廣西大學;2012年
4 孟偉卿;論東坡詞的情態(tài)意象及其生命意識[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5 童尚蘭;中國古典文學中蝴蝶意象的文化意蘊[D];華東交通大學;2011年
6 崔紅梅;古典文學中的“花園意象”解讀[D];齊齊哈爾大學;2012年
7 謝健;意象的狂歡[D];山東大學;2009年
8 王燕;清香遠溢 空谷獨幽[D];暨南大學;2011年
9 方宜寧;唐詩的燈燭意象[D];四川師范大學;2009年
10 任洪玲;閣樓意象的隱喻世界[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073547
本文鏈接:http://lk138.cn/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073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