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社會語言學視角下關于漢語流行語“萌”的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4-11-02 02:52
流行語作為一種新的語言現象,其產生有著體現時代烙印的認知因素及相關社會文化特征,對流行語的研究不僅具有語言學上的意義,也具有社會學的意義。文章考察了流行語"萌"的語義來源、構詞功能、語義色彩,并從認知社會語言學的角度進一步探討了"萌"流行的原因及其發(fā)展趨勢。通過研究發(fā)現"萌"系流行語持續(xù)較高網絡關注度不是簡單的語言單向輸入或輸出,而是漢日兩種語言雙向互動、中日文化互相影響的結果,并有其隱藏在語言符號背后的認知理據。
【文章頁數】:6 頁
【部分圖文】:
本文編號:4008906
【文章頁數】:6 頁
【部分圖文】:
例(1)(2)(3)中的“萌”是名詞,接在動詞“賣”“裝”“扮”后面做賓語,表示可愛、令人感到愉悅的人或事物!百u萌”的“賣”意為“展現、顯露”,“賣萌”意為“刻意顯示自身的萌”,在褒義的語境中,“賣萌”指故意顯示自己的可愛,打動別人;在貶義的語境中則是指故意作秀!把b萌”“扮萌....
以下通過百度指數搜索流行語“萌”的網絡關注程度及持續(xù)變化情況。從圖2可知,近10年流行語“萌”在百度的搜索指數在全國平均值上下徘徊,網民對其關注度較高;從年齡分布比例(圖3)來看,使用“萌”的網民年齡層分布廣泛,20-39歲的人群是網絡關注的主體,所占比例接近80%,其中30-3....
圖2“萌”的網絡關注度年度變化趨勢圖4“萌”的網絡關注度性別分布
圖3“萌”的網絡關注度年齡分布圖5“萌”的使用者興趣分布
本文編號:4008906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wenyilunwen/hanyulw/4008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