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暨資深翻譯家表彰大會剪影
本文選題:翻譯家 切入點:翻譯文化 出處:《中國翻譯》2011年01期
【摘要】:正中國翻譯協(xié)會于2010年12月2日在北京舉行了"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暨資深翻譯家表彰大會",我國著名翻譯家和中外文化交流學者沙博理、許淵沖、草嬰、屠岸、李士
[Abstract]:The Chinese Translation Association held the "Translation Culture 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 and Senior translator recognition Conference" in Beijing on December 2, 2010. Famous translators and scholars of Chinese and foreign cultural exchanges Sidney Shapiro, Xu Yuanchong, Cao Ying, Tu An, Li Shi
【分類號】:H059-26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馬小霞;;翻譯中的隱喻(英文)[J];中國外資;2011年16期
2 旺堆;;在全球翻譯界搭建友誼、溝通、交流的橋梁——第十八屆世界翻譯大會及其民族分論壇概述[J];民族翻譯;2008年02期
3 ;第二批全國少數(shù)民族資深翻譯家名單[J];民族翻譯;2009年04期
4 楊勝男;;解讀瓦爾特·本雅明的《譯者的任務》[J];語文學刊;2011年13期
5 谷彥瑞;;讀《20世紀中國翻譯思想史》有感[J];文學教育(中);2011年08期
6 王占斌;陳海倫;;文學翻譯文本的選擇——從創(chuàng)造社和文學研究會關于翻譯的爭論談起[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1年09期
7 吳志杰;;國際化背景下的翻譯與翻譯研究學術(shù)研討會暨蘇皖兩地外語學院院長論壇[J];外語研究;2011年04期
8 旺堆;;圖片新聞[J];民族翻譯;2010年02期
9 王東風;;“《紅與黑》事件”的歷史定位:讀趙稀方“《紅與黑》事件回顧——中國當代翻譯文學史話之二”有感[J];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11年02期
10 ;西藏自治區(qū)第二屆翻譯學術(shù)研討會召開[J];民族翻譯;2010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呂佳擂;任東升;;如何確定翻譯家的國別歸屬[A];譯學辭典與翻譯研究——第四屆全國翻譯學辭典與翻譯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2 張從益;;新時期中國翻譯文化的建構(gòu)研究[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八次全國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8年
3 郭亞麗;;翻譯與文化的融合[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二輯)[C];2008年
4 蒙興燦;;語言多元、文化多樣與譯者的使命[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七次全國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5 葛鐵鷹;;前人栽樹,后人乘涼——簡評《一千零一夜》中譯本[A];國際交流學院科研論文集(第三期)[C];1996年
6 王愛莉;;翻譯即文化移入[A];第六屆中國跨文化交際研究會年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5年
7 佘莉;;輝煌的阿巴斯——從“百年翻譯運動”看阿拉伯人對世界文化的貢獻[A];對外貿(mào)易外語系科研論文集(第二期)[C];1993年
8 晏如;;譯事五題[A];國際交流學院科研論文集(第一期)[C];1994年
9 劉邦凡;;論金岳霖的翻譯思想及翻譯哲學思想[A];第三次金岳霖學術(shù)思想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10 麻爭旗;;翻譯二度編碼論——對媒介跨文化傳播的理論與實踐之思考[A];全球信息化時代的華人傳播研究:力量匯聚與學術(shù)創(chuàng)新——2003中國傳播學論壇暨CAC/CCA中華傳播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北京大學副教授 胡泳;翻譯家的位置[N];南方周末;2009年
2 記者米日古力·吾 李靜;我區(qū)表彰三位資深翻譯家[N];新疆日報(漢);2010年
3 韓東;翻譯家,您慢一點吧![N];東方早報;2010年
4 記者 扎巴貢覺 馬疆虎;西藏翻譯協(xié)會年會在拉薩召開[N];西藏日報;2010年
5 韓浩月;翻譯家的寂寞與翻譯界的清冷[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0年
6 記者 王覓;老一輩翻譯家為文學事業(yè)作出的突出貢獻值得尊重[N];文藝報;2010年
7 特約記者 徐玨 記者 余傳詩;著名翻譯家楊自伍25年“譯”一書[N];中華讀書報;2009年
8 CBN記者 周舒;喬直:在中國有很多言語難以形容的收獲[N];第一財經(jīng)日報;2009年
9 周明偉;弘揚老一輩翻譯家的奉獻精神 為繁榮中外文化交流事業(yè)作出新貢獻[N];中國新聞出版報;2010年
10 馬士奎;荷蘭的“翻譯家之家”[N];中華讀書報;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禹一奇;東西方思維模式的交融[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9年
2 袁斌業(yè);翻譯報國,譯隨境變:馬君武的翻譯思想和實踐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3 郭蘭英;“適者生存”:翻譯的生態(tài)學視角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1年
4 楊麗華;林紓翻譯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菁;對翻譯原理的研究和探索[D];太原理工大學;2005年
2 蔡杰峰;略論翻譯中的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D];北京大學;1996年
3 李芳菲;順應論視角下的語境翻譯[D];東華大學;2007年
4 張麗萍;錢鐘書“化境”思想研究[D];黑龍江大學;2007年
5 李兆國;梁啟超的翻譯理論與方法[D];山東大學;2008年
6 錢菊蘭;從文化失衡的角度對《紅樓夢》兩譯本進行對比分析[D];蘇州大學;2006年
7 侯敏;翻譯中文化轉(zhuǎn)向的例證分析[D];太原理工大學;2006年
8 郭小玉;翻譯家季羨林研究[D];山西大學;2012年
9 劉林;偉大的翻譯家郭沫若:創(chuàng)作·思想與翻譯[D];四川師范大學;2001年
10 肖燕姣;翻譯家楊憲益、戴乃迭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724638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wenyilunwen/hanyulw/1724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