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式主題班會德育實效性研究 ——以徐州市某礦區(qū)一中為例
1 緒論
在信息化背景下,青少年接受信息非?,其中有積極的正能量的信息,也有消極的負能量的信息,在海量信息的沖擊下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都會受到影響,如何培育合格的現(xiàn)代化建設人才是學校德育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德育教育對于青少年的健康全面成長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作為德育的一種重要形式——主題班會,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具有重要意義。中央教科所所長朱小蔓教授曾經這樣評價我們目前的德育:“它非常重要,但又常常被忽視和冷落;它費時又總是出力不討好,效果差;它最應跟實際相聯(lián)系,但常常讓人覺得離現(xiàn)實生活太遠;它是老師最頭疼,學生也往往不喜歡的教育領域②。”主題班會是現(xiàn)在很多學校普遍采用的班會課形式,它具有鮮明的時代特點,同時也強調學生的參與,是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一種重要形式。但在現(xiàn)實的教育實踐中,德育教育的實效性卻并不高,而作為德育教育一個主要陣地的主題班會也失去了它應有的色彩。這些變了味道的班會課自然得不到學生的喜愛,其德育功能也難以發(fā)揮。
2 體驗式主題班會的設計與應用
2.1 體驗式主題班會的理論基礎
道德教育要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學生的主動參與才能真正發(fā)揮德育的重要功能。因此,德育不能僅僅只是教師這一群體的事情,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參與到實際的生活中,在生活中將道德要求內化為自己的道德行為。體驗式主題班會作為學校重要的德育途徑,充分尊重學生的德育主體地位,在具體的教育方法上也堅持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將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從而調動學生參與的興趣與積極性,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充分尊重學生,幫助并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問題,從而讓學生真正從班會課中體驗與領悟道德教育的內容,并將知識內化為自身的要求和行為。體驗式主題班會的設計和實施一般會根據(jù)學生不同時期的不同道德認知水平分確定不同的主題,這樣既能符合學生的身心特點,做到有的放矢的教學,又能調動學生參與的主動性,促進學生良好道德觀念的形成和道德行為的養(yǎng)成。2.2 體驗式主題班會的設計
體驗式主題班會的主題和內容的選擇是非常重要的。教師要了解他們豐富多彩的生活世界,理解他們的需求,在此基礎上結合社會德育要點,,通過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引導他們全心體驗,通過親身社會實踐,引導他們在自然中自主體驗①。如果這些內容脫離學生的生活實際和背離學生的身心特點,那么這樣的班會必然就會變成班主任一言堂式的班會,必然會變的枯燥乏味。所以在設計和實施體驗式主題班會的過程中,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盡量與學生進行溝通,了解學生的想法和需求,設計出符合學生特點和需求的體驗式主題班會。3 體驗式主題班會德育實效性分析..............21
3.1 問卷調查與訪談工作總體設計..............213.2 問卷調查與訪談結果整理與分析......23
3.3 體驗式主題班會的德育實效性............31
3.4 體驗式主題班會德育實效性存在的問題..........35
4 體驗式主題班會德育實效性的改善策略........41
4.1 更新德育理念,重視體驗式主題班會的德育功能........41
4.2 增強培訓力度,提高班主任整體素養(yǎng)............42
4.3 提高系統(tǒng)性和連續(xù)性,形成具有學校特色的體驗式主題班會課程體系...43
4.4 完善評價體系,提高師生參與的積極性... 44
4.5 改善后的體驗式主題班會實例............45
5 總結與展望..........49
5.1 研究結論.....49
5.2 研究反思............50
5.3 展望...........51
4 體驗式主題班會德育實效性的改善策略
4.1 更新德育理念,重視體驗式主題班會的德育功能
德育是學校教育的核心,德育工作的成效直接影響著青少年的健康成長。但是,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學校在處理德育與智育的關系時往往偏重于智育,思想政治教育流于形式,當前社會部分青少年責任意識薄弱、法制觀念淡薄,“德育為首”成為一句喊得很響做得很虛的空話。因此,學校必須更新德育理念,將德育放在重要位置,認真研究德育政策,樹立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理念,充分發(fā)揮各渠道優(yōu)勢,實現(xiàn)學校家庭社會的聯(lián)動,提高德育實效性,實現(xiàn)育人目標。社會發(fā)展進入轉型期,學校德育工作也必然面臨新情況新問題,這就要求“用發(fā)展的眼光來研究德育、用改革的精神推動德育、用以人為本的觀念指導德育、用人的全面發(fā)展的理論評價德育,從而實現(xiàn)德育的新發(fā)展、新突破、新境界①。”在這樣的理念指導下,要“鼓勵探索增強德育實效性的新的模式、途徑、方法。我們倡導學生突出自我、張揚個性,把個人價值的實現(xiàn)融入到祖國富強和民族振興的偉大事業(yè)中。只有這樣的德育才是符合時代精神、符合人類進步要求的、符合人的全面發(fā)展要求的德育,才是為廣大學生所樂于接受的、富于實效性的德育,才一定會永葆生機與活力②!
4.2 增強培訓力度,提高班主任整體素養(yǎng)
學校的教育工作主要依靠教師來完成,教書育人是教師的根本職責。全面發(fā)展的教育理念對教師也提出了新要求,這就要求教師在知識教育的同時要進行學科滲透,教會學生知識的同時要培養(yǎng)學生多方面的綜合能力。而作為班主任則需要在學生教育與班級管理中不但注重規(guī)則意識的培養(yǎng),還要注重提高學生多方面的素養(yǎng),例如不斷提高學生思想政治素養(yǎng)、科學文化素養(yǎng)、身心素質和勞動及審美能力,既要能夠充分利用課堂教學的方式進行德育教育,“要構建適合學生品德成長的價值環(huán)境,以此讓學生自行構建自身的道德認知能力、情感水平與實踐能力②”,又要能夠發(fā)揮班集體的積極作用促進學生發(fā)揮同輩群體的教育功能。除此之外,教師要注重發(fā)揮自身素養(yǎng)對學生潛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做到既要言傳、又要身教,在潤物細無聲中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5 總結與展望
5.1 研究結論
體驗式主題班會作為一種較為有效的團體教育模式,在學校教育實踐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班主任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主動積極設計開展主題班會活動,通過學生的積極參與、勇于分享體驗和感受,在輕松、民主、愉悅的氛圍中,在同輩群體的激勵中澄清價值、明確是非、形成新知,促進高中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長。體驗式主題班會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yǎng)、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法治道德素養(yǎng)、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素養(yǎng);與此同時體驗式主題班會還具有生活性、體驗性、生成性、教育性,有利于德育目標的實現(xiàn)。
5.2 研究反思
在這項持續(xù)一年多的研究中,事實上的時間更長,我始終堅持忠于事實真相,堅持認真收集資料并對資料進行整理分析。以往關于體驗式主題班會的直接研究本來就不多,而且只是從理論上對體驗式主題班會的設計、原則等方面經行研究。本研究的創(chuàng)新之處在于能夠結合學校實施體驗式主題班會的實際狀況進行德育實效性研究,并提出具有針對性的改善策略。在研究過程中,也發(fā)現(xiàn)了諸多不足之處,例如還有一些理論知識沒有徹底領悟,研究能力和水平還有待提高;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還有待于提高,有些問題還只停留在理論階段,實際運用顯得生硬、不靈活;積累資料的觀念不強,使得前期所做的一些工作沒留下第一手資料,導致了某些工作的反復;還有就是時間分配很不合理,以至于后面顯得手忙腳亂。
....
參考文獻(略)
本文編號:313623
本文鏈接:http://lk138.cn/wenshubaike/caipu/313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