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齊禪與凈土——南響堂山第二窟所見一行三昧的二種解釋
發(fā)布時間:2024-06-07 03:48
<正>引語南響堂山石窟,是在中國末法到來的意識逐漸傳播的北齊末期其都——鄴之西北的太行山脈鼓山(滏山)南端開鑿的佛教石窟。與敦煌、云岡、龍門等石窟相比,雖然規(guī)模較小,卻由于留下許多石刻佛經(jīng),是北齊時期優(yōu)美的佛教美術(shù)寶庫①,在中國佛教史和美術(shù)史研究方面占有重要地位。從中國佛教史的觀點來看,刻于南響堂山石窟第二窟(般若洞)西壁的《文書般若經(jīng)》經(jīng)文和阿彌陀佛"西方凈土變"(浮雕),作為展示禪與凈土在中國開始各自獨
【文章頁數(shù)】:13 頁
【部分圖文】:
本文編號:3990735
【文章頁數(shù)】:13 頁
【部分圖文】:
北齊禪與凈土??圖1<南響堂山第二窟(般若洞)前壁再現(xiàn)圖?>(北齊約570年)??美術(shù)論集東7夕71後漢?三國.南北朝(亞洲佛教美術(shù)論集東亞1后漢.三國?南北朝)》(中??央公論美術(shù)出版2017年),389?-418頁。??橫超慧日:《大乗大義章(二於(tl)法身説(于大乘大義章....
本文編號:3990735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shekelunwen/zjlw/3990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