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政治中的空間距離
[Abstract]:China has entered the era of urban politics, the formation of the city means the trans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political narrative. In the perspective of politics, the formation of cities means not only the reconstruction of space, but also the generation of political power distance. From the source of political power, the evolution process from theocracy, monarchy to civil rights is reflected in different stages of urban development. In modern cities, people are the key factors to form rationality and legitimacy of urban space. Without the public life of human beings, how to constitute urban space is of no substantive significance. With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the urban government will gradually weaken the power distance of urban space by encouraging the free flow of citizens and the indistinguishable supply of public services, so as to clear the institutional obstacles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作者單位】: 華東政法大學政府理論研究所;
【基金】:上海市教委科研創(chuàng)新重點項目“空間、正義與權利——城市政府研究”(14ZS142) 江蘇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fā)展道路研究”(13ZZA001)
【分類號】:D03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吳國盛;希臘人的空間概念[J];哲學研究;1992年1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雪;;杜威的認識論對“二元論”的“克服”[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1年03期
2 王曉南;;五鳳溪場鎮(zhèn)開放空間的特色與保護[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8年03期
3 銀周妮;王寧;向振華;;論城市公共空間景觀層面的引導和控制[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10年02期
4 李革新;;從自然王國到自由王國——論康德、黑格爾和馬克思的自由觀[J];安徽大學學報;2006年05期
5 胡萬年;;奧古斯丁自由意志概念的形而上維度——兼與康德自由意志的比較[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5期
6 丁智瓊;;“快樂即幸福”與“有德即幸!薄帘邙F魯學派與斯多亞學派幸福觀之比較[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7 吳懷東;;歷史 現(xiàn)實 方法——歐洲浪漫主義思潮論[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8 王建軍;;康德自由理論的兩個前提[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3期
9 李家玉;朱躍;;莎士比亞《麥克白》原型敘事空間主題探析[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4期
10 王平;;社會契約論三種——對霍布斯、洛克與盧梭政治哲學思想的比較[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7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宮睿;;作為理性的批判的“啟蒙”——對康德“啟蒙”思想的一個闡釋[A];科學發(fā)展:社會管理與社會和諧——2011學術前沿論叢(上)[C];2011年
2 代峰;;論康德的尊嚴觀[A];“第二屆中國倫理學青年論壇”暨“首屆中國倫理學十大杰出青年學者頒獎大會”論文集[C];2012年
3 劉月嶺;;康德意志自由的三重境界[A];“第二屆中國倫理學青年論壇”暨“首屆中國倫理學十大杰出青年學者頒獎大會”論文集[C];2012年
4 荊福全;;沈北大學城公共環(huán)境景觀規(guī)劃設計研究[A];創(chuàng)新沈陽文集(C)[C];2009年
5 荊福全;;沈北大學城公共環(huán)境景觀規(guī)劃設計研究[A];科技創(chuàng)新與產業(yè)發(fā)展(A卷)——第七屆沈陽科學學術年會暨渾南高新技術產業(yè)發(fā)展論壇文集[C];2010年
6 王力國;常延聚;;城市地段空間生態(tài)設計影響要素探析[A];2011城市發(fā)展與規(guī)劃大會論文集[C];2011年
7 徐匆匆;;城市軌道交通站點與周邊城市綜合體一體化空間設計[A];2011城市發(fā)展與規(guī)劃大會論文集[C];2011年
8 曹文博;佘高紅;劉藝;;快速城市化地區(qū)濱水空間的保護與利用研究——以吳江市北麻漾湖泊保護與利用規(guī)劃為例[A];轉型與重構——2011中國城市規(guī)劃年會論文集[C];2011年
9 姚康;楊永春;;基于企業(yè)視角的蘭州市制造業(yè)空間結構及其影響因素研究[A];轉型與重構——2011中國城市規(guī)劃年會論文集[C];2011年
10 張華;宋志生;石卿;;整合規(guī)劃——轉型期城市規(guī)劃模式的探討[A];轉型與重構——2011中國城市規(guī)劃年會論文集[C];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胡文輝;語言評價理論的價值哲學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趙一強;知識社會價值的道德分析[D];蘇州大學;2010年
3 張美宏;生生之道與圣人氣象:北宋五子萬物一體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4 王丹;制度變遷背景下上海居住空間結構演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5 張偉;經濟福利測度:理論分析與中國經驗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6 朱新春;萊布尼茨自然有機論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0年
7 劉宇;從臣民到公民[D];南開大學;2010年
8 徐媛媛;德爾斐神諭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9 張鳳蓮;馬克思對西方政治思想傳統(tǒng)的挑戰(zhàn)[D];南開大學;2010年
10 盧玉卿;文學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譯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徐景芝;國內重點城市創(chuàng)新能力綜合評價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2 季婧;理查德·羅蒂新實用主義真理觀探析[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3 李鼐;關于數(shù)字電影傳播特征的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4 張杰;城市公園周邊建設用地景觀及環(huán)境控制研究[D];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2009年
5 于洋;科學發(fā)展觀統(tǒng)領下的當代中國城市成長管理研究[D];浙江理工大學;2010年
6 何靜;產業(yè)集聚對城市空間結構的影響研究[D];浙江理工大學;2010年
7 王力國;城市地段空間生態(tài)設計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8 鄧嵐;《蘇菲的世界》:多面體折射下的人生呈像[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9 龐s,
本文編號:2525129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shekelunwen/zhengzx/2525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