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廷頓政治穩(wěn)定思想評析
[Abstract]:Based on the theory of political develop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contents of Huntington's thought of political stability, and comments on its contribution and defects. On this basis, this paper holds that although Huntington's political stability thought contains reasonable elements, it is helpful for us to study the political stability of the current Chinese society. However, he did not make good use of Marxist theory to analyze and solve the problem of political stability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so he must make scientific analysis and selective reference to his thoughts and theories.
【作者單位】: 南京財經(jīng)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分類號】:D09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泉日;亨廷頓政治發(fā)展與政治穩(wěn)定思想述評[J];郴州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0年05期
2 侯芳;;亨廷頓政治穩(wěn)定思想述評[J];哈爾濱學院學報;2007年11期
3 任曉;;亨廷頓的學術人生[J];商周刊;2009年02期
4 王正緒;;亨廷頓:主要著作和缺陷[J];開放時代;2009年02期
5 劉靖華;亨廷頓走進誤區(qū)[J];社科信息文薈;1995年16期
6 嚴強;評亨廷頓的文明沖突新論[J];江海學刊;1997年03期
7 王彬彬;現(xiàn)代化該怎么“化”——質(zhì)疑亨廷頓[J];書屋;2000年04期
8 夏濤;邵忍麗;;重新認識“文明范式”[J];廣西社會科學;2007年06期
9 李孝純;現(xiàn)代化必然導致腐化嗎?——亨廷頓“現(xiàn)代化與腐化”理論評析[J];理論建設;1998年02期
10 趙端;亨廷頓的政治參與理論述評[J];山東省工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7條
1 蔣桂東;;淺析亨廷頓的政治穩(wěn)定思想及其啟示——讀《變化社會中的政治秩序》[A];“新一輪西部大開發(fā)與貴州社會發(fā)展”學術研討會暨貴州省社會學學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2 湯一介;;“文明的沖突”與“文明的共存”[A];北京論壇(2004)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哲學對話與文化交流”哲學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C];2004年
3 楊勝生;;亨廷頓:預言家還是西方中心論者[A];面向二十一世紀:中外文化的沖突與融合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98年
4 喻劍利;;新公共管理理論的缺陷及其糾正[A];“公共行政管理方法論創(chuàng)新”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5 林德山;;改良與“社會革命”——對資本主義社會變革的幾點認識[A];“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前沿和熱點問題”學術研討會暨2007年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專業(yè)委員會年會論文集[C];2007年
6 林德山;;改良與“社會革命”——對資本主義社會變革的幾點認識[A];中國國際共運史學會2007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7 葉富春;王呈旭;;政治參與對政治合法性危機克服的相關性研究[A];繁榮學術 服務龍江——黑龍江省第二屆社會科學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上冊)[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文化部中國文化研究所研究員 劉軍寧;亨廷頓的三重身份[N];東方早報;2009年
2 華東師范大學 馮紹雷;亨廷頓的思想弧線[N];社會科學報;2009年
3 陸建德;統(tǒng)治形式與統(tǒng)治程度[N];中華讀書報;2009年
4 中國現(xiàn)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研究員 宿景祥;文明的沖突是當代“大思想”嗎[N];東方早報;2009年
5 何山;亨廷頓:一篇文章令整個世界震動[N];中國國防報;2008年
6 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 沈丁立;中國學者別再忙著批亨廷頓了[N];東方早報;2008年
7 華中科技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孫秋云;亨廷頓留下的是魔咒還是遺產(chǎn)[N];中國民族報;2009年
8 張勇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民主鞏固是多種因素混合的結(jié)果[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9 祝靈君;當代比較政治學熱點:經(jīng)濟與政治相關度研究[N];學習時報;2008年
10 劉軍;自由與平等:社會體制的兩大美德[N];中國圖書商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賈國華;冷戰(zhàn)后塞繆爾·亨廷頓國際戰(zhàn)略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8年
2 孟軍;尋求發(fā)展與穩(wěn)定的平衡[D];浙江大學;2008年
3 鐘冬生;結(jié)構(gòu)分化與政治體系的發(fā)展進路[D];浙江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耿建軍;亨廷頓文明思想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2 潘武;西方“文明形態(tài)史觀”的當代形式[D];蘭州大學;2010年
3 張茂;評析塞繆爾·亨廷頓的“文明沖突論”[D];遼寧大學;2012年
4 王恬;試析亨廷頓的“文明沖突論”[D];陜西師范大學;2005年
5 李志超;亨廷頓的政治發(fā)展理論研究[D];東南大學;2004年
6 韓奇;重建與改革:中國的政治制度化建設(1978-1987)[D];吉林大學;2008年
7 呂燕;試論亨廷頓穩(wěn)定民主政治思想及其當代價值[D];廣西師范大學;2010年
8 張和亭;論亨廷頓政治穩(wěn)定理論對當前中國政治穩(wěn)定機制建構(gòu)的啟示[D];華僑大學;2011年
9 羅陽;困境與出路:非競爭性政黨制度下的民主政治建設[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10 張磊;當代西方社會發(fā)展理論探析[D];山東師范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2374877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shekelunwen/zhengzx/2374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