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經(jīng)學到史學:劉師培學術思想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4-06-02 07:38
本論文吸收艾爾曼研究學術史的旨在打通思想史與社會史的方法,但為了彌補其“思想”缺位的弱點,特以劉師培在近代轉型期的經(jīng)學為題,將他放在儀征劉氏宗族關于左傳學的研究環(huán)境中,分析劉師培經(jīng)學轉變的內在原因和契機。如果說在劉氏前三代代表了樸學的研究成果,這些成果出現(xiàn)的根本原因,在于儒家智識主義的興起。這一時期儒學內部關于經(jīng)書的研究集中在企圖恢復漢代舊疏,表面上只是舊疏的恢復與研究,實際上儒家歷來對現(xiàn)實的不滿,促使他們以復古為號召,復興原來已有的傳統(tǒng),這對儒家士大夫具有莫名的號召力,因為在他們看來,儒家的風俗和教化在儒學的盛世——兩漢時期處于最為輝煌的時期,而返觀現(xiàn)實,人心不古,儒家的教化地位世風日下;謴蜐h世舊疏具有非凡的魅力,也是他們的使命,以禮代理是漢學家們再使風俗淳的法寶。而漢學如日中天的社會原因是由于江南地區(qū)的出版業(yè)、藏書樓、書院、商業(yè)的發(fā)展、官方與商人的學術贊助、學人之間的交流等因素。 而到了劉師培和王國維所處的時代,江浙樸學發(fā)達的因素已不復存在,晚清之內憂外患,不僅使儒學地位一落千丈。雖然統(tǒng)治階級這時仍然強調尊孔崇儒,堅持中體西用,但在實踐中,則是對“用”日益重視,其內容也逐漸豐富,...
【文章頁數(shù)】:293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序言
一 問題的提出:劉師培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
二 研究史回顧
三 研究思路與創(chuàng)新
第一章 家學及揚州學派在劉師培學術思想形成的作用
第一節(jié) 承接揚州學派之統(tǒng)系
第二節(jié) 汪中對劉師培諸子學的影響
第三節(jié) 劉氏家學對劉師培左傳學研究的影響
一 劉文淇對左傳學的研究
二 劉師培對《春秋》與《左傳》關系的研究
三 劉師培對《左傳》條例、筆法的解釋
第四節(jié) 劉師培經(jīng)學學術研究的路向
第二章 經(jīng)學的邊緣化與史學的興起
第一節(jié) 西學影響下之學術轉型時代
第二節(jié) 劉師培與晚清的今古文之爭
一 爭論的實質
二 雙方的相通性和經(jīng)學的衰落
第三節(jié) 劉師培的“六經(jīng)皆史觀”
一 “六經(jīng)皆史”說近代發(fā)微
二 劉師培的“六經(jīng)皆史”觀
第四節(jié) 劉師培的新史學觀
一 劉師培與二十世紀歷史編纂方法的轉型
二 劉師培的新史學觀
第三章 劉師培的學術史研究
第一節(jié) 中國人種西來說:劉師培關于先秦史的研究
一 由獅子圖案的畫像磚所反映的古代文化交流
二 劉師培關于《山海經(jīng)》與《穆天子傳》的研究
三 歷史之謎
第二節(jié) 劉師培與晚清諸子學復興
一 劉師培的諸子學研究
二 劉師培?敝T子學之功
三 劉師培諸子學研究的揚州學派特色及學術史意義
第三節(jié) 劉師培的清代學術史研究
一 劉氏對清學分派之研究
二 劉氏論清學之得失
三 劉師培論戴震
第四節(jié) 劉師培的漢語語言學研究
一 爭論的背景
二 語言表音表意之爭
三 語音統(tǒng)一與文學起源之爭
第五節(jié) 劉師培的中國美術史研究
一 劉師培對中國美術史的認識
二 劉師培的畫論與中國文化
三 劉師培美術思想與近代繪畫之轉型
第四章 劉師培四川國學院時期的學術思想
第一節(jié) 劉師培與四川國學院的教育改革
第二節(jié) 劉師培在國學院的教學與研究
第三節(jié) 劉師培在四川的學術交往
第五章 學術與政治思想的互動
第一節(jié) 儀征劉氏與《船山遺書》
一 漢宋調和與湘學
二 劉氏父子校書之功
三 船山學說與劉師培的種族革命
第二節(jié) “東亞一盧騷”
一 知識分子自覺意識的形成
二 盧梭思想的傳播
三 劉師培對盧梭思想的中國式解讀
第三節(jié) 劉師培與上海的知識群體
一 劉師培與上海知識群體
二 近代知識分子的興起
三 文化者的使命與革命宣傳
四 詩性浪漫的知識分子
第四節(jié) 從世界主義到國族主義:劉師培投靠端方的心路歷程
一 劉師培在日本之活動
二 劉師培投靠端方之經(jīng)過
第五節(jié) 君政復古論:劉師培懸想中的國家
一 辛亥革命后的社會失序
二、中國的新傳統(tǒng)化過程
三、劉師培的君政復古論
結語
參考文獻
時人著作
報刊
論文
現(xiàn)代論著
日文論著
英文
科研成果
致謝
本文編號:3987022
【文章頁數(shù)】:293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序言
一 問題的提出:劉師培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
二 研究史回顧
三 研究思路與創(chuàng)新
第一章 家學及揚州學派在劉師培學術思想形成的作用
第一節(jié) 承接揚州學派之統(tǒng)系
第二節(jié) 汪中對劉師培諸子學的影響
第三節(jié) 劉氏家學對劉師培左傳學研究的影響
一 劉文淇對左傳學的研究
二 劉師培對《春秋》與《左傳》關系的研究
三 劉師培對《左傳》條例、筆法的解釋
第四節(jié) 劉師培經(jīng)學學術研究的路向
第二章 經(jīng)學的邊緣化與史學的興起
第一節(jié) 西學影響下之學術轉型時代
第二節(jié) 劉師培與晚清的今古文之爭
一 爭論的實質
二 雙方的相通性和經(jīng)學的衰落
第三節(jié) 劉師培的“六經(jīng)皆史觀”
一 “六經(jīng)皆史”說近代發(fā)微
二 劉師培的“六經(jīng)皆史”觀
第四節(jié) 劉師培的新史學觀
一 劉師培與二十世紀歷史編纂方法的轉型
二 劉師培的新史學觀
第三章 劉師培的學術史研究
第一節(jié) 中國人種西來說:劉師培關于先秦史的研究
一 由獅子圖案的畫像磚所反映的古代文化交流
二 劉師培關于《山海經(jīng)》與《穆天子傳》的研究
三 歷史之謎
第二節(jié) 劉師培與晚清諸子學復興
一 劉師培的諸子學研究
二 劉師培?敝T子學之功
三 劉師培諸子學研究的揚州學派特色及學術史意義
第三節(jié) 劉師培的清代學術史研究
一 劉氏對清學分派之研究
二 劉氏論清學之得失
三 劉師培論戴震
第四節(jié) 劉師培的漢語語言學研究
一 爭論的背景
二 語言表音表意之爭
三 語音統(tǒng)一與文學起源之爭
第五節(jié) 劉師培的中國美術史研究
一 劉師培對中國美術史的認識
二 劉師培的畫論與中國文化
三 劉師培美術思想與近代繪畫之轉型
第四章 劉師培四川國學院時期的學術思想
第一節(jié) 劉師培與四川國學院的教育改革
第二節(jié) 劉師培在國學院的教學與研究
第三節(jié) 劉師培在四川的學術交往
第五章 學術與政治思想的互動
第一節(jié) 儀征劉氏與《船山遺書》
一 漢宋調和與湘學
二 劉氏父子校書之功
三 船山學說與劉師培的種族革命
第二節(jié) “東亞一盧騷”
一 知識分子自覺意識的形成
二 盧梭思想的傳播
三 劉師培對盧梭思想的中國式解讀
第三節(jié) 劉師培與上海的知識群體
一 劉師培與上海知識群體
二 近代知識分子的興起
三 文化者的使命與革命宣傳
四 詩性浪漫的知識分子
第四節(jié) 從世界主義到國族主義:劉師培投靠端方的心路歷程
一 劉師培在日本之活動
二 劉師培投靠端方之經(jīng)過
第五節(jié) 君政復古論:劉師培懸想中的國家
一 辛亥革命后的社會失序
二、中國的新傳統(tǒng)化過程
三、劉師培的君政復古論
結語
參考文獻
時人著作
報刊
論文
現(xiàn)代論著
日文論著
英文
科研成果
致謝
本文編號:3987022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398702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