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魯士形象的塑造:以希羅多德和色諾芬為例
發(fā)布時間:2024-05-17 23:22
希羅多德《歷史》與色諾芬的《居魯士的教育》均涉及波斯早期歷史,二人根據(jù)各自理解和需要塑造了不同的居魯士形象。希羅多德試圖說明居魯士的成功遵循具有必然性的命運,而色諾芬則試圖刻畫居魯士的成功歷程,更注重教育對塑造典范統(tǒng)治者的作用。但兩書也體現(xiàn)出相似的時代性,作者在重視神意和必然性命運的同時,也重視人事,并試圖將命運與人事相結(jié)合,這是古典時代人文精神發(fā)展的重要體現(xiàn)。
【文章頁數(shù)】:9 頁
【文章目錄】:
一
二
三
小結(jié)
本文編號:3976118
【文章頁數(shù)】:9 頁
【文章目錄】:
一
二
三
小結(jié)
本文編號:3976118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shekelunwen/sxll/3976118.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