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抗逆力理論的精準扶貧運行機制優(yōu)化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5-01-15 11:26
本文以抗逆力理論作為分析工具,運用文獻分析、實地調查相結合的方法,圍繞如何優(yōu)化我國精準扶貧到戶扶貧開發(fā)機制進行研究。具體以沃爾什(Froma Walsh)教授提出的家庭抗逆力基本框架,即家庭信念、組織模式、溝通過程,以及“治療師”角色等四個基本方面,結合實地入戶調研情況對當下精準扶貧運行機制存在的缺陷加以深入分析,研究發(fā)現在精準扶貧實踐中具體到戶扶貧開發(fā)機制,在家庭信念、組織模式、幫扶主體角色定位等方面,還有待進一步進行加強和優(yōu)化。家庭信念中有礙貧困對象能夠積極應對困境的問題,具體表現為貧困戶存在依賴心理,對維持現狀和實現更美好的生活信心不足,同時一定程度上存在對離開扶貧幫扶后會再次陷入困境的擔憂和恐懼;在組織模式中不利于貧困對象實現穩(wěn)定脫貧的因素具體表現為:貧困對象家庭結構多呈現出無勞動能力或者弱勞動能力,貧困戶家庭人口結構不合理、忽視家庭內部凝聚力建設、幫扶措施并未增強貧困對象經濟基礎和社會支持網絡的安全和穩(wěn)定等;溝通過程存在的缺陷主要表現在,精準扶貧過程中對貧困戶家庭內部緊張關系關注不足,沒能及時引導形成有效合作模式、忽視農村社區(qū)內部各主體間溝通,導致新的緊張關系等;在幫扶主體角色...
【文章頁數】:4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導論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義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義
1.2 文獻評述
1.2.1 國外反貧困研究綜述
1.2.2 國內精準扶貧研究現狀
1.2.3 文獻評述
1.3 研究方法
1.4 創(chuàng)新之處
第二章 抗逆力理論及其對精準扶貧研究的工具意義
2.1 抗逆力理論概述
2.1.1 抗逆力
2.1.2 家庭抗逆力框架
2.2 抗逆力理論之于精準扶貧的工具性價值
第三章 抗逆力理論視角下精準扶貧運行機制缺陷分析
3.1 我國扶貧開發(fā)實踐歷程
3.1.1 溫飽型扶貧開發(fā)
3.1.2 綜合型扶貧開發(fā)
3.2 扶貧主體對脫貧主體角色替代
3.2.1 幫扶主體成為“脫貧主體”
3.2.2 幫扶退出的消極影響重視程度不足
3.3 貧困對象自身脫貧信念激發(fā)不足
3.4 技術理性導致貧困戶家庭組織模式缺陷
3.4.1 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結構彈性不足
3.4.2 忽視貧困戶家庭凝聚力建設
3.4.3 貧困戶經濟安全存在隱患
3.4.5 貧困戶社會支持網絡構建滯后
3.5 貧困戶內外部溝通欠缺
第四章 基于抗逆力理論的精準扶貧運行機制優(yōu)化措施
4.1 以家庭抗逆力框架為指導開發(fā)和構建貧困戶家庭抗逆力
4.2 理清幫扶主體角色邊界
4.2.1 轉變幫扶主體介入方式
4.2.2 規(guī)范和完善結對幫扶機制
4.3 協(xié)助挖掘和構建貧困戶自身優(yōu)勢和資源
4.3.1 引導樹立積極的家庭“信念系統(tǒng)”
4.3.2 優(yōu)化貧困戶家庭組織模式
4.4 加強貧困戶社會支持網絡建設
4.4.1 持續(xù)改善社區(qū)內部物質經濟水平
4.4.2 改善社區(qū)治理水平
4.4.3 加強農村社區(qū)情緒的疏導和管理
4.4.4 構建以家庭為中心的多元社會支持網絡
4.5 引導并加強貧困戶家庭內部溝通
第五章 結論與展望
參考文獻
發(fā)表論文及參加科研情況說明
致謝
本文編號:4027328
【文章頁數】:4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導論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義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義
1.2 文獻評述
1.2.1 國外反貧困研究綜述
1.2.2 國內精準扶貧研究現狀
1.2.3 文獻評述
1.3 研究方法
1.4 創(chuàng)新之處
第二章 抗逆力理論及其對精準扶貧研究的工具意義
2.1 抗逆力理論概述
2.1.1 抗逆力
2.1.2 家庭抗逆力框架
2.2 抗逆力理論之于精準扶貧的工具性價值
第三章 抗逆力理論視角下精準扶貧運行機制缺陷分析
3.1 我國扶貧開發(fā)實踐歷程
3.1.1 溫飽型扶貧開發(fā)
3.1.2 綜合型扶貧開發(fā)
3.2 扶貧主體對脫貧主體角色替代
3.2.1 幫扶主體成為“脫貧主體”
3.2.2 幫扶退出的消極影響重視程度不足
3.3 貧困對象自身脫貧信念激發(fā)不足
3.4 技術理性導致貧困戶家庭組織模式缺陷
3.4.1 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結構彈性不足
3.4.2 忽視貧困戶家庭凝聚力建設
3.4.3 貧困戶經濟安全存在隱患
3.4.5 貧困戶社會支持網絡構建滯后
3.5 貧困戶內外部溝通欠缺
第四章 基于抗逆力理論的精準扶貧運行機制優(yōu)化措施
4.1 以家庭抗逆力框架為指導開發(fā)和構建貧困戶家庭抗逆力
4.2 理清幫扶主體角色邊界
4.2.1 轉變幫扶主體介入方式
4.2.2 規(guī)范和完善結對幫扶機制
4.3 協(xié)助挖掘和構建貧困戶自身優(yōu)勢和資源
4.3.1 引導樹立積極的家庭“信念系統(tǒng)”
4.3.2 優(yōu)化貧困戶家庭組織模式
4.4 加強貧困戶社會支持網絡建設
4.4.1 持續(xù)改善社區(qū)內部物質經濟水平
4.4.2 改善社區(qū)治理水平
4.4.3 加強農村社區(qū)情緒的疏導和管理
4.4.4 構建以家庭為中心的多元社會支持網絡
4.5 引導并加強貧困戶家庭內部溝通
第五章 結論與展望
參考文獻
發(fā)表論文及參加科研情況說明
致謝
本文編號:4027328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402732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