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韩国日本在线观看免费,A级尤物一区,日韩精品一二三区无码,欧美日韩少妇色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傳記論文 >

孫星衍與《續(xù)古文苑》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0-16 00:50
   孫星衍是清代乾嘉時期著名的漢學家、駢文家兼書法家,在漢學考據(jù)、文學及書法寫作上都有著很高的造詣,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他幼年時受家學影響甚深,為學內容主要在詩文方面。在與毗陵七子中其他駢文家的唱和往來中,孫星衍使自己的詩文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蔣和寧、袁枚等人的大力推獎下,他很快便名滿江南。然而,正當孫星衍以詩文自名時,京都的四庫館中爆發(fā)了一場“漢宋之爭”。在這場學術爭論中,由于當權者的大力支持,漢學派逐漸占據(jù)了上風,進而在京都乃至全國之內刮起了一陣規(guī)模浩大的漢學風潮。孫星衍因居住在清代學術文化繁盛的常州,故而能夠很早地捕捉到學壇思潮變動的信息。在漢學潮流的夾裹下,孫星衍將自己的為學重心從詩文轉入漢學,并漸漸形成了以漢學考據(jù)為主,以詩文為輔的為學路線。 《續(xù)古文苑》是孫星衍于嘉慶十二年編纂的一部駢文選本,是《文選》與《古文苑》的補遺之作!独m(xù)古文苑》編纂于乾嘉學壇漢學考據(jù)興盛、駢文大力反彈及桐城古文強勢崛起的復雜文化背景下,因而也被打了乾嘉時期復雜的時代文化烙印。孫星衍作為一個兼有漢學家、駢文家、書法家等多重身份的人,也在《續(xù)古文苑》中注入了自己多重的文化意圖。此外,通過對《續(xù)古文苑》的編排體例、選文內容與選文標準、孫星衍個人駢文創(chuàng)作與《續(xù)古文苑》中駢文的對比,我們可以揭示孫星衍在《續(xù)古文苑》中潛藏的文學理論及文學審美。再者,通過將孫星衍在《續(xù)古文苑》中潛藏的文學理論與清代其他駢文家的文學理論進行對比,我們可以揭示出清代駢文家在清代文學發(fā)展道路上所做的貢獻以及他們通過文學理論的前后相承為清代駢文發(fā)展指出的道路。 本文共分為引言、正文、結語三部分。正文包括四章: 第一章概述孫星衍的個人背景。包括對孫星衍的字號考辯、孫星衍的家世及其溯祖情節(jié)、孫星衍的生平交游及其學術活動等三個內容。 第二章概述清代乾嘉時期的社會文化背景,并分析孫星衍編纂《續(xù)古文苑》的原因。包括孫星衍編纂《續(xù)古文苑》的背景及孫星衍編纂《續(xù)古文苑》的原因兩個部分。 第三章對《續(xù)古文苑》的編排體例、選文內容與選文標準、孫星衍駢文與《續(xù)古文苑》中駢文的對比等三個方面來探討孫星衍潛藏在《續(xù)古文苑》中的文學理論。 第四章對《八家四六文鈔》、《國朝駢體正宗》及《駢體文鈔》中揭示的文學理論與孫星衍的文學理論進行對比研究,揭示出孫星衍《續(xù)古文苑》在清代駢文理論發(fā)展上承上啟下的文壇意義。
【學位單位】:鄭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3
【中圖分類】:I207.22;K825.6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孫星衍生平家世及學術交游考略
    第一節(jié) 孫星衍字號考辯
    第二節(jié) 孫星衍家世及其溯祖情結
    第三節(jié) 孫星衍生平交游及其學術活動
        (一) 毗陵七子的形成及孫星衍的里中唱和
        (二) 漢宋之爭及孫星衍的幕府生涯
        (三) 孫星衍的仕宦生涯及交游活動
第二章 孫星衍與《續(xù)古文苑》的編纂
    第一節(jié) 孫星衍編撰《續(xù)古文苑》的背景
        (一) 清代樸學的興盛
        (二) 清代駢文的復興
        (三) 桐城古文的崛起
    第二節(jié) 孫星衍編輯《續(xù)古文苑》的原因
        (一) 孫星衍編纂《續(xù)古文苑》的漢學目的
        (二) 孫星衍編纂《續(xù)古文苑》的文學目的
第三章 《續(xù)古文苑》中孫氏的文學審美及文學理論探微
    第一節(jié) 《續(xù)古文苑》的編排體例研究
        (一) 《續(xù)古文苑》收錄文章年代——止于宋元
        (二) 《續(xù)古文苑》中文體的分類及文章收錄狀況
        (三) 《續(xù)古文苑》對各個朝代的收文狀況
    第二節(jié) 《續(xù)古文苑》的收文內容與選文標準
        (一) 《續(xù)古文苑》的收文內容
        (二) 《續(xù)古文苑》的選文標準
    第三節(jié) 孫星衍駢文作品與《續(xù)古文苑》中駢文的比較
第四章 孫星衍編纂《續(xù)古文苑》的文壇意義
    第一節(jié) 《續(xù)古文苑》在駢文理論發(fā)展中的“承上”意義
    第二節(jié) 《續(xù)古文苑》在駢文理論發(fā)展中的“啟下”意義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個人簡歷及在學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與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欣;呂亞軍;;宋代士人改字及其社會文化分析[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6期

2 路海洋;;“江左文學之冠” 常州駢體名家——孫星衍及其駢文創(chuàng)作考論[J];常州工學院學報(社科版);2010年03期

3 梁爾濤;;談談毗陵七子形成過程中的家族因素[J];古典文學知識;2007年01期

4 劉虹;;清代順天鄉(xiāng)試特點芻議[J];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3期

5 暴希明;;古人名、字、號關系論略[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6 張晶萍;孫星衍學術思想特點述論[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2年06期

7 呂雙偉;;論《四庫全書總目》的駢文批評觀[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9年02期

8 顏建華;清代文選學與清代駢文復興[J];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1期

9 紀玲妹;;清代毗陵詩派論略[J];江蘇社會科學;2006年05期

10 羅時進;;清代江南文學發(fā)展中的“舅權”影響[J];江海學刊;2011年05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紀玲妹;清代毗陵詩派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2 王曉鵑;《古文苑》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李慶花;中國姓名文化考略[D];山東師范大學;2012年

2 楊鳳琴;孫星衍詩歌研究[D];鄭州大學;2006年

3 李靜;從《弘明集》《廣弘明集》看儒釋道三教關系[D];貴州大學;2007年

4 張應杰;唐代銘文研究[D];安徽大學;2007年

5 楊保紅;洪亮吉駢文研究[D];湖南大學;2008年

6 顏彩蓉;王慎中散文研究[D];廈門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84249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shekelunwen/rwzj/284249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e275f***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