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瘡痂病鏈霉菌的生物學特性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5-01-10 21:50
為明確鏈霉菌的生物學特性,采用生長速率法對鏈霉菌生長環(huán)境條件和營養(yǎng)條件進行研究。結果表明:鏈霉菌生長的適宜溫度為25~30℃,最適生長溫度為30℃;在pH5~10病菌均可生長,最適pH為6;全黑暗有利于病菌生長。生長最適的碳源為葡萄糖,氮源為L-賴氨酸。
【文章頁數(shù)】:4 頁
【部分圖文】:
本文編號:4025476
【文章頁數(shù)】:4 頁
【部分圖文】:
圖2馬鈴薯瘡痂病菌菌株5T-1形態(tài)特征Fig.2Morphologyofisolate5T-1ofpotatoscabpathogen
44卷第5期崔凌霄等:甘肅省定西市馬鈴薯瘡痂病新病原Streptomycesgalilaeus的分離、鑒定及生物學特性研究圖2馬鈴薯瘡痂病菌菌株5T-1形態(tài)特征Fig.2Morphologyofisolate5T-1ofpotatoscabpathogen2.2.2病原菌16Sr....
圖1 不同溫度對鏈霉菌菌落生長的影響
病菌在3種光照條件下均可生長,黑暗條件菌落直徑最大,達到15.00mm,顯著高于其他光照條件(P<0.05),全光照處理的菌落直徑最小,為6.80mm(圖2)。說明黑暗適合鏈霉菌生長,而光照不利于病菌的生長。圖2不同光照條件對鏈霉菌菌落生長影響
圖2 不同光照條件對鏈霉菌菌落生長影響
圖1不同溫度對鏈霉菌菌落生長的影響2.1.3不同pH條件對鏈霉菌菌落生長的影響
圖3 不同pH對鏈霉菌菌落生長影響
病菌在pH為5~10均可生長,pH4和pH11病菌不生長。當pH為6時,菌落直徑最大,達到15.60mm,顯著高于其他pH條件(P<0.05)(圖3)。說明該病菌的最適生長pH為6。2.2營養(yǎng)條件對鏈霉菌菌落生長的影響
本文編號:4025476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nykjlw/dzwbhlw/4025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