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5GeMBB場景下極化碼譯碼及實現(xiàn)技術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2-04 10:32
移動通信技術已進入5G新時代,極化碼作為5G的熱門備選編碼方案正受到廣泛的關注和研究。目前,極化碼已被確定為5G eMBB場景控制信道的編碼方案,然而面對未來復雜多變的通信需求,極化碼在編碼構造和譯碼算法上依然有著很大的研究空間。特別地,極化碼從2009年提出至今大多研究集中在理論層面,關于應用層面的研究相對較少,這無疑有礙極化碼實際應用的進程。本文首先介紹了幾種極化碼編碼構造的方法——密度進化法、高斯近似法以及被3GPP采用的極化權重法。然后研究了極化碼的譯碼算法,包括串行抵消(Successive Cancellation,SC)算法、置信傳播(Belief Propagation,BP)算法、串行抵消列表(Successive Cancellation List,SCL)算法、循環(huán)冗余校驗輔助SCL(Cyclic Redundancy Check-Aided SCL,CA-SCL)算法,并基于CA-SCL算法提出一種通過交織器在極化碼信息比特間離散分配循環(huán)冗余校驗(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比特的輔助譯碼方案,稱之為離散循環(huán)冗余校驗輔助SCL(Dis...
【文章來源】:重慶郵電大學重慶市
【文章頁數(shù)】:7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注釋表
第1章 緒論
1.1 課題研究背景及意義
1.2 極化碼在國內外的研究現(xiàn)狀
1.3 本文主要研究內容及安排
第2章 極化碼基本原理
2.1 信道極化理論
2.1.1 信道基本參數(shù)
2.1.2 信道聯(lián)合
2.1.3 信道分裂
2.1.4 信道極化分析
2.2 極化子信道可靠性估計
2.2.1 密度進化法
2.2.2 高斯近似法
2.2.3 極化權重法
2.3 極化碼編碼
2.4 極化碼譯碼基礎
2.5 本章小結
第3章 極化碼譯碼算法研究及改進
3.1 BP譯碼算法
3.2 SCL譯碼算法
3.3 CA-SCL譯碼算法
3.4 DCA-SCL譯碼算法
3.4.1 離散CRC設計
3.4.2 算法演示
3.4.3 仿真與分析
3.5 譯碼算法比較
3.6 本章小結
第4章 譯碼硬件架構研究
4.1 FFT型架構
4.2 樹型架構
4.3 線型架構
4.4 矢量交疊架構
4.5 本章小結
第5章 e MBB場景極化碼譯碼器實現(xiàn)研究
5.1 量化方案
5.2 CA-SCL譯碼器整體設計
5.2.1 譯碼核心模塊
5.2.2 CRC校驗模塊
5.3 本章小結
第6章 總結與展望
6.1 本文主要工作總結
6.2 后續(xù)工作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從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低密度校驗碼(LDPC碼)[J]. 曹海燕,李君,韋崗. 電路與系統(tǒng)學報. 2008(02)
博士論文
[1]極化碼構造與譯碼算法研究[D]. 吳道龍.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2016
[2]極化編碼理論與實用方案研究[D]. 陳凱.北京郵電大學 2014
碩士論文
[1]極化碼的編碼與譯碼[D]. 陳國瑩.南京理工大學 2014
[2]極化碼編碼與譯碼算法研究[D]. 王繼偉.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2013
[3]極化碼的編解碼研究及仿真[D]. 陸婷婷.南京理工大學 2013
本文編號:2897443
【文章來源】:重慶郵電大學重慶市
【文章頁數(shù)】:7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注釋表
第1章 緒論
1.1 課題研究背景及意義
1.2 極化碼在國內外的研究現(xiàn)狀
1.3 本文主要研究內容及安排
第2章 極化碼基本原理
2.1 信道極化理論
2.1.1 信道基本參數(shù)
2.1.2 信道聯(lián)合
2.1.3 信道分裂
2.1.4 信道極化分析
2.2 極化子信道可靠性估計
2.2.1 密度進化法
2.2.2 高斯近似法
2.2.3 極化權重法
2.3 極化碼編碼
2.4 極化碼譯碼基礎
2.5 本章小結
第3章 極化碼譯碼算法研究及改進
3.1 BP譯碼算法
3.2 SCL譯碼算法
3.3 CA-SCL譯碼算法
3.4 DCA-SCL譯碼算法
3.4.1 離散CRC設計
3.4.2 算法演示
3.4.3 仿真與分析
3.5 譯碼算法比較
3.6 本章小結
第4章 譯碼硬件架構研究
4.1 FFT型架構
4.2 樹型架構
4.3 線型架構
4.4 矢量交疊架構
4.5 本章小結
第5章 e MBB場景極化碼譯碼器實現(xiàn)研究
5.1 量化方案
5.2 CA-SCL譯碼器整體設計
5.2.1 譯碼核心模塊
5.2.2 CRC校驗模塊
5.3 本章小結
第6章 總結與展望
6.1 本文主要工作總結
6.2 后續(xù)工作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從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低密度校驗碼(LDPC碼)[J]. 曹海燕,李君,韋崗. 電路與系統(tǒng)學報. 2008(02)
博士論文
[1]極化碼構造與譯碼算法研究[D]. 吳道龍.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2016
[2]極化編碼理論與實用方案研究[D]. 陳凱.北京郵電大學 2014
碩士論文
[1]極化碼的編碼與譯碼[D]. 陳國瑩.南京理工大學 2014
[2]極化碼編碼與譯碼算法研究[D]. 王繼偉.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2013
[3]極化碼的編解碼研究及仿真[D]. 陸婷婷.南京理工大學 2013
本文編號:2897443
本文鏈接:http://lk138.cn/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2897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