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階連續(xù)漸開線變截面渦旋盤的諧響應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0-06-09 00:49
【摘要】:以二階連續(xù)三段圓漸開線變截面組合型線動渦旋盤為研究對象,通過建立動渦旋盤的三維實體模型,借助ANSYS Workbench對其進行了模態(tài)分析,得到前六階固有頻率和各振型對應的各點綜合位移圖.在此基礎上以計算工況為危險工況對動渦旋盤進行了諧響應分析,得到渦旋齒在指定路徑上的變形及不同路徑上應力、應變隨頻率的變化規(guī)律,并與等截面渦旋齒的動態(tài)特性進行比較,定量給出了等、變截面渦旋盤的峰值響應,證明了變截面渦旋齒在動態(tài)特性方面的優(yōu)越性.
【圖文】:
79+2.885φ)sinφ+2.885cosφy=2.885sinφ-(10.879+2.885φ)cos{φ1.2實體模型的建立渦旋盤材料為碳鋼,密度為7850kg/m3,彈性模量200Pa,泊松比0.3,組合型線三段漸開線基圓半徑分別為2.885、4.158、2.885mm,渦旋齒高40mm,渦旋盤端板厚度10mm.在UG中利用型線方程先得到平面曲線,再通過拉伸得到三維實體模型,其中齒端部分采用雙圓弧修正,如圖1所示.圖1動渦旋盤實體模型Fig.1Solidmodeloforbitingscrolldisc2有限元分析2.1網格劃分將實體模型導入ANSYSWorkbench中并進行修復處理,以防在導入過程中線面元素的丟失,影響動態(tài)特性的分析.網格劃分采用8節(jié)點的六面體三維等參元,即ANSYS中的Solid45單元,自由網格劃分,,網格單元數15239,節(jié)點數27950.2.2約束和載荷動渦旋盤背面的輪轂由于受十字滑塊等防自轉機構的約束,只能繞靜渦旋盤作公轉平動,軸向受到靜渦旋盤齒頂面的限制,同時輪轂與軸承接觸的內孔表面x、y方向的位移被限制,故約束內孔表面三個方向的位移為零.渦旋壓縮機是由動靜渦旋盤相互嚙合實現(xiàn)壓縮,由外而內依次形成吸氣腔、壓縮腔和排氣腔,腔的體積隨著主軸轉角的增大逐漸減小,最后在排氣腔等壓排出.在此過程中,壓縮腔的壓力逐漸增大,當主軸轉角為開始排氣角時,即壓縮腔與排氣腔相通的瞬間,腔體內壓力達到最大值,此時渦旋齒的受力也最大.故以此時的壓力為工況壓力來
圖2動渦旋盤前六階固有頻率及對應振型(mm)Fig.2Firstsixth-ordernaturalfrequenciesandcorrespondingmodesoforbitingscrolldisc(mm)兩條路徑上的響應規(guī)律與具有相同基圓半徑(R=2.885mm)和最終展角(θ=5.5π)的等截面渦旋盤(見圖3)在相同載荷下的諧響應結果進行比較來說明變截面渦旋齒在動力學方面的優(yōu)越性.圖3等截面渦旋盤模型Fig.3Modelofscrolldiscwithnon-variantcross-section按所選擇的計算工況進行載荷施加.圖4為等、變截面渦旋齒在路徑1的變形圖(齒在軸向類似于懸臂梁,齒頂端變形最大,故在此只考慮路徑1).由圖中可以看出,隨著壓力從吸氣腔到壓縮腔再到排圖4等、變截面渦旋齒在路徑1的變形Fig.4Deformationofscrollprofileswithvariantandnon-variantcross-sectiononpath1氣腔的逐漸增大,渦旋齒的變形也隨著增大,其中渦旋齒外圈的變形很小,而在排氣腔齒的變形趨勢急速增大;在兩種不同載荷相鄰處,渦旋齒對應部位也有較大變形,但這與齒頭部分相比較還是很。谙嗤r下的等截面渦旋齒的變形明顯大于變截面,且最大變形達到0.1267mm,比變截面峰值大63%,模擬結果與理論分析結果吻合.因此設計合理的渦旋齒的齒頭部分修正型線就顯得尤為重要,既要加強齒頭部分的剛度和強度,又要盡可能地增大容積效率.從圖5a等、變截面渦旋齒在路徑1上應力隨頻率變化的響
【圖文】:
79+2.885φ)sinφ+2.885cosφy=2.885sinφ-(10.879+2.885φ)cos{φ1.2實體模型的建立渦旋盤材料為碳鋼,密度為7850kg/m3,彈性模量200Pa,泊松比0.3,組合型線三段漸開線基圓半徑分別為2.885、4.158、2.885mm,渦旋齒高40mm,渦旋盤端板厚度10mm.在UG中利用型線方程先得到平面曲線,再通過拉伸得到三維實體模型,其中齒端部分采用雙圓弧修正,如圖1所示.圖1動渦旋盤實體模型Fig.1Solidmodeloforbitingscrolldisc2有限元分析2.1網格劃分將實體模型導入ANSYSWorkbench中并進行修復處理,以防在導入過程中線面元素的丟失,影響動態(tài)特性的分析.網格劃分采用8節(jié)點的六面體三維等參元,即ANSYS中的Solid45單元,自由網格劃分,,網格單元數15239,節(jié)點數27950.2.2約束和載荷動渦旋盤背面的輪轂由于受十字滑塊等防自轉機構的約束,只能繞靜渦旋盤作公轉平動,軸向受到靜渦旋盤齒頂面的限制,同時輪轂與軸承接觸的內孔表面x、y方向的位移被限制,故約束內孔表面三個方向的位移為零.渦旋壓縮機是由動靜渦旋盤相互嚙合實現(xiàn)壓縮,由外而內依次形成吸氣腔、壓縮腔和排氣腔,腔的體積隨著主軸轉角的增大逐漸減小,最后在排氣腔等壓排出.在此過程中,壓縮腔的壓力逐漸增大,當主軸轉角為開始排氣角時,即壓縮腔與排氣腔相通的瞬間,腔體內壓力達到最大值,此時渦旋齒的受力也最大.故以此時的壓力為工況壓力來
圖2動渦旋盤前六階固有頻率及對應振型(mm)Fig.2Firstsixth-ordernaturalfrequenciesandcorrespondingmodesoforbitingscrolldisc(mm)兩條路徑上的響應規(guī)律與具有相同基圓半徑(R=2.885mm)和最終展角(θ=5.5π)的等截面渦旋盤(見圖3)在相同載荷下的諧響應結果進行比較來說明變截面渦旋齒在動力學方面的優(yōu)越性.圖3等截面渦旋盤模型Fig.3Modelofscrolldiscwithnon-variantcross-section按所選擇的計算工況進行載荷施加.圖4為等、變截面渦旋齒在路徑1的變形圖(齒在軸向類似于懸臂梁,齒頂端變形最大,故在此只考慮路徑1).由圖中可以看出,隨著壓力從吸氣腔到壓縮腔再到排圖4等、變截面渦旋齒在路徑1的變形Fig.4Deformationofscrollprofileswithvariantandnon-variantcross-sectiononpath1氣腔的逐漸增大,渦旋齒的變形也隨著增大,其中渦旋齒外圈的變形很小,而在排氣腔齒的變形趨勢急速增大;在兩種不同載荷相鄰處,渦旋齒對應部位也有較大變形,但這與齒頭部分相比較還是很。谙嗤r下的等截面渦旋齒的變形明顯大于變截面,且最大變形達到0.1267mm,比變截面峰值大63%,模擬結果與理論分析結果吻合.因此設計合理的渦旋齒的齒頭部分修正型線就顯得尤為重要,既要加強齒頭部分的剛度和強度,又要盡可能地增大容積效率.從圖5a等、變截面渦旋齒在路徑1上應力隨頻率變化的響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鶯;回轉型渦旋流體機械[J];壓縮機技術;2004年01期
2 邵兵;;渦旋泵渦旋齒的壓力和溫度場模型[J];化工機械;2011年05期
3 黃蕾;唐景春;韓坤;;溫度場對動渦旋盤應力與應變的影響[J];低溫與超導;2013年05期
4 李振芳;渦旋體加工新工藝[J];壓縮機技術;1993年02期
5 李振芳;;渦旋盤分解制造工藝探析[J];長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3年01期
6 周家勝;渦旋流體機械防止自轉機構[J];壓縮機技術;1995年03期
7 強建國;劉振全;;渦旋壓縮腔變形分析與模擬[J];系統(tǒng)仿真學報;2009年06期
8 Sinan H.Hussain;陳進;王立存;;通用渦旋型線中心壓縮腔幾何修正方法研究[J];壓縮機技術;2009年05期
9 韓坤;唐景春;高才;;渦旋壓縮機動渦旋盤熱彈性耦合分析[J];合肥工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年07期
10 李超;謝文君;趙Z
本文編號:2703920
本文鏈接:http://lk138.cn/kejilunwen/jixiegongcheng/2703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