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了解江蘇籍大一新生健康危險行為現(xiàn)狀及流行特征;分析江蘇籍大一新生相關健康危險行為的影響因素;探討預防江蘇籍大一新生健康危險行為的策略和建議。方法:在江蘇省范圍內隨機抽取14所普通高校,再在抽取的高校大一年級各班中隨機抽取20個班級,將所抽到班級中的所有江蘇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本次共發(fā)放問卷6276份,回收有效問卷5856份,有效率93.3%。問卷主要包括兩部分內容:調查對象的基本人口學特征和大一新生健康行為監(jiān)測問卷。采用Epidata3.1建立數(shù)據(jù)庫,運用SPSS 22.0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統(tǒng)計方法有卡方檢驗、方差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1.健康危險行為總體狀況:5856名江蘇籍大一新生中沒有健康危險行為的66人(1.1%);1種570人(9.7%);2種1878人(32.1%);3種1991人(34%);4種1019人(17.4%);5種285人(4.9%);6種47人(0.8%)。其中不健康飲食2565人(43.8%);缺乏體育鍛煉4665人(79.7%);傷害464人(7.9%);物質濫用2181人(37.2%);精神成癮1265(21.6%);不良性行為898人(15.3%)。2.相關健康危險行為現(xiàn)況:飲食行為中:1.8%的學生經(jīng)常喝飲料,10.3%的學生經(jīng)常吃甜食,3.9%的學生經(jīng)常吃快餐,2.2%的學生經(jīng)常不吃早餐,6.0%的學生不喝牛奶,34.6%的學生偏食,1.3%的學生不健康減肥。鍛煉相關行為中:79.7%的學生缺乏體育鍛煉,28.4%的學生經(jīng)常看電視錄像,59.4%的學生經(jīng)常上網(wǎng),27.2%的學生經(jīng)常玩電子游戲。傷害行為中:14.6%的學生不安全騎車,1.5%的學生步行過馬路違規(guī),3.2%的學生非安全地方游泳,11.2%的學生被欺侮,4.4%的學生上下學無安全感,4.1%的學生打架,4.8%的學生孤獨,12.6%學生學習壓力大,5.6%的學生失眠,9.2%的學生抑郁情緒,4.2%的學生自殺想法,0.9%的學生自殺計劃,0.3%的學生自殺未遂,9.6%的學生離家想法,0.8%的學生離家未遂,0.7%的學生離家出走。物質濫用行為中:16.2%的學生嘗試吸煙,2.9%的學生低齡吸煙,4.6%的學生現(xiàn)在吸煙,2.6%的學生經(jīng)常吸煙,65.6%的學生嘗試飲酒,15%的學生低齡飲酒,35.3%的學生現(xiàn)在飲酒,14.8%的學生嚴重飲酒,16.5%的學生醉酒,1.7%的無指導服用鎮(zhèn)靜劑等物質。精神成癮行為中:6%的學生玩電子游戲,14.8%的學生長時間上網(wǎng),0.9%的學生網(wǎng)絡成癮,6.7%的學生參與娛樂性賭博。性相關行為中:9.4%的學生看色情書籍/音像制品,26.3%的學生有異性朋友,2.9%的學生有過性行為,70.1%的學生性行為時使用安全套,75.5%的學生接受預防艾滋病知識教育和知道艾滋病病原體(病毒),38.5%的學生正確對待艾滋病感染者。3.健康危險行為影響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不良飲食行為的危險因素是高職?、女生、母親文化程度是高中及以上、BMI超重及肥胖的、傷害、長時間上網(wǎng)、孤獨、抑郁情緒。缺乏鍛煉行為危險因素是女生、學習壓力大、BMI肥胖;母親文化程度是初中及以上是缺乏鍛煉的保護性因素,母親文化程度高不易發(fā)生缺乏鍛煉危險行為。飲酒行為的危險因素是男生、傷害、吸煙、長時間上網(wǎng)、孤獨。長時間上網(wǎng)的危險因素是女生、飲酒、孤獨、學習壓力大;高中住校的學生不易發(fā)生長時間上網(wǎng)危險行為,是保護性因素;地區(qū)生源中蘇北地區(qū)學生發(fā)生長時間上網(wǎng)危險低于蘇南地區(qū)學生。結論:江蘇籍大一新生健康危險行為普遍存在,在性別、不同地區(qū)存在差異性,健康危險行為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因此,制定宣教策略和干預預防措施時應綜合考慮。
【學位授予單位】:東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R193;G479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胡志勇;劉建芳;張紅衛(wèi);曾長佑;;浙西南山區(qū)高中生健康危險行為調查[J];中國公共衛(wèi)生管理;2015年06期
2 馬潔;江國虹;朱傳芳;;天津市青少年非故意傷害行為分析[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5年11期
3 郭麗;張栓虎;邵紅毅;姚興寬;閆昱;張俊紅;王振華;;安陽市2013年青少年傷害相關危險行為狀況[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5年07期
4 朱奇;李恒娜;蔣冬冬;楊玉環(huán);;南通市大學生故意傷害行為現(xiàn)況調查[J];江蘇預防醫(yī)學;2015年04期
5 馬洪濤;景學安;;中學生手機上網(wǎng)成癮情況調查及相關因素分析[J];精神醫(yī)學雜志;2015年03期
6 馬潔;薛頂峰;;天津市青少年故意傷害行為調查分析[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14年06期
7 朱奇;朱湘竹;赫娜;徐媛媛;李金;李鳳貝;葉長青;;南通市大學生非故意傷害行為現(xiàn)況[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4年01期
8 許鳳琴;劉雅;江遜;尚磊;鮑向紅;;西安市高中生健康相關行為現(xiàn)況調查[J];中國預防醫(yī)學雜志;2014年01期
9 戴楊;尚磊;王長軍;鮑向紅;許風琴;江遜;;西安市中學生健康相關行為調查[J];數(shù)理醫(yī)藥學雜志;2013年06期
10 趙平花;呂樹茂;;太原市高中生健康危險行為調查[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3年1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羅春燕;彭寧寧;周月芳;高根娣;;上海市青少年危險行為聚集現(xiàn)象分析[A];中華預防醫(yī)學會兒少衛(wèi)生分會第六屆全國學術交流會、中國健康教育協(xié)會學校分會第三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趙益朝;云南省大學生健康危險行為調查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7年
2 杜國平;江蘇省大學生傷害流行現(xiàn)況及影響因素調查[D];東南大學;2016年
3 曹靜;大理州中學生健康相關行為研究[D];大理學院;2014年
4 唐慧;青少年健康危險行為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D];皖南醫(yī)學院;2014年
5 董瑞華;濰坊市在校青少年健康危險行為流行現(xiàn)狀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山東大學;2013年
6 唐慶蓉;上海市民辦高職院校學生健康素養(yǎng)及健康危險行為現(xiàn)況研究[D];復旦大學;2013年
,
本文編號:
2668346
本文鏈接:http://lk138.cn/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2668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