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毛澤東:一位解放教育學的先驅
今年,敬愛的偉大領袖毛澤東誕辰120周年。毛澤東不僅在政治、軍事、哲學方面貢獻卓越,而且在文化教育上貢獻也獨具一格。歷史不強求每一位政治人物都具有教育思想家的才華,可歷史更欽佩一位偉人具有獨領風騷的教育手筆。毛澤東就是這樣一位罕見的歷史人物。美國學者約翰·霍金斯(John N.Hawkins)評價道:“毛澤東一生對于教育投入了極大的關注,他對教育的關心在許多大政治家中都是獨樹一幟的。要想了解中國現(xiàn)代教育,就無法離開對毛澤東教育思想與實踐的了解。”概括起來,毛澤東教育思想集中表現(xiàn)在他對解放教育學的貢獻上,他是當之無愧的解放教育學先驅。
一、解放教育學的基本旨趣
人類歷史同時也是人類解放(自由)的歷本文由收集整理史。解放教育學所關注的人性解放問題,也是古希臘博雅教育、文藝復興之后興起的人文主義所關注的主題。而解放教育學真正成為世界上具有影響力的教育理論是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以巴西教育家保羅·弗萊雷(Paulo FrEire)(1921-1997年)的《被壓迫者教育學》的問世為標志。弗萊雷被美國著名左派知識分子斯坦利·阿羅諾維茨(Stanley Aronowitz)看作“自赫爾巴特、杜威以來,教育理論史上‘第三次革命’的開創(chuàng)者和實施者”。弗萊雷提出了“教育即解放”的觀點,詮釋了“解放是一種行動”的見解,提出了“教育即政治”的主張,從而形成了較為系統(tǒng)的解放教育理論。其核心觀點如下:
(一)人性化——教育走向解放的哲學立腳點
盡管從時間上看,弗萊雷在后期才提出了“教育即政治”的主張,但在理論邏輯上,它是解放教育學思想的哲學基礎,這是其人性觀的反映。“從價值論觀點看,人性化問題一直是人類的中心問題”。“非人性化是對成為更完善的人的某種扭曲,人性不完美遲早會導致被壓迫者起來,與那些使他們變得不完美的人作斗爭”。由此,弗萊雷賦予人性發(fā)展以解放的內(nèi)涵。基于這種人性觀,弗萊雷將壓迫的本質歸結為“主體客體化”。解放就是要突破黑格爾所謂的“主奴結構”的歷史循環(huán),從而達致一種民主平等的“主體間性”。但弗萊雷將“解放”的起點與終結的承諾都訴諸于人性的普遍覺醒。
弗萊雷指出,“教育的全部活動在本質上都是政治的。政治不是教或學的某一個方面。不管教師和學生是否承認他們的工作和學習的政治性,教育的所有形式都是政治的。”弗萊雷看到了教育的文化與階級再生產(chǎn)功能,這與批判教育學觀點頗為相似,但以美國阿普爾為代表的批判教育論者陷入了悲觀主義,而弗萊雷則是一位樂觀主義者,他將教育作為挑戰(zhàn)現(xiàn)實壓迫與不公正秩序的利器,從而他的解放教育學也被稱為“希望教育學”。
。ǘ┡幸庾R——教育走向解放的根本出發(fā)點
解放教育就是被壓迫者的教育,就是被壓迫者意識到自己被壓迫的現(xiàn)實,在弗萊雷那里稱為“覺悟”,即不斷反思自己對于壓迫者的依附態(tài)度,克服因受壓迫而產(chǎn)生的壓迫“欲望”,進而通過自己的努力或聯(lián)合斗爭以掙脫綁縛的枷鎖。在弗萊雷看來,批判——覺悟——行動——解放,是一個連貫的、相融的社會歷史的過程。
弗萊雷將覺悟看作是一種歷史的介入。他認為:“沒有歷史的介入,也就沒有覺悟。因而,覺悟是一種歷史性意識,是批判地介入歷史。”進而言之,在介入歷史行動之前以及過程之中,解放的行動離不開批判性意識。那么,我們需要在兩方面時刻保持批判性的反思精神:其一為受被壓迫的社會現(xiàn)實、深層制度與結構;其二為被壓迫者的人性二重性。所謂的被壓迫者的人性二重性就是,“對自由既向往又懼怕,對權力既怨恨又執(zhí)迷”。因為被壓迫者“他們同時既是自身又是內(nèi)化了壓迫者意識的壓迫者”。因此,解放的教育就是覺悟的教育,就是具有批判性意識的教育,一種懷有挑戰(zhàn)傳統(tǒng)社會秩序抱負的教育。
。ㄈ┨釂柺浇逃——教育走向解放的核心關注點
弗萊雷在《被壓迫者教育學》一書中對傳統(tǒng)教育模式進行了無情的批判。“講解把學生變成了‘容器’,變成了可任由教師‘灌輸’的‘存儲器’……于是,教育就變成了一種存儲行為。學生是保管人,教師是儲戶。”這種“儲蓄式教育”(“banking”education)潛在預設是:教師是無所不知的,學生是絕對的無知者,將知識看作是教師對學生的一種恩澤,從而灌輸也就成為一種必然,同時灌輸式教育也獲得了其存在的合法化基礎。這種教育方式脫離了學生經(jīng)驗與現(xiàn)實情境,筆耕論文新浪博客,從而變成了“冠冕堂皇的言辭,而不具有改造的力量”。受法蘭克福學派馬爾庫塞的影響,弗萊雷認為,傳統(tǒng)教育將被內(nèi)化了的壓迫者意識完全“物化”,使得師生關系緊張甚至趨于對立,教育活動也變成了死氣沉沉、可有可無的可憐之物。
在猛烈批判傳統(tǒng)教育的基礎上,弗萊雷提出通過“提問式教育”(“problem-posing”education)改變受壓迫的現(xiàn)實。與“儲蓄式教育”不同,“提問式教育”是建立在民主、平等基礎上的互動交流,而不是垂直式的命令。這種教學方式打破了傳統(tǒng)教育對知識的認知,也祛除了教育對靜態(tài)知識的迷戀,從而砸碎了壓迫者權威意識作祟的美夢,最終將學生從被壓迫的客體轉變?yōu)樽晕医夥诺闹黧w。弗萊雷指出,“真正的思考,即是對現(xiàn)實的思考,不是發(fā)生在孤立的象牙塔中,而只能通過交流才能產(chǎn)生。”
本文編號:2068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jiaoyulunwen/2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