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韩国日本在线观看免费,A级尤物一区,日韩精品一二三区无码,欧美日韩少妇色

當前位置:主頁 > 法律論文 > 刑法論文 >

論緊急避險人免責之限制

發(fā)布時間:2020-07-08 11:45
【摘要】:緊急避險作為私力救濟的方式之一,對私權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從制度本身來看,緊急避險涉及的利益主體眾多,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和綜合性,但我國理論和立法相比卻存在較大的不足。從理論上,對于緊急避險的基礎理論研究不足,對緊急避險免責的體系定位認識混亂,缺乏責任承擔和風險負擔的區(qū)分,缺少以受害人利益保護的研究視角。從立法上,既有法律規(guī)定之間存在一定的沖突,另外現(xiàn)行法以危險發(fā)生原因作為元分類存在較大缺陷,造成了解釋上困難,此外對于緊急避險法律后果的規(guī)定較為粗糙。為解決上述問題,本文進行了若干嘗試,首先對緊急避險人免責的提前進行充分論證,為免責的限制提供前提。其次對免責的限制的正當性進行論證,即為什么要對避險人的免責予以限制。最后論述避險人免責的限制方式,并且對于緊急避險規(guī)范的制定提出了一定的建議。本文共分為三章:第一章從三個角度分析了緊急避險人的免責前提。首先從理論的角度,論證了緊急避險人免責作為一般前提的學理基礎。功利主義和社會連帶義務從不同角度論證了緊急避險人免責的合理性,經(jīng)過比較分析,本文采功利主義的解釋路徑,因其能夠更加深入的揭示緊急避險的制度價值,可以更好的契合民法的私法屬性,還能夠為緊急避險的利益平衡提供主要的分析工具。其次從體系定位的角度,認為緊急避險屬于違法性阻卻事由,支持侵權責任違法性要件的獨立性,緊急避險人免責是阻卻違法產(chǎn)生的結果,而非是責任阻卻。最后,通過對我國實證法的分析,揭示不同規(guī)范之間緊急避險人免責的異同和矛盾,為第三章的規(guī)范設計提供前提。第二章則論證了緊急避險人免責限制的正當性基礎。一是從受害人利益保護的角度,分析受害人在緊急避險制度中的重要地位,闡釋了限制避險人免責對受害人保護的重要意義。二是從當事人利益平衡的角度,通過引入利益法學的利益衡量方法,對緊急避險當事人之間的利益進行通盤比較,明晰影響避險人免責的限制因素,為緊急避險的制度構建提供基礎。三是就避險人免責限制的兩個重要理念進行區(qū)分。首先區(qū)分責任承擔和風險負擔,為緊急避險人免責的廣義限制提供空間,從而增加受害人利益保護途徑。其次是整體利益和個體保護的區(qū)分,改變避險人為絕對中心的規(guī)范配置,增加受害者的評價維度,順應責任法向救濟法的發(fā)展趨勢。第三章是緊急避險人限制免責的規(guī)制構建。第一,通過對緊急避險三種分類方式的比較分析,認為應當以避險對象為元分類標準。在對多個版本的緊急避險條文比較分析的基礎上,認為我國緊急避險制度應當從正當性、避險人免責及限制、受害人利益保護三個方面進行規(guī)定,方能做到體系嚴密。第二,將避險人免責限制分為狹義和廣義兩種,狹義的限制是指避險人避險過當?shù)呢熑纬袚?廣義的限制則是補償義務的負擔。第三,在狹義限制中,主要圍繞避險過當?shù)恼J定和法律后果展開。在避險過當?shù)恼J定上,本文認為避險對象為財產(chǎn)時,缺乏避險意識不構成避險過當。避險適當與否應當采客觀說,即嚴格采用比例原則進行判定,一般人身權益可以成為避險對象,但重大人身利益原則上不可以,除非滿足特定的情形。在避險過當?shù)姆珊蠊?要結合避險人的行為能力和主觀認識進行認定。大力發(fā)展責任保險等救濟制度,分散緊急避險的風險,但是這并不能代替緊急避險中責任的合理認定。第四,在廣義限制中,本文認為緊急避險人的損失補償義務是一種新型的獨立之債,并非是基于公平責任產(chǎn)生。為自己利益的緊急避險,應當對受害人的損失予以充分補償,而非“適當”。為他人利益的緊急避險中,避險人無需承擔任何補償義務,這也符合司法實踐的認識。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政法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D924.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9條

1 王軼;;作為債之獨立類型的法定補償義務[J];法學研究;2014年02期

2 王利明;;我國《侵權責任法》采納了違法性要件嗎?[J];中外法學;2012年01期

3 張俊巖;;風險社會與侵權損害救濟途徑多元化[J];法學家;2011年02期

4 張新寶;宋志紅;;論《侵權責任法》中的補償[J];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3期

5 張谷;;論《侵權責任法》上的非真正侵權責任[J];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3期

6 張新寶;;侵權責任法立法:功能定位、利益平衡與制度構建[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9年03期

7 張國清;在善與善之間:伯林的價值多元論難題及其批判[J];哲學研究;2004年07期

8 龔賽紅;關于過錯與違法性的再探討——兼論醫(yī)療損害侵權責任的構成要件[J];北京化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1期

9 梁慧星;20世紀民法學思潮回顧[J];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1995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鄭金虎;司法過程中的利益衡量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746495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falvlunwen/xingfalunwen/2746495.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5079e***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