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機關審查排除非法證據問題探討
本文關鍵詞: 裁量權 監(jiān)督權 非法證據 排除規(guī)則 審查機制 出處:《北方法學》2013年0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我國檢察機關依法享有排除非法證據的職能,能夠發(fā)揮檢察官的自由裁量權,加強對偵查主體行使權力的監(jiān)督;滿足檢察機關與法院互相配合特殊關系的需要;確保檢察機關恪守客觀公正的立場,校正辯方弱勢的不平衡。通過實證觀察,檢察機關排除非法證據的實際運作并不樂觀,存在非法證據界定不明、缺乏審查排除程序規(guī)則等問題。有必要正確界定非法證據,明確非法證據的排除原則;設置對抗性的聽證程序,構建包括啟動、審查、處理、救濟環(huán)節(jié)的檢察機關審查排除非法證據機制。
[Abstract]:The procuratorial organ of our country enjoys the function of excluding illegal evidence according to law, which can give play to the procurator's discretion and strengthen the supervision of the exercise of the power of the subject of investigation. To meet the need of the procuratorial organ and the court to cooperate with each other in the special relationship; To ensure that the procuratorial organs abide by the objective and fair position, correct the imbalance of the weak position of the defense. Through empirical observation, the actual operation of the procuratorial organs excluding illegal evidence is not optimistic, and the definition of illegal evidence is unclear. It is necessary to define illegal evidence correctly and make clear the exclusion principle of illegal evidence. Setting up adversarial hearing procedure, constructing the mechanism of procuratorial organ examining and eliminating illegal evidence including starting, examining, handling and relieving links.
【作者單位】: 山東工商學院政法學院;
【基金】: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guī)劃基金項目“刑事瑕疵證據的實證研究與理論闡釋”(項目編號11YJA820028) 山東省人民檢察院2011年重點研究項目“檢察機關審查排除非法證據問題研究”(項目編號2011JCKT009)的階段成果
【分類號】:D926.3;D925.2
【正文快照】: 2010年6月,兩高三部發(fā)布的《關于辦理刑事案件非法證據排除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以下簡稱《非法證據排除規(guī)定》)第3條,賦予檢察機關在審查批捕與審查起訴時,依法享有排除非法證據的職權。2012年3月14日修訂的《刑事訴訟法》第54條第2款明確檢察機關作為審查起訴主體,負有主動排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9條
1 萬毅;;“全國首例非法證據排除案”法理研判[J];證據科學;2011年06期
2 萬毅;;論瑕疵證據——以“兩個《證據規(guī)定》”為分析對象[J];法商研究;2011年05期
3 陳衛(wèi)東;劉中琦;;我國非法證據排除程序分析與建構[J];法學研究;2008年06期
4 龍宗智;;中國法語境中的檢察官客觀義務[J];法學研究;2009年04期
5 呂廣倫;羅國良;劉雅玲;王鋒永;馮黔剛;朱晶晶;;《關于辦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證據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理解與適用[J];人民檢察;2010年16期
6 楊宇冠;;論非法證據的排除[J];人民檢察;2010年23期
7 李學寬;論刑事訴訟中的非法證據[J];政法論壇;1995年02期
8 龍宗智;;兩個證據規(guī)定的規(guī)范與執(zhí)行若干問題研究[J];中國法學;2010年06期
9 張桂勇;論對非法證據的排除[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5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述紅,黃仕紅;應對WTO挑戰(zhàn)的司法審查制度改革[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3年02期
2 章劍生;;論行政立法程序[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2年01期
3 陳彤;;管制抑或競爭:選擇權應該交給誰?——探析“州政府行為豁免原則”背后的問題意識[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6年01期
4 張娟;;完善地方人大常委會對規(guī)范性文件備案制度的法律思考[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9年02期
5 湯儷瑾;;論政府誠信[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6 湯儷瑾;;行政機關對于行政調查獲得信息的合理使用義務[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7 左德起;;不起訴案件聽證制度芻議[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8 鄔旭東;李榮;;美國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對我國的啟示[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8年01期
9 王凌燕;我國公務員權利救濟制度探析[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10 余丙南;;論反傾銷司法審查的標準[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澤明;;人民監(jiān)督員制度研究[A];首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5年
2 楊軍劍;;公眾參與在社會穩(wěn)定中的作用——以鄭州的社會管理實踐為例[A];2011年中國社會學年會——“社會穩(wěn)定與社會管理機制創(chuàng)新”論壇論文集[C];2011年
3 劉茂林;;村民自治權之規(guī)范求證及解題[A];新農村建設的制度保障[C];2005年
4 鄧志;;政府信息公開與反公開的沖突及其消解[A];第四屆全國公法學博士生論壇論文集[C];2009年
5 田飛龍;;政府信息公開與基層治理轉型——以法規(guī)文本和基層實踐為基礎[A];第四屆全國公法學博士生論壇論文集[C];2009年
6 王綻蕊;;美國公立高校董事會的法律地位述評[A];2005中國制度經濟學年會精選論文(第二部分)[C];2005年
7 蔣巖波;;反壟斷執(zhí)法機構的設置問題研究[A];中國工業(yè)經濟研究與開發(fā)促進會2005年會暨“產業(yè)組織與政府規(guī)制”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8 高存山;;美國規(guī)章制定程序對我省地方政府立法的啟示[A];《WTO法與中國論壇》文集——中國法學會世界貿易組織法研究會年會論文集(二)[C];2003年
9 張煒達;;行政公開比較探析一二 兼論WTO框架下的行政公開[A];《WTO法與中國論壇》文集——中國法學會世界貿易組織法研究會年會論文集(三)[C];2004年
10 曹明德;王鳳遠;;ENGO環(huán)境公益訴訟的理論依據——兼論中國ENGO環(huán)境公益訴訟的必要性及主要困境[A];生態(tài)文明與環(huán)境資源法--2009年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C];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雪樵;經濟行政權法律監(jiān)督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蔣潤婷;行政法視閾下的行政參與權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3 朱德友;高校教師激勵機制研究[D];武漢大學;2010年
4 江長新;次國家政府參與國際合作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5 李寶君;非強制行政行為制度化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6 朱孟才;中國行政決策聽證制度優(yōu)化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7 梁棟;當代中國政府執(zhí)行力的責任治理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1年
8 潘華志;權利沖突的法理思考[D];中共中央黨校;2011年
9 張玉強;網絡輿情危機的政府適度反應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10 劉婧婧;憲政視野下中國社會保障制度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志科;我國農村集體土地征收法律制度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2 殷會玲;論行政訴訟原告資格[D];河北大學;2007年
3 喬淑惠;隱私權憲法保護問題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10年
4 王沖;司法賠償制度要論[D];長春理工大學;2010年
5 范園園;我國行政程序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10年
6 李玉玉;論檢察機關在行政公益訴訟中的原告資格[D];長春理工大學;2010年
7 陳邈;突發(fā)事件中緊急權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10年
8 陳雕;行政訴訟原告舉證責任的承擔[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9 孫煥煥;政府信息公開訴訟原告資格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10 陳娟;論我國行政決定說明理由制度的建構[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萬毅;;論瑕疵證據——以“兩個《證據規(guī)定》”為分析對象[J];法商研究;2011年05期
2 申夫,石英;刑事訴訟中“瑕疵證據”的法律效力探討[J];法學評論;1998年05期
3 龍宗智;欺騙與刑事司法行為的道德界限[J];法學研究;2002年04期
4 陳衛(wèi)東,劉計劃,程雷;德國刑事司法制度的現在與未來——中國人民大學訴訟制度與司法改革研究中心赴歐洲考察報告之二[J];人民檢察;2004年11期
5 孫長永;;檢察官客觀義務與中國刑事訴訟制度改革[J];人民檢察;2007年17期
6 呂廣倫;羅國良;劉雅玲;王鋒永;馮黔剛;朱晶晶;;《關于辦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證據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理解與適用[J];人民檢察;2010年16期
7 萬毅;;論“刑訊逼供”的解釋與認定——以“兩個《證據規(guī)定》”的適用為中心[J];現代法學;2011年03期
8 高峰;;歐洲人權法院視野下的檢察官中立性問題——兼論檢察官行使強制處分權的正當性[J];犯罪研究;2006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習飛;論構建我國的非法證據排除規(guī)則[J];安徽警官職業(yè)學院學報;2003年02期
2 閻朝秀;非法證據排除規(guī)則的價值透視及制度設想[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4年03期
3 楊宇冠;論非法證據排除規(guī)則的價值[J];政法論壇;2002年03期
4 王yN;論刑事訴訟中非法證據排除規(guī)則的完善[J];公安教育;2004年02期
5 李虹;非法證據排除規(guī)則與我國的民事訴訟[J];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4年04期
6 漆娜娜;論刑事訴訟非法證據排除規(guī)則[J];湖北社會科學;2004年10期
7 張紅玲;刑事訴訟非法證據排除規(guī)則之構想[J];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1年05期
8 韋振團;論刑事訴訟中非法證據的排除問題[J];學術論壇;2001年03期
9 曹堅;非法證據排除規(guī)則研究[J];四川警官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2年01期
10 余林;非法證據的排除規(guī)則[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楊曙光;;試論非法證據排除規(guī)則在“釣魚執(zhí)法”中的適用[A];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10年會論文集[C];2010年
2 王江靜;溫鴻沛;;論檢察權的內部制約機制[A];首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5年
3 吳穹;;論司法語境下的新聞媒體監(jiān)督權[A];中國傳媒大學第五屆全國新聞學與傳播學博士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4 田野;;論民事訴訟中非法證據的判斷標準[A];中國民商法實務論壇論文集[C];2002年
5 胡文苑;;論民事訴訟中的非法證據的判斷標準[A];中國民商法實務論壇論文集[C];2002年
6 揚智勇;;和諧社會中的死刑復審構建[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五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一輯)[C];2006年
7 汪少鵬;;刑事訴訟不起訴制度理論與實務中的幾個問題[A];第三屆中國律師論壇論文集(實務卷)[C];2003年
8 周郁昌;;淺談行政訴訟中非法證據的排除規(guī)則[A];中國行政法之回顧與展望——“中國行政法二十年”博鰲論壇暨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05年年會論文集[C];2005年
9 羅坷;梁臘梅;;我談“兩個證據規(guī)定”的背景和意義[A];第三屆西部律師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10年
10 陳霞;;論我國民事證據制度的問題與完善——兼評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guī)定》[A];中國民商法實務論壇論文集[C];200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湖北省人民檢察院常務副檢察長、全國檢察業(yè)務專家 徐漢明 湖北省人民檢察院刑事審判監(jiān)督處副處長 趙慧;從實施情況看非法證據排除規(guī)則的完善[N];檢察日報;2011年
2 中國政法大學訴訟法學研究院副院長 教授 博士生導師 楊宇冠;執(zhí)行《非法證據排除規(guī)定》應澄清兩個問題[N];檢察日報;2010年
3 高傳偉 孟紅梅 李彥林;鄭州排除非法證據不再左右為難[N];檢察日報;2006年
4 張旭;淺談非法證據的排除問題[N];衡水日報;2008年
5 陜西省寶雞市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代檢察長 霍永庫;排除非法證據要預判五個實踐問題[N];檢察日報;2011年
6 本報記者 楊樹明;排除非法證據 確保司法公正[N];人民法院報;2011年
7 北京鐵路運輸法院 周嘯虎;英國刑事訴訟中對于非法證據的排除[N];人民法院報;2010年
8 李繼峰;刑事非法證據排除規(guī)則的完善[N];江蘇法制報;2006年
9 本報記者 李娜;詳細列舉非法證據收集手段 增體罰虐待等隱形逼供方式[N];法制日報;2011年
10 最高人民檢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王守安;檢察裁量權:依法享有的行為選擇權[N];檢察日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唐世齊;刑事判決說理制度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2 楊宇冠;非法證據排除規(guī)則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2年
3 王弘寧;美國被追訴人刑事法律權利保護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4 李明;在犯罪控制與人權保障之間[D];四川大學;2005年
5 姜濤;刑事程序分流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4年
6 林則奘;臺灣非法證據效力控制之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9年
7 邱飛;偵查程序中的司法審查機制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8 黃曉權;刑事證據制度的倫理審視[D];中南大學;2012年
9 馮景合;檢察權及其獨立行使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10 馮景旭;口供論[D];中國政法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武佳佳;刑事非法證據排除規(guī)則研究[D];復旦大學;2010年
2 楊中艷;論我國刑事非法證據排除規(guī)則[D];蘭州大學;2011年
3 田榮新;論非法證據排除規(guī)則[D];鄭州大學;2010年
4 劉念福;論非法證據排除規(guī)則的價值[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5 范京川;論非法證據排除規(guī)則的中國化[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6 黃東鵬;論非法證據排除規(guī)則[D];吉林大學;2004年
7 王潔X;論非法證據排除規(guī)則的理論構建[D];山東大學;2010年
8 龐林;非法證據排除規(guī)則目的論[D];西南政法大學;2004年
9 王迎龍;論非法證據排除規(guī)則在我國的完善[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10 祁溪;論非法證據排除規(guī)則的適用與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482492
本文鏈接:http://lk138.cn/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1482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