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韩国日本在线观看免费,A级尤物一区,日韩精品一二三区无码,欧美日韩少妇色

當前位置:主頁 > 法律論文 > 法史論文 >

中國封建法律對傳統(tǒng)人際關系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0-11-10 10:26
   法律是體現統(tǒng)治階級的意志,由國家政權保證執(zhí)行的行為規(guī)范。它一方面通過懲罰——服從機制直接控制著人際交往行為,另一方面通過個體社會化過程將法律規(guī)范內化為個體的法律意識指導人際交往。中國封建法律以儒家思想為理論基礎,“三綱”、“五常”是封建法典的核心內容,反映儒法結合的“德主刑輔”和“出禮入刑”是封建統(tǒng)治者一貫遵循的法律準則。封建法律的儒家化、倫理化特點一定程度上制約著中國傳統(tǒng)人際關系的發(fā)展:封建法律不僅區(qū)分不同的社會等級,也區(qū)分家庭等級,并依等級賦予人們不同的經濟權利和政治權利,刑法上也依等級定罪,這些都影響了人際之間的不平等交往,加劇了人際沖突。依親疏確定撫養(yǎng)義務、財產繼承權利、依親疏定罪的法律制度加強和鞏固了人際關系結構的“差序格局”。同居相為隱、犯罪存留養(yǎng)親等體現親情大于法的法律條文,為人情交往提供了法律依據。而人情交往是導致社會資源分配不公的原因之一。君主專制、父權專制、夫權專制則導致了臣對君的忠、子對父的孝、妻對夫的從三種主要的支配與服從的人際關系。專制下的絕對服從,導致社會責任感下降。世界一體化的發(fā)展格局要求建立平等、互利的“團體格局”的人際關系。在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前提下,提倡“以德治國”將有利于建立更為和諧的人際關系。
【學位單位】:河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02
【中圖分類】:D929
【文章目錄】:
前言
一、 中國封建法律和傳統(tǒng)人際關系的研究成果概述
    (一) 封建的法律思想
    (二) 中國封建法律的特點
    (三) 封建社會占統(tǒng)治地位的人際關系理論
    (四) 中國封建社會的人際關系特點
二、 法律調節(jié)人際關系的心理機制
三、 封建法律對人際關系的主要影響
    (一) 等級制與人際關系的等級原則
    (二) “德治”與人際關系的人情法則
    (三) 服制與差序格局
    (四) 專制制度與人際關系的支配與服從
結束語
注釋
主要參考文獻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李元書,李丹;我國社會階層結構變化對政治制度發(fā)展的要求[J];理論探討;2003年06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建林;魏晉“春秋決獄”研究[D];清華大學;2004年

2 黃凱;論近現代中國中央國家機構的設置特點[D];武漢大學;2004年

3 王彬;追溯中的理解[D];四川師范大學;2005年

4 魏昕燁;中國傳統(tǒng)法律的儒家化及其影響[D];鄭州大學;2006年

5 李毅婷;魏晉禮法之士與晉律[D];山東大學;2007年

6 宋潔;魏晉南北朝法律的儒家化[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7 李冬焱;從《高麗律》對《唐律》的吸收看中朝關系[D];延邊大學;2007年

8 馬婷婷;漢代家庭、社交禮俗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8年

9 王為民;中英教育督導制度發(fā)展比較研究[D];河南大學;2008年

10 郭雄偉;市場經濟條件下人際關系問題的人學研究[D];延安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877825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falvlunwen/fashilw/2877825.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ea1ec***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