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迪厄的實踐觀及現(xiàn)實價值
【學位授予單位】:遼寧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B56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銀平均;布迪厄的實踐理論:從理論綜合到經(jīng)驗研究[J];思想戰(zhàn)線;2004年06期
2 李震;實踐的社會學視角──讀《實踐與反思》[J];民族藝術;1999年01期
3 高亞春;;布迪厄:在實踐中超越——與馬克思實踐哲學的契合[J];江海學刊;2006年04期
4 朱國華;習性與資本:略論布迪厄的主要概念工具(上)[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1期
5 宮留記;;布迪厄的社會實踐理論[J];理論探討;2008年06期
6 趙旭東,盧曉光;語言、習慣與象征性權力[J];社會科學論壇;2000年06期
7 徐賁;文化“場域”中的福樓拜[J];中國比較文學;2003年04期
8 李全生;布迪厄的文化資本理論[J];東方論壇;2003年01期
9 陳佳璇;;布迪厄“社會語用學”的基本概念[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2011年03期
10 魯伊克·華康德;朱國華;;布迪厄的自殺論[J];文學前沿;2004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汪行福;;社會煉金術——布迪厄對意識形態(tài)的概念化和批判[A];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9)[C];2011年
2 陳宇鵬;;場域—慣習與義烏階層文化特征分析[A];浙江省社會學學會第六屆會員代表大會暨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3 張廣利;祁躍;;關于布迪厄“參與性對象化”的分析[A];社會主義與中國現(xiàn)代化 政治·法律與社會: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學術年會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會學科卷[C];2009年
4 呂小康;;“潛規(guī)則”盛行的文化心理根源及其現(xiàn)代性轉向—潛規(guī)則的一個分析框架[A];中國社會心理學會2008年全國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8年
5 瞿琨;;場域理論與社區(qū)調(diào)解人的行動分析[A];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五屆學術年會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會學科卷)[C];2007年
6 徐波;;社會空間與我國體育休閑方式階層差異探究——布迪厄文化資本理論的視角[A];第八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一)[C];2007年
7 鄭萍;;旅游場域中的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性——對云南省景洪市曼春滿村寨旅游的人類學分析[A];民族文化與全球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8 徐波;沈建華;梁勝男;;體育新課程教改中“教學慣習”的反思性探究[A];第八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一)[C];2007年
9 賈玉嬌;;構建轉型期中國社會管理理論的思路研究[A];第19屆中國社會學年會社會穩(wěn)定與社會管理機制研究論文集[C];2009年
10 戚攻;;轉型期公共信任與個體信任的結構沖突[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4年年會暨“政府社會管理與公共服務”論文集[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李化斗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慣習與理性的張力[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2 朱國華;布迪厄:一個清醒的文化角斗士[N];社會科學報;2002年
3 ;理性與激情[N];社會科學報;2002年
4 林東林;悲情布迪厄:法國最后一位知識分子[N];中國圖書商報;2007年
5 續(xù)鴻明;我們應當為中國而藝術[N];中國文化報;2007年
6 于閩梅;文學場:一個顛倒的經(jīng)濟世界[N];中國教育報;2002年
7 陳文安;拼寫還是翻譯?[N];文藝報;2006年
8 李繼宏;荒唐的“蟻族”調(diào)查[N];東方早報;2010年
9 秦暉(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羅爾斯、諾齊克、布迪厄三人祭[N];南方周末;2003年
10 王平;文化資本用來“買”什么?[N];第一財經(jīng)日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謝朝群;禮貌的實踐轉向[D];福建師范大學;2004年
2 宮留記;布迪厄的社會實踐理論[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3 陳林生;市場場域:專業(yè)市場的社會結構分析[D];上海大學;2010年
4 袁同成;量化考評制度與學術人的著作權慣習[D];上海大學;2010年
5 曹祖耀;職業(yè)足球場域的行動邏輯[D];上海大學;2011年
6 畢天云;社會福利場域的慣習[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3年
7 武紅羽;司法調(diào)解的生產(chǎn)過程[D];吉林大學;2008年
8 季云飛;幼兒教師實踐邏輯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9 莊西真;學校行為的社會邏輯[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10 包艷;行動與制度實踐[D];上海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雅舒;布迪厄的實踐觀及現(xiàn)實價值[D];遼寧大學;2012年
2 張倩;皮埃爾·布迪厄及其《藝術的法則:文學場的生成和結構》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0年
3 曲強;布迪厄社會實踐觀解讀[D];吉林大學;2012年
4 陸鵬飛;布迪厄慣習概念研究[D];黑龍江大學;2009年
5 張銳;場域結構的主體之維[D];江西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6 劉楠;從趣味判斷到趣味區(qū)隔[D];西北大學;2010年
7 張玉婷;資本占有與慣習獲得——對班級場域學生社會地位分層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8 高明華;教育不平等與階層再生產(chǎn)[D];中央民族大學;2006年
9 龍歡;“黑彩”場域的邏輯[D];廈門大學;2007年
10 王佳妮;大學生求職場域—慣習研究[D];復旦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610609
本文鏈接:http://lk138.cn/zhexuezongjiaolunwen/2610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