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血清Th1/Treg及Th17/Treg軸平衡探討血必凈聯(lián)合亞胺培南對膿毒癥患者免疫功能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4-12-08 21:50
目的:探討血必凈聯(lián)合亞胺培南對膿毒癥患者免疫功能的影響及其作用機制。方法:選擇我院ICU膿毒癥患者78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39例。對照組患者給予亞胺培南治療,觀察組則給予血必凈聯(lián)合亞胺培南進行治療,給予血必凈注射液50 mL加入100 mL生理鹽水靜脈點滴,2次/d,連用1 w。治療前后分別記錄兩組患者急性生理與慢性健康評分(APACHEⅡ);取外周血,免疫透射比濁法檢測C反應蛋白(CRP);放射免疫分析法測定免疫球蛋白IgM、IgA、IgG含量;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血清白細胞介素-2(IL-2)、IL-17、IL-6、轉化因子-β(TGF-β)含量;流式細胞儀檢測輔助型T細胞/調節(jié)型T細胞(Th1/Treg、Th17/Treg)細胞數(shù)量;RT-PCR檢測轉錄因子T盒子轉錄因子(T-bet)、叉狀頭轉錄因子(FOXP3)、核孤兒受體(RORrt) mRNA表達。結果:與治療前比較,兩組治療后各檢測指標均明顯改善(P<0.05或P<0.01)。與對照組治療后相比,觀察組治療后APACHEⅡ評分顯著下降(P<0.05),血清CRP明顯降低(P<0.05)...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1.2 診斷標準
1.3 納入標準
1.4 排除標準
1.5 治療方法
1.6 觀察指標
1.7 療效判定
1.8 實驗室檢查
1.8.1 測定外周血中CRP水平
1.8.2 測定外周血中免疫球蛋白含量
1.8.3 測定外周血中免疫相關因子的含量
1.8.4 調節(jié)性T細胞(Regulatory cells,Treg)檢測
1.8.5 輔助性T細胞(T helper cells,Th)檢測
1.8.6 RT-PCR法檢測轉錄因子T盒子轉錄因子(T-bet)、叉狀頭轉錄因子(FOXP3)、核孤兒受體(RORrt) mRNA表達
1.9 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APACHE Ⅱ評分比較
2.2 兩組患者血清C反應蛋白比較
2.3 兩組患者外周血免疫球蛋白含量比較
2.4 兩組患者血清炎癥因子比較
2.5 兩組患者Treg細胞、輔助性 T細胞質量百分比、Th1/ Treg比值比較
2.6 兩組患者Treg細胞、輔助性 T細胞質量百分比、Th17/ Treg細胞比較
2.7 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比較
2.8 兩組中醫(yī)證候積分比較
2.9 兩組患者T-bet、FOXP3、RORrt mRNA表達比較
3 討論
本文編號:4015060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1.2 診斷標準
1.3 納入標準
1.4 排除標準
1.5 治療方法
1.6 觀察指標
1.7 療效判定
1.8 實驗室檢查
1.8.1 測定外周血中CRP水平
1.8.2 測定外周血中免疫球蛋白含量
1.8.3 測定外周血中免疫相關因子的含量
1.8.4 調節(jié)性T細胞(Regulatory cells,Treg)檢測
1.8.5 輔助性T細胞(T helper cells,Th)檢測
1.8.6 RT-PCR法檢測轉錄因子T盒子轉錄因子(T-bet)、叉狀頭轉錄因子(FOXP3)、核孤兒受體(RORrt) mRNA表達
1.9 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APACHE Ⅱ評分比較
2.2 兩組患者血清C反應蛋白比較
2.3 兩組患者外周血免疫球蛋白含量比較
2.4 兩組患者血清炎癥因子比較
2.5 兩組患者Treg細胞、輔助性 T細胞質量百分比、Th1/ Treg比值比較
2.6 兩組患者Treg細胞、輔助性 T細胞質量百分比、Th17/ Treg細胞比較
2.7 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比較
2.8 兩組中醫(yī)證候積分比較
2.9 兩組患者T-bet、FOXP3、RORrt mRNA表達比較
3 討論
本文編號:4015060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yixuelunwen/jjyx/4015060.html
上一篇:替羅非班治療急性期缺血性腦卒中的臨床分析
下一篇:沒有了
下一篇:沒有了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