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網絡社群的“理想國”社會化閱讀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4-07-05 06:43
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與媒介終端的普及,極大地影響了知識傳播的途徑,也使得人們的閱讀行為發(fā)生了巨大轉變。網絡社群傳播,是網絡社會中人們新的結群方式和社會組織形式,是人際關系由技術連接到情感共振的表現;诰W絡社群傳播技術、文化和社會關系三個層面的特性,社會化閱讀將個性化的閱讀服務與社交互動元素融入數字化閱讀中,它是一種強調分享、互動、社會化和移動性的新閱讀模式,開啟了閱讀理念、方式的轉變與創(chuàng)新。本文以網絡社群傳播理論為基礎,選取當前國內運營比較成熟、成功的社會化閱讀社群平臺——“理想國”文化品牌作為研究對象,從其網絡社群的形成與運營入手,探究移動互聯(lián)網新媒體與閱讀活動的結合實踐,分析“理想國”社會化閱讀模式的建立,從而得出基于移動互聯(lián)網的創(chuàng)新社會化閱讀具有融媒介、社交性、注重知識共享及受眾中心化的特征,是集服務媒體、內容媒體和關系媒體于一體的組合。本文共分為四個章節(jié)。第一章為緒論,介紹了本文研究的背景、意義、問題以及方法,并對所涉及的文獻綜述及相關概念進行了闡述與說明,梳理概述了學術界對于“理想國”品牌、網絡社群傳播以及社會化閱讀領域的研究成果。第二章從內容、平臺、受眾三個層面入手,梳理了“理...
【文章頁數】:8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本文編號:4001196
【文章頁數】:8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1:CN心有關“理想國”研究的發(fā)文量年度變化情況折線圖
從圖1可以看出,自2011年開始與文化品牌“理想國”相關研究的論文就正??現,而后相關研究呈波動增長態(tài)勢,但連續(xù)數年的研究數量都比較少。從2011??2015年間,5年共計發(fā)文7篇,多是宏觀層面對出版業(yè)轉型現象的解讀,傳??者處于缺。2016,“理想”“理想”
圖2:“理想國”相關研究議題分布情況柱狀圖
關于“理想國”的研究尚沒有將其作為一個閱讀平臺,從社群和社讀的角度展幵。在對29篇文章進行統(tǒng)計后發(fā)現,9年間有關“理想國”文章議題集中在6個方面,以品牌構建、品牌營銷與文化節(jié)目為主,分別為4篇、11篇,三者占重量的75.86%。見圖2。??
圖3:CNKI有關“網絡社群”研究的發(fā)文量年度變化倩況折線圖
從1999年開始,有關網絡社群研究的文章就正式出現,而后相關??逐步增長態(tài)勢,但數年以來的研究數量都較少,1999年-2009年其相關研究??停留在個位數上,10年間共計發(fā)文18篇。自2003年起,網絡社群研宄開始??的飛躍,一舉突破了個位數達到12篇,隨后每年研宄數量比重逐步上....
圖4:網絡社群研究相關議題分布柱狀圖
關于網絡社群的定義:鄭志勇在《網絡社會群體研究》一文中提出,網絡社??由網絡中的個體聚集而成的集合體,并指出網絡技術為數字化個體提供了匯??機會,是網絡社群形成的基礎。復旦大學張華在文章《網絡社群的崛起及其??治理意義》中指出,當代中國社會形成的以個體為中心的交往結構和關系網??....
本文編號:4001196
本文鏈接:http://lk138.cn/xinwenchuanbolunwen/4001196.html
上一篇:新媒體視域下環(huán)保部門公共危機管理研究——以淮安市環(huán)保局為例
下一篇:沒有了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