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維塔耶娃詩歌中的悲劇意識
發(fā)布時間:2024-12-09 23:23
茨維塔耶娃是20世紀俄羅斯詩壇上引人注目的女詩人之一,經(jīng)歷坎坷的一生后,在孤獨絕望中以自殺的方式結束自身的悲劇命運。由此,詩人深入地思考生命,在自己的詩歌中關注人類可能遇到的生命困境,并試圖探尋擺脫這種困境從而獲得精神絕對自由的途徑。詩人懷著對生命的熱情,在自己的詩歌中推崇人類原始的生命力并呼吁生命的平等和自由,堅持生命本真的存在方式。論文分三個部分探究茨維塔耶娃詩歌中的悲劇意識。第一部分從詩人所處的社會背景、人生體驗及矛盾的性格等三個方面論述其詩歌中悲劇意識形成的現(xiàn)實根源,F(xiàn)實生活中經(jīng)歷了流亡、親人的逝世等,讓茨維塔耶娃深刻體驗到生命的悲劇性。詩人的反抗意識讓詩人沒有逃離現(xiàn)實的苦難,而是主動與之抗爭,由此,茨維塔耶娃在她的詩歌中灌注了強烈的悲劇意識。第二部分通過分析茨維塔耶娃詩歌中對現(xiàn)實困境的反抗、對無望愛情的追求和對死亡的書寫等三個方面具體闡述其詩歌中悲劇意識的內(nèi)容。論文這部分首先論述茨維塔耶娃的一生都在努力突破自己心靈和精神層面的困境,渴望為苦難的俄羅斯尋找擺脫悲慘現(xiàn)狀的出路,由于個人能力有限,最終都以失敗告終,在這執(zhí)著追求的過程中體現(xiàn)詩人對人類生命價值的思考和追尋;其次分析茨維塔...
【文章頁數(shù)】:5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研究的意義及目的
(二) 國內(nèi)外的研究現(xiàn)狀
(三) 研究方法及思路
一、茨維塔耶娃詩歌中悲劇意識的根源
(一) 茨維塔耶娃所處的社會背景
1.復雜的文化背景
2.動蕩的社會現(xiàn)實
(二) 茨維塔耶娃的人生體驗
1.壓抑的童年生活
2.愛情的失意
3.親人的逝世
4.艱辛的流亡生活
(三) 茨維塔耶娃矛盾的性格
1.渴望被愛與享受孤獨
2.追隨強者與化身弱者
3.慷慨大方與“自私自利”
二、茨維塔耶娃詩歌中悲劇意識的內(nèi)容
(一) 對現(xiàn)實困境的反抗
1.個體的生存困境
2.俄羅斯悲慘的現(xiàn)狀
(二) 對無望愛情的追求
1.無法超越孤獨的愛情
2.張揚奔放的婚外之戀
3.現(xiàn)實與理想沖突的戀情
(三) 對死亡的書寫
1.象征永恒的死亡
2.用死亡對抗現(xiàn)實的不幸
三、茨維塔耶娃詩歌中悲劇意識的表達方式
(一) 豐富的意象
(二) 口語化的詩歌語言
(三) 標點符號的使用
(四) 反復手法的運用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研究生期間發(fā)表的論文
本文編號:4015231
【文章頁數(shù)】:5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研究的意義及目的
(二) 國內(nèi)外的研究現(xiàn)狀
(三) 研究方法及思路
一、茨維塔耶娃詩歌中悲劇意識的根源
(一) 茨維塔耶娃所處的社會背景
1.復雜的文化背景
2.動蕩的社會現(xiàn)實
(二) 茨維塔耶娃的人生體驗
1.壓抑的童年生活
2.愛情的失意
3.親人的逝世
4.艱辛的流亡生活
(三) 茨維塔耶娃矛盾的性格
1.渴望被愛與享受孤獨
2.追隨強者與化身弱者
3.慷慨大方與“自私自利”
二、茨維塔耶娃詩歌中悲劇意識的內(nèi)容
(一) 對現(xiàn)實困境的反抗
1.個體的生存困境
2.俄羅斯悲慘的現(xiàn)狀
(二) 對無望愛情的追求
1.無法超越孤獨的愛情
2.張揚奔放的婚外之戀
3.現(xiàn)實與理想沖突的戀情
(三) 對死亡的書寫
1.象征永恒的死亡
2.用死亡對抗現(xiàn)實的不幸
三、茨維塔耶娃詩歌中悲劇意識的表達方式
(一) 豐富的意象
(二) 口語化的詩歌語言
(三) 標點符號的使用
(四) 反復手法的運用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研究生期間發(fā)表的論文
本文編號:4015231
本文鏈接:http://lk138.cn/xiandaiwenxuelunwen/4015231.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