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韩国日本在线观看免费,A级尤物一区,日韩精品一二三区无码,欧美日韩少妇色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現代文學論文 >

T.S.艾略特詩歌《荒原》中的創(chuàng)傷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6-15 05:57
【摘要】:本研究綜合了當代“創(chuàng)傷理論”及T.S.艾略特的詩歌《荒原》中體現的詩性語言的批判性洞見,并參考詩人自身的創(chuàng)傷經驗及所處的時代的歷史文化總體語境,解讀這首詩歌。本論文首先從創(chuàng)傷理論這一視角解析了詩歌《荒原》中呈現的身體及心理的生命創(chuàng)傷,并闡述了在生命創(chuàng)傷中折射出的那個時代的困境,探究了詩人的個體創(chuàng)傷經歷和現代性的弊病與詩歌中呈現的創(chuàng)傷的關聯。通過細讀詩歌文本內容和形式及修辭性語言,旨在說明詩人書寫創(chuàng)傷的努力,而書寫本身即是一種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應對生命苦難的方法。論文論證了,一方面,詩歌運用斷裂感,碎片化等敘述策略不僅使得書寫“難以言說”的創(chuàng)傷成為可能,同時也展現了其難以消解的影響;另一方面,借助隱喻書寫創(chuàng)傷及互文本的敘述空間,建構起了一個可以反思歷史,和可能修復創(chuàng)傷,延續(xù)和更新生命的文本空間。其中,隱喻正是通過訴諸相似性,在語言本身和解釋之間的張力中拓展了語言的意義,使得書寫創(chuàng)傷成為可能;而通過互文本,過去和歷史得以彼此參照和批判,在并置增加的語境中進一步推延了能指,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創(chuàng)傷。
【學位授予單位】:西安外國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I561.07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文龍;《荒原》導讀[J];現代語文;2004年07期

2 李文軍;《荒原》主題辨析[J];語文學刊;1999年06期

3 陳樂琳;;淺談《荒原》中蘊含的時空問題[J];山西青年;2016年24期

4 沈丹鏵;何燕;;T.S.艾略特詩歌中的悲涼意識——對《荒原》的評說[J];芒種;2016年22期

5 楊楠;;論艾略特《荒原》中的拯救途徑[J];青春歲月;2016年07期

6 敖偉;;艾略特《荒原》中的死亡意蘊[J];時代文學(下半月);2014年04期

7 徐幔;;淺析《荒原》中的“絕望”意象[J];戲劇之家;2014年08期

8 王敏;;《荒原》中死亡與復活主題的研究[J];語文建設;2013年35期

9 湯燕偉;;死亡與復活——解讀艾略特的《荒原》[J];黑河學刊;2013年02期

10 李賀;;《荒原》迷宮探究三重奏[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3年1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孫玉石;;《荒原》沖擊波下現代詩人們的探索[A];《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30年精編:文學史研究·史料研究卷(史料研究卷)[C];2009年

2 張曉琴;;中英詩歌翻譯的比較研究——T.S.艾略特《荒原》譯本部分賞析[A];探索科學2016年5月學術研討[C];2016年

3 胡峻嶺;;降下庇護——論艾略特《空心人》中的宗教救贖[A];貴州省翻譯協(xié)會第八屆會員代表大會暨“語言文化與翻譯”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6年

4 周玉冰;;自然的放歌者——焦亞新其人其藝[A];《旅游·生活》2013年10月刊[C];201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曾艷兵;《荒原》里的“霧霾”[N];中華讀書報;2017年

2 陸建德;托·斯·艾略特:他改變了一代人的表達方式[N];文藝報;2012年

3 趙國忠;趙蘿蕤與《荒原》[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1年

4 趙國忠;趙蘿蕤與《荒原》[N];中國婦女報;2001年

5 林克歡;絕望之為虛妄正與希望相同[N];文藝報;2011年

6 丁力;比死亡更可怕的[N];經濟觀察報;2012年

7 渠競帆;數字化敘事 數字化運營[N];中國出版?zhèn)髅缴虉?2015年

8 黃宗英;趙蘿蕤漢譯《荒原》:“靈芝”與“奇葩”[N];文藝報;2013年

9 李晶;“荒原”前的艾略特[N];文匯報;2015年

10 詩人、《空中生活》主編 周江林;艾略特:從銀行家到詩人[N];華夏時報;201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趙晶;艾略特詩歌中兩性關系的異化與重構[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童敏;T.S.艾略特詩歌《荒原》中的創(chuàng)傷研究[D];西安外國語大學;2019年

2 謝美;《荒原》的人類學主題研究[D];云南大學;2017年

3 魏杰;通向詩意棲居之途[D];四川外國語大學;2018年

4 馬陽;《荒原》中的詩歌隱喻研究[D];吉林大學;2017年

5 劉懿;《荒原》中女性形象再研究[D];四川外國語大學;2015年

6 廖娜芝;改寫理論視角下趙蘿蕤漢譯《荒原》二譯本研究[D];四川外國語大學;2015年

7 鹿晨潔;解析《荒原》主題的理論來源[D];遼寧大學;2013年

8 馬春蘭;評《荒原》一詩中的對比藝術[D];河北師范大學;2005年

9 徐慶樹;重建秩序—神話原型視域下的《荒原》[D];山東大學;2012年

10 周發(fā)忠;《荒原》三個中譯本的譯者主體性比較研究[D];江西財經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2713996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xiandaiwenxuelunwen/2713996.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d0ef8***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