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艾略特詩歌《荒原》中的創(chuàng)傷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西安外國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I561.07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文龍;《荒原》導讀[J];現代語文;2004年07期
2 李文軍;《荒原》主題辨析[J];語文學刊;1999年06期
3 陳樂琳;;淺談《荒原》中蘊含的時空問題[J];山西青年;2016年24期
4 沈丹鏵;何燕;;T.S.艾略特詩歌中的悲涼意識——對《荒原》的評說[J];芒種;2016年22期
5 楊楠;;論艾略特《荒原》中的拯救途徑[J];青春歲月;2016年07期
6 敖偉;;艾略特《荒原》中的死亡意蘊[J];時代文學(下半月);2014年04期
7 徐幔;;淺析《荒原》中的“絕望”意象[J];戲劇之家;2014年08期
8 王敏;;《荒原》中死亡與復活主題的研究[J];語文建設;2013年35期
9 湯燕偉;;死亡與復活——解讀艾略特的《荒原》[J];黑河學刊;2013年02期
10 李賀;;《荒原》迷宮探究三重奏[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3年1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孫玉石;;《荒原》沖擊波下現代詩人們的探索[A];《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30年精編:文學史研究·史料研究卷(史料研究卷)[C];2009年
2 張曉琴;;中英詩歌翻譯的比較研究——T.S.艾略特《荒原》譯本部分賞析[A];探索科學2016年5月學術研討[C];2016年
3 胡峻嶺;;降下庇護——論艾略特《空心人》中的宗教救贖[A];貴州省翻譯協(xié)會第八屆會員代表大會暨“語言文化與翻譯”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6年
4 周玉冰;;自然的放歌者——焦亞新其人其藝[A];《旅游·生活》2013年10月刊[C];201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曾艷兵;《荒原》里的“霧霾”[N];中華讀書報;2017年
2 陸建德;托·斯·艾略特:他改變了一代人的表達方式[N];文藝報;2012年
3 趙國忠;趙蘿蕤與《荒原》[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1年
4 趙國忠;趙蘿蕤與《荒原》[N];中國婦女報;2001年
5 林克歡;絕望之為虛妄正與希望相同[N];文藝報;2011年
6 丁力;比死亡更可怕的[N];經濟觀察報;2012年
7 渠競帆;數字化敘事 數字化運營[N];中國出版?zhèn)髅缴虉?2015年
8 黃宗英;趙蘿蕤漢譯《荒原》:“靈芝”與“奇葩”[N];文藝報;2013年
9 李晶;“荒原”前的艾略特[N];文匯報;2015年
10 詩人、《空中生活》主編 周江林;艾略特:從銀行家到詩人[N];華夏時報;201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趙晶;艾略特詩歌中兩性關系的異化與重構[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童敏;T.S.艾略特詩歌《荒原》中的創(chuàng)傷研究[D];西安外國語大學;2019年
2 謝美;《荒原》的人類學主題研究[D];云南大學;2017年
3 魏杰;通向詩意棲居之途[D];四川外國語大學;2018年
4 馬陽;《荒原》中的詩歌隱喻研究[D];吉林大學;2017年
5 劉懿;《荒原》中女性形象再研究[D];四川外國語大學;2015年
6 廖娜芝;改寫理論視角下趙蘿蕤漢譯《荒原》二譯本研究[D];四川外國語大學;2015年
7 鹿晨潔;解析《荒原》主題的理論來源[D];遼寧大學;2013年
8 馬春蘭;評《荒原》一詩中的對比藝術[D];河北師范大學;2005年
9 徐慶樹;重建秩序—神話原型視域下的《荒原》[D];山東大學;2012年
10 周發(fā)忠;《荒原》三個中譯本的譯者主體性比較研究[D];江西財經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2713996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xiandaiwenxuelunwen/2713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