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木蘭從軍》的創(chuàng)作風格與演唱實踐
發(fā)布時間:2024-11-03 05:53
本文對歌曲《木蘭從軍》的創(chuàng)作風格與演唱實踐進行了研究。首先,引言部分已經闡述了前人研究該歌曲的狀態(tài),并總結了本文的研究角度。第一章對作曲家的生平與主要創(chuàng)作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并介紹了作曲家的其他創(chuàng)作以及創(chuàng)作特點。第二章對歌曲《木蘭從軍》的創(chuàng)作風格進行分析,先介紹豫歌的含義,概述了豫歌的發(fā)展手法及特點,接著從歷史背景、曲式結構、人物形象以及地方特色等四個創(chuàng)作特點進行分析,并細致的闡述了在演唱過程中語言的規(guī)范性、外部形體表演、情感的豐富性及豫劇元素的靈活表現(xiàn)。第三章闡述了豫劇元素與民族聲樂的關系,對豫劇與民族聲樂的不同點與相互借鑒的地方進行闡述,最后總結了豫劇唱腔對聲樂演唱的影響,并從咬字吐字對聲樂演唱的影響及對本人演唱聲樂作品《木蘭從軍》所產生的影響進行簡要總結。
【文章頁數(shù)】:4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本文編號:4010784
【文章頁數(shù)】:4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伴奏與唱詞相互插空,如同花木蘭一邊問一邊答一樣(圖2.5)。忽然速度加快,音樂中的情緒由焦急轉變成豪情,講的是木蘭忽然看到了墻上的龍泉劍,木蘭就要決定替父從軍。這是她的心情隨著音樂速度加快而變得明朗起來。圖2.3
圖2.8第五次轉調(第167小節(jié)到第184小節(jié))不完全再現(xiàn)了主旋律,調性又轉為D調,該段主要描寫花木蘭換上女兒妝,展現(xiàn)了女性柔美的一面。“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此時的音樂再現(xiàn)了A段的主旋律,當她打開門的那一刻,又回想起12年前木蘭在值不屋里的場景,因此音樂....
圖2.9尾聲部分(185節(jié)到最后)的旋律主要都集中在高音區(qū),伴奏織體豐富,“美名揚”的“名”最后一個音用左手的分解和弦配上右手的八度音程,使得旋律振奮人心,“揚”字唱的灑脫又有張力和氣勢,表達了人們對木蘭的贊美之情。三、人物形象鮮明歌曲《木蘭從軍》中,王志信以第一人稱來講述故....
圖2.12又如第三段的“忽見墻上龍泉劍”的“忽”字要夸張的唱出來,為了表現(xiàn)音樂的層次性,“替父從軍走邊關”的“從”、“軍”、“邊”幾個字,把河南人的方言演繹出來,充分展現(xiàn)了花木蘭的豪情壯志。(圖2.13)
本文編號:4010784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wenyilunwen/yinlelunwen/401078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