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舞蹈動律的應用與風格的體現(xiàn)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吉林藝術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J722.2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胡悅;;淺談蒙古族舞蹈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J];通俗歌曲;2015年11期
2 初袖;;蒙古族舞蹈的特點與民族特色[J];戲劇之家;2018年30期
3 李揚;;蒙古族舞蹈手臂訓練方法淺議[J];文化產(chǎn)業(yè);2019年16期
4 錫林夫;;論現(xiàn)代蒙古族舞蹈創(chuàng)作的藝術體現(xiàn)及發(fā)展創(chuàng)新[J];新疆藝術學院學報;2017年04期
5 劉仲春;;淺談蒙古族舞蹈元素訓練的重要性[J];戲劇之家;2018年04期
6 金素莉;;淺談蒙古族舞蹈的風格與特點[J];課程教育研究;2014年06期
7 劉雪梅;;“內外蒙古族舞蹈經(jīng)典劇目”傳承和人才培養(yǎng)[J];北方音樂;2017年05期
8 歐陽艷;;蒙古族舞蹈教學中的呼吸特點及訓練方法[J];北方音樂;2017年03期
9 蔣曉敏;;淺談蒙族民間舞元素訓練的重要性[J];北方音樂;2017年16期
10 劉仲春;;我國北方地域的草原特征對蒙古族舞蹈構建的影響[J];北方音樂;2018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賽音其木格;;淺析如何給幼兒教蒙古族舞蹈[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內蒙古卷)[C];2010年
2 包美榮;;論蒙古族舞蹈的深層文化結構[A];論草原文化(第七輯)[C];2010年
3 李其木格;麥麗素;賽音其木格;;《蒙古族傳統(tǒng)舞蹈教學實踐研究》階段性總結 2009年3月——6月[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內蒙古卷)[C];2010年
4 李其木格;麥麗斯;;淺談怎樣讓幼兒學習最具民族特點的蒙古族傳統(tǒng)舞蹈[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四)[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李笑萌 光明網(wǎng)記者 熊憲斌;綠了山坡 富了生活[N];光明日報;2017年
2 巴特爾;蒙古族舞蹈藝術理論研究的一部力作[N];內蒙古日報(漢);2009年
3 王瑜卿;橫看成嶺側成峰[N];文藝報;2009年
4 資華筠;思想著的舞蹈家[N];中國文化報;2000年
5 本報駐內蒙古記者 趙鳳;根深花艷[N];中國文化報;2001年
6 南飛雁;蒙古族舞蹈的饕餮盛宴 草原文化的歷史性關注[N];中國藝術報;2014年
7 一丁;醉心舞蹈 春風化雨育桃李[N];中國藝術報;2011年
8 孫龍奎 北京舞蹈學院編導系教授 碩士研究生導師;與時俱進和交流互鑒[N];中國藝術報;2014年
9 羅斌 中國舞協(xié)分黨組書記 秘書長;“舞悅內蒙古2”贊[N];中國藝術報;2014年
10 本報記者 郭帥;打造“頂天立地”的教師隊伍[N];人民政協(xié)報;201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陳琳琳;中國蒙古族小型舞蹈作品創(chuàng)作流變及其審美范式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1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吳啟夢;蒙古族舞蹈動律的應用與風格的體現(xiàn)研究[D];吉林藝術學院;2019年
2 巴特爾;舞臺教學下的蒙古族舞蹈透視研究[D];西北民族大學;2019年
3 楊婧慧;青少年蒙古族舞蹈的教學實踐[D];天津音樂學院;2019年
4 史曉萌;內蒙古自治區(qū)成立初期的蒙古族舞蹈作品研究[D];內蒙古大學;2017年
5 孟思;從“情動”到“舞動”-蒙古族舞蹈《我的草原》表演探研[D];北京舞蹈學院;2015年
6 韓帥;當代蒙古族舞蹈創(chuàng)作研究[D];內蒙古大學;2016年
7 王朗;解析蒙古族舞蹈《沙漠之夢》的舞蹈語言特征[D];北京舞蹈學院;2016年
8 崔美子;當代蒙古族舞蹈音樂研究[D];內蒙古大學;2015年
9 鮑宇凱;“土壤與人民”賈作光蒙古族舞蹈創(chuàng)作思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10 孟思;從“情動”到“舞動”[D];北京舞蹈學院;2016年
,本文編號:2641511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wenyilunwen/wdlw/2641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