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傷型樂器的音色建模技術研究
本文選題:計算機音樂 + 音色建模; 參考:《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11年01期
【摘要】:提出了一種悲傷型樂器的音色模型,為基于情感的算法作曲提供音響基礎。采集擅長表達悲傷情感的樂器的樂音樣本,利用離散傅里葉變換獲取頻譜特征,通過對樂器波形的分析計算獲取包絡特性,最終構建了一種悲傷型樂器的音色模型。通過實驗驗證了由該模型產(chǎn)生的悲傷型音色及模型本身具有良好的可調(diào)節(jié)性。與傳統(tǒng)的錄制形式相比,該方法成本低,靈活性強,對計算機音樂技術的發(fā)展和算法作曲的情感化也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
[Abstract]:This paper presents a timbre model of sad musical instruments, which provides sound basis for emotional algorithm. The musical sound samples of instruments which are good at expressing sad emotion are collected, and the spectrum features are obtained by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DFT), and the envelope characteristics are obtained by analyzing and calculating the waveform of musical instruments. Finally, a timbre model of sad musical instruments is construct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sad timbre produced by the model and the model itself have good tunability.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recording method, this method has the advantages of low cost and strong flexibility. It als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music technology and the emotion of algorithm composition.
【作者單位】: 河南師范大學計算機與信息技術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No.60873104 河南省科技攻關項目No.102102210177 河南省教育廳科技攻關項目No.2010A520023 河南師范大學引進博士科研啟動基金No.0716~~
【分類號】:J614
【參考文獻】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王拓;計算機音樂虛擬音色與數(shù)字音頻技術[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共引文獻】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黃志鵬;我國音樂科技學科建設的理論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7年
2 劉曉翔;光學樂譜識別技術研究與實現(xiàn)[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邵建平;計算機音樂的“人性化”及其實踐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05年
2 師琰;音樂創(chuàng)作中計算機音樂技術的應用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3 段瑞雷;聆聽聲音的聲音[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6年
4 趙宏麗;電腦音樂在高校音樂教學中的應用及思維空間拓展[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5 何方;VSTi采樣音色在計算機音樂中的拓展作用[D];南京藝術學院;2007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徐國慶,楊丹,王彬潔,文俊浩;樂音識別方法及應用[J];計算機應用;2005年04期
2 白銳;淺談MIDI制作及其教學價值[J];渭南師范學院學報;2002年S2期
3 沈恒;電腦音樂技術與音樂的三度創(chuàng)作[J];浙江藝術職業(yè)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春明;;電子音樂創(chuàng)作研究[J];商業(yè)文化(下半月);2011年06期
2 丁曉軍;;彈律對計算機音樂的啟示[J];經(jīng)營管理者;2011年14期
3 文海良;;插件時代MIDI標準的現(xiàn)狀和成因[J];藝海;2011年06期
4 張文君;;新時期高校視唱練耳教學模式探析[J];民族音樂;2011年03期
5 董麗丹;;淺談數(shù)字化音樂環(huán)境中的高師視唱練耳教學[J];中國西部科技;2011年24期
6 安雯;李鑫;;合理利用數(shù)字化技術提高視唱練耳教學效果[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1年17期
7 李鑫;安雯;;視唱練耳多媒體教學改革淺析[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1年18期
8 倪麗;;音樂創(chuàng)作中數(shù)碼技術的應用[J];藝海;2011年07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于祥國;走進電子音樂的世界[N];音樂周報;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劉思軍;中國電子音樂作品中的東方語境[D];中央音樂學院;2011年
2 黃志鵬;我國音樂科技學科建設的理論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7年
3 周佼佼;電子音樂作品的“分層解讀法”研究[D];中央音樂學院;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雨佳;計算機音樂的美學研究[D];西北大學;2010年
2 劉傳波;我國高校計算機音樂專業(yè)的發(fā)展及教學現(xiàn)狀的思考[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3 鄭娟;基于多媒體技術的藝術研究[D];南京郵電大學;2011年
4 莊雨;人本主義教育理念下高校計算機音樂教學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5 紀迎龍;新媒體環(huán)境下計算機音樂制作技術的應用與發(fā)展[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6 榮雋;計算機音樂音頻制作中的虛擬聲場效果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04年
7 張晨;創(chuàng)作理念的確立與技術平臺的確立[D];中央音樂學院;2010年
8 劉嘉;中-美高等教育中計算機音樂課程現(xiàn)狀和比較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3年
9 范翎;論計算機音樂中的音樂表現(xiàn)力[D];南京藝術學院;2006年
10 王拓;計算機音樂虛擬音色與數(shù)字音頻技術[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824878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wenyilunwen/qiyueyz/1824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