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中國山水畫中“淡”的意蘊之美
發(fā)布時間:2025-07-07 05:09
以“淡”為美的人生哲學和山水畫審美追求主要受老莊道家思想影響,魏晉南北時期道家“清靜無為”、“順應天道”的主張與文人士大夫逃離現(xiàn)實,在自然中尋求心靈安慰的避世心理相契合,此時的山水畫及理論著作出現(xiàn)并發(fā)展起來,宗炳和王微著作里都有關(guān)于“淡”美的論述,“澄懷觀道”要求畫家以清凈、虛靜、淡泊之心關(guān)照萬物,并以此心映射到山水畫的品讀與創(chuàng)作上。至唐代王維開水墨之先河,以墨代色、玄色為本備受推崇,筆墨之玄淡、意境之虛淡與人格之恬淡渾然一體呈現(xiàn)在山水畫中。五代,荊關(guān)、董巨南北山水雖面貌不同,皆有“淡”美之意,董源,繼王維水墨渲淡畫法更填平淡天真。宋代蘇軾倡導的文人山水畫將“淡”的意蘊之美在山水畫中的呈現(xiàn)向前推進了一大步,以王維為首寫山水畫之“淡”美。元代是文人畫的轉(zhuǎn)折期,尚“逸”尚“淡”更現(xiàn)平淡之美。明代董其昌不但梳理了文人山水畫一脈,還提出了“南北宗”說,雖不夠完善精確,但總結(jié)、闡述并表現(xiàn)出了山水畫中“淡”之意蘊美,影響深遠。清代,四僧也崇尚“淡”美,弘仁,漸江,更填虛靜空靈之意。古人為逃離塵世繁雜,終日徜徉在山水林泉之中,淡泊的心境映射到山水畫作品之中,亦呈現(xiàn)淡然、平和的意境給人帶來一種安定、祥和...
【文章頁數(shù)】:4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本文編號:4056549
【文章頁數(shù)】:4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1-1元黃公望《快雪時晴帖》局部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墨淡是象,意淡為真。清代的邵梅臣說:“蕭條淡漠是畫家極不易到工夫,極不易得境界。”在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的人格風范美的基礎(chǔ)上,經(jīng)過絢爛至極后的平淡,才能由墨“淡”的表象達到意“淡”的本質(zhì),畫家要經(jīng)過筆墨的千錘百煉,創(chuàng)作技法熟練到臻至化境方能返璞歸真。畫家要經(jīng)過認知世界、領(lǐng)悟人生和對....
圖1-2明吳鎮(zhèn)《漁父圖》局部美國弗利爾美術(shù)館藏
圖1-1元黃公望《快雪時晴帖》局部北京故宮博物院藏(一)“淡”的意蘊之美在山水畫發(fā)展中的呈現(xiàn)
圖2-1唐王維《江干雪霽圖》局部日本博物館藏
“夫畫道之中水墨為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雹谕蹙S以道家思想為依托,把自我內(nèi)在虛靜之心、平淡之意映射到山水畫創(chuàng)作中,展示了大自然生命的韻律美。山水畫不是對自然景觀的直接描繪,而是在簡單樸素中超脫世俗的空靈絕妙之美,這正合乎道家崇尚“清凈無為”的思想境界。他晚年隱逸林泉之中,在....
圖2-2五代董源《瀟湘圖》局部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五代董源,繼王維“水墨渲淡”,王洽“潑墨”畫法呈“淡墨輕嵐”之風。董源是南派山水畫的開創(chuàng)者,他以淡雅清新的文人情懷描繪自然,呈現(xiàn)在山水畫作品中大都表現(xiàn)“平淡天真”的江南畫風,他的水墨山水畫如其人一樣天工自然、意境清美、率真自然,透露出無盡的“淡”之意蘊美。他通過對真山真水的體驗用....
本文編號:4056549
本文鏈接:http://lk138.cn/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4056549.html
上一篇:基于文旅融合的巴渝古崖居動態(tài)保護與活化利用策略——以永川半山崖居為例
下一篇:沒有了
下一篇:沒有了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