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韩国日本在线观看免费,A级尤物一区,日韩精品一二三区无码,欧美日韩少妇色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中國文學論文 >

建安七子詩歌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9-12 09:50

  本文關(guān)鍵詞:建安七子詩歌研究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建安 七子 王粲 劉楨 慷慨


【摘要】:自漢至魏四百年間,“文體三變”。從司馬相如之“形似之言“,到班孟堅“情理之說”,再到建安詩人的“以氣質(zhì)為體”。此“三變”之中,建安文學居其一焉。后世論家的闡釋中,將漢魏詩歌或分或合?捎^漢魏詩歌之傳承與流變。漢魏詩歌,后世論家粗別為二:一,主張漢魏不可分者;二,主張漢魏不同者。把漢魏并稱,說“漢魏詩只是一氣”,要而言之,是對于古色的追尋。所謂“高言妙句,音韻天成,皆暗與理合,匪由思至”,乃是強調(diào)當時詩歌的“天成”之妙,能夠自然的與理相合,而非由刻意的思考得來,此正嚴羽之所謂“不假悟也”。不過,建安時期詩歌確實擴大了其表現(xiàn)領(lǐng)域。如宴會詩、游戲詩等皆是建安詩壇出現(xiàn)的新題材。詩歌經(jīng)過漫長的演化,建安詩歌所承載的無論是內(nèi)容與情感,皆較兩漢詩歌更為豐富。隨著距離漢魏漸遠和后世文學理論的不斷發(fā)展,后人對建安詩歌這一漢魏詩歌之分界點的理解也逐漸加深和多元。建安詩歌作為魏晉詩歌的第一階段,與漢代詩歌有千絲萬縷之聯(lián)系,而聯(lián)系中亦有巨變存焉。然漢魏詩歌固不可截然分開,而其中亦實有巨變存焉。嚴羽、胡應(yīng)麟和許學夷三家對漢魏詩歌之觀念,略而論之:嚴羽認為漢魏詩歌一體,皆為“不假悟”之作;胡應(yīng)麟表示了異議,認為魏之詩歌已經(jīng)始見“作用”了,就已經(jīng)不能說是“不假悟”了,而是所謂“透徹悟”也:許學夷則持魏不及漢代淳樸之境界之觀念,認為“作用”的影響是負面的,此三子似早開“文學自覺”之爭端矣。本文所論建安七子,誠如韓愈《薦士》所云“建安能者七,卓犖變風操”者是也。中國古代文學受地域之影響甚為久遠,眾多個體之特性往往抽象成為地域之特性。由地域特征來形容作品風格,很明顯的體現(xiàn)在《典論·論文》中,如所謂“徐干時有齊氣”者是也。然地域不同,亦不可齊個體以從風土。中國古人對“人格”中的思想道德要求極高,且其人道德之境界是其“文”優(yōu)之保證和重要依據(jù)。概之,即“求善”抑制了“求美”。因在中國古代,文學并非一門獨立的學科,因此在廣義的“文”所包含的內(nèi)容之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直接表達作者自身之理想與觀點的。在交通不便的中國古代,讀其書,是知其人最簡潔的途徑。而這個特點也反過來造成了讀者對“文”之評判過分依賴于作者道德修養(yǎng)的情況!敖ò仓堋敝皟梢怼钡耐豸优c劉楨:王粲與李陵人生上亦有共通之處,謝靈運《擬魏太子鄴中集詩·王粲》小序云:“家本秦川,貴公子孫。遭亂流寓,自傷情多!蓖豸优c李陵同為名門子孫,皆目睹和親身經(jīng)歷了亂離,因而二人皆“自傷”。只不過,王粲所遭遇的亂離,程度上較李陵為輕,而“多情”則共有之。因而在李陵詩中,“怨”過于“哀”,王粲則反之。王粲之詩歌,“哀”過于“怨”。劉勰之《文心雕龍》于詩尊重“四言正體”,壓制五言之流調(diào),且王粲亦在典章制度上做出了與“經(jīng)國之大業(yè)”密切相關(guān)的杰出貢獻,故劉勰在《文心雕龍·明詩》中日:“若夫四言正體,則雅潤為本;五言流調(diào),則華麗居宗……兼善則子建、仲宣,偏美則太沖、公干”,所謂的“偏美”是劉楨對于五言詩之貢獻。在四言詩衰弱已不可逆轉(zhuǎn)的建安時期,無論是曹操、曹植還是王粲,對于四言詩都有嘗試革新的努力,但似乎收效甚微!翱犊А钡脑姼栾L貌彌漫了整個建安詩壇,建安文人開始對個體生命有了更深層更自覺之把握。雖然曹魏時期并未設(shè)立清商署,但正如劉懷榮先生所認為的:包括建安七子在內(nèi)的建安詩歌“慷慨悲涼”的風貌之形成與當時音樂“以悲為美”之特點必有千絲萬縷關(guān)系。在正統(tǒng)的視域中,哀傷之樂是“衰國之樂”、“亡國之樂”。而特別是娛樂世俗的場合,以“悲哀為美”的音樂審美之影響在漢代亦開始逐漸擴大。最終,二者漢代成為了兩條并行不悖的傳統(tǒng)。在如何能夠體會到事物終極的尋求之路上,以三曹和建安七子等人借助“悲傷”之歌詩所展現(xiàn)出來的的“慷慨”之風、其對人生之體認,以及對個人生命獲得滿足之焦慮,到了嵇康《聲無哀樂論》那里終于暫時找到了解決之途徑。嵇康在剝離“聲”與哀樂之關(guān)系之時,也就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這種焦慮。而建安七子現(xiàn)存為數(shù)不多的詩歌作品中,留下了如此多描述宴會中音樂“慷慨悲哀”的詩句?梢哉f,建安時代的特殊之時代和音樂風貌共同影響了建安七子的詩歌創(chuàng)作。
【關(guān)鍵詞】:建安 七子 王粲 劉楨 慷慨
【學位授予單位】:廣西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I207.22
【目錄】:
  • 摘要3-5
  • Abstract5-8
  • 導(dǎo)論8-10
  • 一、緣起與方法8
  • 二、學術(shù)綜論8-10
  • 第一章 源流問題10-27
  • 第一節(jié) 時間之變和江山之助10-20
  • 一、漢魏之“合”與漢魏之“分”10-18
  • 二、江山之助18-20
  • 第二節(jié) 建安七子其人與詩歌流傳狀況20-27
  • 一、人品與文學——兼論“文如其人”20-25
  • 1、建安七子之身份與三曹之關(guān)系20-24
  • 2、人與文24-25
  • 二、建安七子之詩流傳狀況25-27
  • 第二章 建安七子詩歌之“同”和“異”27-42
  • 第一節(jié) “建安之杰”之兩翼——王粲和劉楨詩歌研究27-36
  • 一、王粲詩研究27-30
  • 二、劉楨詩研究30-36
  • 第二節(jié) 其它建安詩人36-42
  • 一、孔融的詩36-38
  • 二、徐干、陳琳、阮t@的詩38-42
  • 第三章 建安七子樂府詩及哀傷的娛樂化42-55
  • 第一節(jié) 建安七子的樂府詩42-45
  • 第二節(jié) 清商樂研究和建安時期哀傷的娛樂化45-55
  • 參考文獻55-59
  • 后記59-60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明君;;怎樣讀建安七子詩[J];古典文學知識;2000年04期

2 王鵬廷;論建安七子后期文學創(chuàng)作的幕僚侍從色彩[J];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1期

3 王輝斌;;建安七子作品辨?zhèn)蝃J];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4 李敬;;論建安七子軍旅紀行賦[J];遵義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6期

5 均地;對《略論“建安七子”說的分歧和由來》的異議[J];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0年03期

6 高敏;略論“建安七子”說的分歧和由來[J];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0年01期

7 徐公恃;;建安七子論[J];文學評論;1981年04期

8 俞紹初;;建安七子遺文存目考[J];許昌學院學報;1987年03期

9 穆克宏;志深而筆長 梗概而多氣——劉勰論“建安七子”[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0年04期

10 王迎喜;建安七子之死與驢叫祭奠[J];中州今古;1995年01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程令水;人杰地靈的神童山[N];中國檔案報;2006年

2 馮立三;從繼承傳統(tǒng)開始[N];中國藝術(shù)報;2013年

3 本報實習記者 栗溶 實習生 王惠;我們是校園“生意人”[N];呼和浩特日報(漢);2008年

4 王景山;昌樂的詩歌大縣之夢[N];中華讀書報;2013年

5 山東省華夏文化促進會副會長 菏澤學院原黨委書記 韓廣潔;漫談菏澤文化[N];菏澤日報;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王鵬廷;建安七子述論[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璐璐;建安七子“士不遇”主題研究[D];江南大學;2016年

2 胡清清;徐^y《中論》考論三題[D];西華師范大學;2016年

3 王亞軒;建安七子詩歌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6年

4 任繼明;建安七子賦論[D];遼寧師范大學;2006年

5 王士君;建安七子思想研究[D];寧夏大學;2003年

6 徐娜;建安七子書信研究[D];西北大學;2015年

7 董潔;論建安七子的文學地位[D];江南大學;2009年

8 李存霞;從建安七子的創(chuàng)作看建安時代“文學的自覺”[D];河北師范大學;2004年

9 何飛飛;建安七子散文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10 張劍雄;建安文壇深探[D];天津師范大學;2014年

,

本文編號:836522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836522.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a011d***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