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與義學杜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2-16 16:43
宋人學杜的熱潮奠定了杜詩在宋朝的經典地位,宋代對杜詩的研究亦完成了從創(chuàng)作實踐層面向詩論層面的歷史總結。筆者在對陳與義系統全面的材料整理中將陳與義學杜問題進行了全面的探索,并將論文分為以下四章。第一章,在歷代詩話詩評的大背景下,全面整理宋元明清批評家對陳與義其人其詩的歷史總結與研究角度。并以此為基點系統展開對陳與義學杜問題的研究。第二章,對陳與義字詞句源出杜詩的情況進行全面系統的整理,總結陳與義學習杜詩的遞進過程,并以五詞為例對陳與義學杜進行了追源溯流的考證,更加清晰地揭示陳與義與杜甫的師承關系。第三章,在歷代詩評的大背景下析出明代重要詩評家胡應麟“與義得杜肉”的觀點,并對其進行進一步的解析,深入剖析陳與義學杜問題。首先整理“肉”字引申義以及“肉”在歷史進程中所具有的文化內涵和審美層面,從先秦到唐代的“肉”字豐腴的審美文化內涵;并從杜甫評詩論書、重骨輕肉角度探討“肉”的形——神、肥——瘦的含義,以及杜甫的審美觀和杜詩遒勁筆力下的豐腴美,得出杜詩實際上骨肉兼具的結論。借鑒吳承學關于古代文學批評的“生命之喻”說,進一步得出“陳與義得杜肉”主要應指辭采與意象較為豐贍,以及風格上的雄渾的結論,進...
【文章來源】:江西師范大學江西省
【文章頁數】:11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陳與義詩學杜的研究情況
二、杜詩在宋代的研究情況
(一)杜甫其人其詩細化考察研究
(二)杜詩橫向比較研究
(三)關于杜甫其人其詩的文獻學研究
(四)宋詩話中的尊杜論——以杜詩為標準評價諸人詩歌成就
一、歷代詩話中的陳與義資料輯述
(一)宋人評陳與義
(二) 明人評陳與義
(三) 清人評陳與義
二、陳與義語出杜詩情況輯述
(一) 陳與義詞句源出杜詩(由白敦仁《陳與義集校箋》整理)
(二) 陳與義詞源出杜詩例舉
1.翻倒
2.荒荒
3.翳復吐
4.催詩
5.青鞋
三、陳與義學杜“得肉”說辨析
(一)觀點的提出
(二)“肉”的字義引申與審美解讀
1.字義引申
2.先秦至唐代的豐腴美
3.杜詩尚骨與對肥胖的嘲笑
4.杜詩勁健筆力下的豐腴美
(三)“生命之喻”視野下的“肉喻”內涵
1.“生命之喻”說
2.與“肉喻”關系密切的幾條重要材料的闡釋
(四)陳與義詩的雄渾與豐腴
1.陳與義豐腴雄渾詩歌特點舉例
2.陳與義后期詩歌轉變,雄渾悲壯
四、江西詩派學杜三大范式
(一)黃庭堅范式
1.重詩情養(yǎng)性,章法謹嚴
2.求句律新奇——以律詩變體開詩法范式
3.“不煩繩削而自合”——在“奪胎換骨”的外衣下追求杜詩自然渾融之境
(二)陳師道范式
1.煉字煉句
2.樸拙詩風:寧樸毋華,寧拙毋巧,寧粗毋弱,寧僻毋俗
(三)陳與義范式
1.自然圓轉、淡泊工致的詩學范式——對江西詩派奧澀之風的反叛
2.格高意深,參少陵逸步
3.“以雄渾代尖巧”——造奇壯詩風,開南宋詩法范式
結論
參考文獻
致謝
在讀期間公開發(fā)表論文(著)及科研情況
本文編號:2920461
【文章來源】:江西師范大學江西省
【文章頁數】:11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陳與義詩學杜的研究情況
二、杜詩在宋代的研究情況
(一)杜甫其人其詩細化考察研究
(二)杜詩橫向比較研究
(三)關于杜甫其人其詩的文獻學研究
(四)宋詩話中的尊杜論——以杜詩為標準評價諸人詩歌成就
一、歷代詩話中的陳與義資料輯述
(一)宋人評陳與義
(二) 明人評陳與義
(三) 清人評陳與義
二、陳與義語出杜詩情況輯述
(一) 陳與義詞句源出杜詩(由白敦仁《陳與義集校箋》整理)
(二) 陳與義詞源出杜詩例舉
1.翻倒
2.荒荒
3.翳復吐
4.催詩
5.青鞋
三、陳與義學杜“得肉”說辨析
(一)觀點的提出
(二)“肉”的字義引申與審美解讀
1.字義引申
2.先秦至唐代的豐腴美
3.杜詩尚骨與對肥胖的嘲笑
4.杜詩勁健筆力下的豐腴美
(三)“生命之喻”視野下的“肉喻”內涵
1.“生命之喻”說
2.與“肉喻”關系密切的幾條重要材料的闡釋
(四)陳與義詩的雄渾與豐腴
1.陳與義豐腴雄渾詩歌特點舉例
2.陳與義后期詩歌轉變,雄渾悲壯
四、江西詩派學杜三大范式
(一)黃庭堅范式
1.重詩情養(yǎng)性,章法謹嚴
2.求句律新奇——以律詩變體開詩法范式
3.“不煩繩削而自合”——在“奪胎換骨”的外衣下追求杜詩自然渾融之境
(二)陳師道范式
1.煉字煉句
2.樸拙詩風:寧樸毋華,寧拙毋巧,寧粗毋弱,寧僻毋俗
(三)陳與義范式
1.自然圓轉、淡泊工致的詩學范式——對江西詩派奧澀之風的反叛
2.格高意深,參少陵逸步
3.“以雄渾代尖巧”——造奇壯詩風,開南宋詩法范式
結論
參考文獻
致謝
在讀期間公開發(fā)表論文(著)及科研情況
本文編號:2920461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2920461.html
教材專著
熱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