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永玉散文研究
本文關鍵詞:黃永玉散文研究
【摘要】:本文以當代畫家散文的代表人物黃永玉為研究對象,試圖通過梳理與分析黃永玉散文,來對其散文的主題思想、藝術特質、語言特色等方面做出較為凝練的總結論述,借此豐富黃永玉的散文研究,也期盼在研究的過程中,找回當代散文在疾馳的社會發(fā)展背景下悄悄流失的美學元素。本文主要從黃永玉散文的主題思想、審美特質、語言特色三個方面進行論述。通過研究,我們發(fā)現在散文的創(chuàng)作主題與思想方面,黃永玉以浪蕩子的自由觀察視角,進行著日常生活的瑣碎書寫、另類的歷史諷喻與現實反思,搭建起了一個有別于主流散文的敘述視角和主題呈現方式;其次,黃永玉作為著名的畫家、木刻家,其文學創(chuàng)作也帶著獨特的藝術氣質,散文中洋溢著自然美、繪畫美、幽默美,體現了自由與性靈、趣味與唯美,回歸了散文文體最初呼吁的“人的本真,生活的本真”。而這種“本真”很大一部分是由語言的本真來建構的,他的散文語言具有口語化特色,并且不是信手拈來的口頭語言,而是細心經營的口語化,充滿了生動的節(jié)奏與氣韻,修辭手法也運用得十分個性傳神。在發(fā)現了黃永玉散文其實是被忽略的審美的富礦之外,我們也必須承認其散文細微的不足之處,如有的篇章過于瑣碎和隨意,邏輯性和文學性欠缺。如何在堅持“浪蕩子”的個人特色的同時,兼顧文學性,在情緒和智慧之間,創(chuàng)作者的寫作熱情與讀者的閱讀感受之間尋找一個平衡,這是黃永玉的散文走向更高的境界時必須考慮的問題?偟膩碚f,在黃永玉的散文里,我們看不到常規(guī)的寫作規(guī)則與技巧,看不到教科書式的主題與表達,他呈現出的是對世俗生活飽滿的熱愛,對歷史和生活中荒謬與矛盾的執(zhí)著,以及藝術家的天生美感與灑脫不羈,對當代散文的話語風格與言說方式做出了一定的貢獻,并提供了一種獨特的范式,來抵御劣質文學的冷酷與偽裝,來對抗現代社會的異化與荒唐。
【學位授予單位】:重慶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I207.67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兆勝;2003年中國散文研究概論[J];海南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2 陳嘯;;現代散文研究之弊及發(fā)展走向管見[J];社會科學評論;2007年02期
3 牟洪建;;守望與超越——論王兆勝的散文研究[J];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07年05期
4 王鍾陵;;帶博碩士生的一點隨感——劉濤《南朝散文研究》序[J];蘇州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1期
5 黃一權;韓國歐陽修散文研究的現狀與前瞻[J];中國文學研究;1999年04期
6 王兆勝;20世紀中國散文研究的反思[J];山東文學;2002年08期
7 王啟東;淺論散文研究的新思路[J];延邊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1期
8 張旋;近十年唐代散文研究述評[J];海南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6期
9 陳嘯;;混沌中的困惑——百年現代散文研究之弊及發(fā)展走向[J];理論與創(chuàng)作;2007年03期
10 劉濤;;清世以降南朝散文研究演進歷程論略[J];五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梁向陽;;泛文學化時代散文研究的幾個問題[A];陜西省中國現代文學學會2004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2 馬萌;李繼凱;;近三十年來茅盾散文研究述評[A];茅盾研究(第九輯)[C];2005年
3 任小玫;;宣立敦[美]筆下的徐霞客[A];徐霞客研究(第17輯)[C];200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8條
1 周群英;世界上古散文研究的第一塊基石[N];中華讀書報;2009年
2 見習記者 楊雪;中國散文研究在回歸本土化[N];人民政協(xié)報;2010年
3 陳劍暉 司馬曉雯;新時期散文研究三十年[N];中國社會科學院報;2009年
4 記者楊陽;散文研究應跳出純文學與雜文學界限[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5 楊若虹;正在形成的中國散文研究基地[N];文藝報;2004年
6 本報記者 韓小蕙;盡快打破散文研究的“行當”界限[N];光明日報;2004年
7 趙春秀;推進當前女性散文研究[N];文藝報;2009年
8 本報記者 韓小蕙;我國散文研究取得大面積豐收[N];光明日報;200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宋冰;北朝散文研究[D];蘇州大學;2006年
2 胡燕;盛唐散文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3 渠曉云;魏晉散文研究[D];蘇州大學;2004年
4 劉濤;南朝散文研究[D];蘇州大學;2007年
5 郭茂全;新時期西部散文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6 嚴輝;周作人晚期散文研究(1949-1967)[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7 付興林;白居易散文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楊長英;歐陽修記體散文研究[D];蘭州大學;2010年
2 白百靈;!ど崃Σ忌⑽难芯縖D];內蒙古大學;2011年
3 吳楠;范仲淹散文研究[D];蘭州大學;2007年
4 郭靜;李白散文研究[D];內蒙古大學;2009年
5 汪濤;歐陽詹生平及散文研究[D];蘭州大學;2013年
6 黃瑤妮;《禮記》文本分類與政論散文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8年
7 劉娟;來鵠散文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8 徐曉菊;楊萬里記體散文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9年
9 趙麗丹;簡Z溕⑽難芯縖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10 郭威;“新時期”老年“文革回憶”散文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259562
本文鏈接:http://lk138.cn/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259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