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詞話》第十七則“閱世”說之辨析
本文關鍵詞:《人間詞話》第十七則“閱世”說之辨析
【摘要】:王國維《人間詞話》第十七則主要區(qū)分了主觀詩人和客觀詩人在創(chuàng)作技巧方面,以及對于"閱世程度""觀察側重點"的不同之處。以詩人都必須有豐富的人生閱歷的觀點來解讀《人間詞話》第十七則,是過分苛求了語句的字面意思,斷章取義。本文以馬蒂斯"用兒童的眼光看生活"的觀點,"以意逆志"地推求王國維《人間詞話》第十七則的本意和他的基本文學主張。
【作者單位】: 銀川能源學院文法學院;
【分類號】:I207.23
【正文快照】: 一、對《人間詞話》第十七則的非議《人間詞話》十七則:“客觀詩人,不可不多閱世。閱世愈深,則材料愈豐富,愈變化,《水滸傳》、《紅樓夢》之作者是也。主觀之詩人,不必多閱世。閱世愈淺,則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1]98《人間詞話》十六則:“詞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人間詞話》辨[J];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報;2008年02期
2 楊耘;《人間詞話》新解[J];益陽師專學報;1995年04期
3 黃偉;;《人間詞話》百年研究述評[J];短篇小說(原創(chuàng)版);2013年30期
4 陳伯海;生命體驗的審美超越──《人間詞話》“出入”說索解[J];文藝理論研究;2002年01期
5 王海濤;;《人間詞話》“氣象”說探析[J];江淮論壇;2006年01期
6 朱妍;;析《人間詞話》中的“境界說”及其對文化建設的啟示[J];淮北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7 李曉華;;《人間詞話》“三境界”新解[J];電影評介;2007年23期
8 王利云;;淺論《人間詞話》中的“人間”意識[J];運城學院學報;2007年06期
9 趙晶晶;;《人間詞話》結構體系對王國維嚴密思維的論證[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11期
10 申姣姣;;簡述王國維《人間詞話》中的“真”[J];美與時代(下);2010年1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徐敏;;《人間詞話》研究二題[A];山東近代文學會——第十屆年會論文集[C];2004年
2 徐敏;;《人間詞話》研究二題[A];中國近代文學學會第十二屆年會暨翻譯文學與中國文學近代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李 翼;惆悵西園滿地紅[N];人民法院報;200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李麗;《人間詞話》辨[D];暨南大學;2003年
2 劉凌;王國維《人間詞話》“境界”理論的文化闡釋[D];陜西師范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玉曉;《人間詞話》修辭語境觀初探[D];曲阜師范大學;2011年
2 蔡茂月;《人間詞話》:境界修辭論[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3 李雪豐;《人間詞話》英譯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5年
4 趙晶晶;王國維《人間詞話》接受史[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5 韓婷;王國維《人間詞話》的經典化歷程研究[D];濟南大學;2014年
6 李曉華;轉型期一個文論經典的誕生[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7 張碩;歷史合力中的經典文論[D];遼寧大學;2012年
8 劉芳宇;從譯者主體性角度分析《人間詞話》誤譯現(xiàn)象[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4年
9 徐敏;古雅說與境界說[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10 屠瀟;王國維詞學研究小史[D];華東師范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1256405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256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