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域共振:網絡文學IP價值的跨界開發(fā)策略
本文關鍵詞:場域共振:網絡文學IP價值的跨界開發(fā)策略
更多相關文章: 場域 IP 網絡文學 跨界開發(fā) 文化資本
【摘要】:近年來,IP價值的多元開發(fā)已經成為文化產業(yè)領域的熱門商業(yè)模式。以布爾迪厄的場域理論為基礎,可以對網絡文學場的演變進行分析,得出商業(yè)邏輯使網絡文學場由"限制性生產場"逐漸變化為"大規(guī)模生產場"的結論,且網絡文學場與電視劇、電影、游戲等文化生產場域之間的相互作用更加頻繁和復雜。IP的本質是布爾迪厄所定義的文化資本,通過"場域共振"的概念可以探索由IP串聯的文化產業(yè)各場域間的良性互動機制。在場域共振的基礎上,文化企業(yè)可以利用網絡文學的內容之源實現文化價值的跨界開發(fā),進而推動整個文化產業(yè)的聯動發(fā)展。
【作者單位】: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北京大學文化產業(yè)研究院;
【關鍵詞】: 場域 IP 網絡文學 跨界開發(fā) 文化資本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我國藝術產品的國際傳播與國際貿易研究”(項目編號:12BH065)的研究成果
【分類號】:I206.7
【正文快照】: 在“互聯網+”和“內容為王”的文化產業(yè)語境下,文化企業(yè)對網絡文學作品的多維度改編和商業(yè)化變現已成為常態(tài),網絡文學作品越來越頻繁地成為IP價值延展的原點和根基,扮演著促進產業(yè)融合與文化創(chuàng)新的重要角色。IP是“Intellectual Property”或“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陳衍德;網絡、信用及其文化背景──海外華人企業(yè)文化的初步探索[J];中國經濟史研究;1997年04期
2 平凡;周宗奎;潘清泉;;大學生網絡關系成癮、自我表露和孤獨感的關系[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1年01期
3 劉志剛;常璐;;網絡文化亂象解讀[J];唯實;2012年05期
4 陳俠,黃希庭,白綱;關于網絡成癮的心理學研究[J];心理科學進展;2003年03期
5 沈玉芳;;論企業(yè)有共同社會責任與靈活創(chuàng)新網絡[J];世界地理研究;2008年02期
6 王健;張芝;;網絡成癮研究現狀及展望[J];應用心理學;2007年03期
7 ;[J];;年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帆;廖貅武;李垣;;網絡組織的演化邊界[A];系統工程與和諧管理——第十屆全國青年系統科學與管理科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2 彭正銀;包鳳耐;;網絡嵌入的文獻述評與發(fā)展動態(tài)分析[A];第六屆(2011)中國管理學年會——公司治理分會場論文集[C];2011年
3 賴紅波;王建玲;;新浙商轉型與第二次創(chuàng)業(yè):基于網絡關系重構的視角[A];浙商研究2011[C];2011年
4 常濤;楊榴晶;;促進創(chuàng)新績效的網絡組織治理研究[A];第五屆(2010)中國管理學年會——組織與戰(zhàn)略分會場論文集[C];2010年
5 張偉峰;;自組織、創(chuàng)新網絡和路徑創(chuàng)造[A];第五屆中國科技政策與管理學術年會暨研究會理事會論文集[C];2009年
6 侯仕軍;;全球化時代的華商網絡:機遇、挑戰(zhàn)及創(chuàng)新[A];全球化與中國經濟 創(chuàng)新·發(fā)展·安全——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四屆學術年會文集(2006年度)(經濟·管理學科卷)[C];2006年
7 劉東;;回應企業(yè)網絡對經濟學的挑戰(zhàn)[A];與時俱進 開拓進取(下)[C];2002年
8 宋奕勤;;網絡廣告淺析[A];高等學校藝術教育研究[C];2003年
9 田雪瑩;蔡寧;;企業(yè)協同NPO與競爭優(yōu)勢的研究——基于網絡的視角[A];第三屆科技政策與管理學術研討會暨第二屆科教發(fā)展戰(zhàn)略論壇論文匯編[C];2007年
10 王曉光;;基于復雜網絡的產業(yè)鏈穩(wěn)定性研究[A];第五屆全國復雜網絡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集[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孔宵四;網絡 一個說不完道不盡的話題[N];江淮時報;2005年
2 零點研究咨詢集團董事長 袁岳;在網絡社區(qū)中營銷[N];經理日報;2009年
3 記者 方圓;網絡游戲 網絡關系成癮[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7年
4 何屹;虛擬世界研究驗證人類互動理論[N];科技日報;2010年
5 馬文彬;網絡組織對企業(yè)戰(zhàn)略的挑戰(zhàn)[N];安徽日報;2005年
6 華東理工大學 賴紅波;重構產業(yè)集群網絡關系突破轉型瓶頸[N];消費日報;2011年
7 軍事科學院 呂晶華;網絡合作:中美新的利益交匯點[N];解放軍報;2013年
8 本版編輯 王玉龍 河北省邯鄲市第六中學 何海江;透視青少年網絡成癮[N];中國教育報;2006年
9 河南省精神病院副主任醫(yī)師 馮硯國;“網絡成癮”有哪些表現?[N];新鄉(xiāng)日報;2009年
10 王明文 張楠楠;加強網絡法治建設[N];吉林日報;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朱留華;復雜網絡上Kuramoto模型爆炸式同步相變的統計物理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4年
2 黃海昕;主導行為、網絡嵌入與子公司成長研究[D];南開大學;2013年
3 劉清華;企業(yè)網絡中關系性交易治理機制及其影響研究[D];浙江大學;2003年
4 王磊;制造網絡質量保證體系構建方法研究[D];天津大學;2006年
5 馮文娜;網絡對企業(yè)成長影響的實證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6 萬峰;網絡文化對大學生倫理道德影響的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9年
7 喻紅陽;網絡組織集成及其機制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5年
8 涂錦;B2B網絡協調模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6年
9 閆瑩;基于合作競爭的網絡組織演化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10 余紅劍;新創(chuàng)企業(yè)外部網絡關系品質、內部能力與成長績效研究[D];浙江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金香;創(chuàng)業(yè)網絡與新企業(yè)成長的關系研究[D];山東財經大學;2015年
2 汪舒;社群網絡與粉絲消費行為[D];復旦大學;2014年
3 吳迪;軍人群體人際溝通網絡及結構分析[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5年
4 周玲玲;網絡使用對個人主義和集體主義的影響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年
5 胡琴;大學生休閑無聊與感覺尋求、網絡依賴的關系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5年
6 李程;基于旅游信息的網絡社區(qū)劃分[D];陜西師范大學;2015年
7 劉杰;大學生自尊與網絡關系成癮的關系:孤獨感與社交焦慮的中介作用[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5年
8 孫海璐;嵌入視角下網絡組織治理模式與效能機制研究[D];河北工業(yè)大學;2015年
9 孫靜;我國中小企業(yè)“走出去”意愿研究[D];南開大學;2015年
10 李一凡;高中生網絡欺負行為與自尊、抑郁的關系[D];華中師范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1060682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060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