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宦游文人對臺灣原住民書寫與族群身份認(rèn)同
發(fā)布時間:2025-01-15 11:00
清朝統(tǒng)一臺灣之后,大批文人從大陸來到臺灣或宦或游,留下了豐富的與臺灣原住民相關(guān)的記錄文本;掠挝娜嗽谖谋居涗浿兴(gòu)的臺灣原住民形象在不同治理時期呈現(xiàn)出不同的特征。臺灣回歸之初,在強烈的反差之下,來自大陸的宦游文人對臺灣原住民的書寫帶有夸張的"他者"想象色彩。到了治理中后期,隨著與臺灣原住民的接觸日漸深入,宦游文人開始接納臺灣原住民,眼中臺灣原住民的形象也開始從"他者"向"自我"過渡。到了治理后期,大批臺灣原住民因漢人強占土地而面臨生存問題,引起不少宦游文人的關(guān)注與同情,對原住民的書寫已不再將其視為"他者"。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引 言
一、 “雞距番”與“蛇首番”:強烈反差下的“他者”想象
二、 “上古遺風(fēng)”:從“他者”過渡到“自我”
三、 “仁者愛人”:生存困境的現(xiàn)實關(guān)懷
結(jié) 語
本文編號:4027301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引 言
一、 “雞距番”與“蛇首番”:強烈反差下的“他者”想象
二、 “上古遺風(fēng)”:從“他者”過渡到“自我”
三、 “仁者愛人”:生存困境的現(xiàn)實關(guān)懷
結(jié) 語
本文編號:4027301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shekelunwen/zggdslw/4027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