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韩国日本在线观看免费,A级尤物一区,日韩精品一二三区无码,欧美日韩少妇色

中國古代史學的“求真”理念

發(fā)布時間:2019-06-24 11:08
【摘要】:正如實直書是中國古代史學的基本精神,而彰顯道義則是其一貫理念,"求真"與"求道"共同構(gòu)成了中國古代史學的二重屬性,所謂"求道",即是追求歷史編纂的道義原則。與"求真"之追求客觀事實之真不同,"求道"則是基于一種主觀的價值或道德判斷,它必須符合時代倫理。中國古代史學"求道"理念的產(chǎn)生,與史學認識具有主客體分離性特點分不開。歷史認識的主體(史家)要達到對于客體(客觀歷史)的認識,只能憑借史料(包括遺物遺跡等),并且要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從而最終實現(xiàn)對于客體(客觀歷史)的認識。這樣一種歷史學主體的能動認識,
[Abstract]:It is the basic spirit of the ancient Chinese history, and the moral is its consistent idea, and the "Qiu Zhen" and the "to find a way" form the double-attribute of the ancient Chinese history, so-called "to find a way", that is, the moral principle of the pursuit of history. Unlike "Qiu Zhen" 's pursuit of objective fact, the "to find a way" is based on a subjective value or moral judgment, which must be in line with the time ethics. The generation of the concept of the ancient Chinese historiography,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eparation of the subject and the object,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history of history. The subject of the history knowledge (historian) is to realize the object (objective history), can only rely on the historical materials (including the relics of the relics, etc.), and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subjective initiative, so as to finally realize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object (objective history). The active recognition of such a history subject,
【分類號】:K22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千鈞;中國古代史學家的優(yōu)良傳統(tǒng)[J];史學史研究;1985年02期

2 朱仲玉;;讀陶懋炳《中國古代史學史略》[J];史學史研究;1987年04期

3 汪長柱;;貫通融會 綱舉目張——讀《中國古代史學史略》[J];船山學報;1988年02期

4 代繼華;論古為今用對中國古代史學的兩重性影響[J];重慶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2年02期

5 許凌云;從文化視角看中國古代史學[J];齊魯學刊;1994年01期

6 方光華;中國古代史學哲學的形成、發(fā)展和特點[J];齊魯學刊;1995年06期

7 游翔;中國古代史學批評的范疇與標尺[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02期

8 白云;中國古代史學批評的發(fā)展軌跡[J];社會科學戰(zhàn)線;1998年06期

9 汪高鑫;;中國古代史學的“求道”理念[J];史學史研究;2014年01期

10 汪高鑫;;中國古代史學的“求真”理念[J];中華文化論壇;2014年04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4條

1 白云;;再論中國古代史學批評的基本范疇[A];史學批評與史學文化研究[C];2009年

2 葛志毅;;中國古代史學的精神文化傳統(tǒng)[A];史學批評與史學文化研究[C];2009年

3 周九香;;郭沫若的歷史人物論[A];郭沫若百年誕辰紀念文集[C];1992年

4 吳懷祺;;類例與通識:文獻學的方法與思維[A];歷史文獻研究(總第29輯)[C];2010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4條

1 瞿林東;發(fā)掘中國古代史學理論遺產(chǎn)[N];人民日報;2003年

2 瞿林東;永久的青春[N];光明日報;2001年

3 李旭 秦闖(書評人);中國古代史學中的歷史理論遺產(chǎn)[N];中國圖書商報;2012年

4 李隆國;史料分類法雜說[N];光明日報;2001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李安;從“真”到“通”:中國古代史學理論的體系化及其終結(jié)[D];湖南師范大學;2004年

,

本文編號:2505010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shekelunwen/zggdslw/2505010.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dac52***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