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道泉評傳
發(fā)布時間:2021-02-10 08:44
作為中國現(xiàn)代著名藏學家、語言學家和教育家,在中國現(xiàn)代學術(shù)史上,于道泉并沒有受到與之相應(yīng)的重視。在相關(guān)研究中所顯示是他的翻譯著述,而對他的翻譯研究沒有深入,并且翻譯作品也僅僅是他學術(shù)人生中的一部分。在中國現(xiàn)代著名學者家族之中,論名氣他不如趙元任、李方桂、羅常培、王靜如、蕭乾等學者,但他的成就則不亞于以上一類學者。形成目前的這樣形態(tài)是人們對他的人生歷程及其作品了解的局限,以及對中國藏學的關(guān)注力度不足所致。目前,有關(guān)于道泉的研究者不多,在中國國內(nèi)關(guān)注他的還遠遠不及國外,比如日本關(guān)注得早。于道泉1992年仙逝至今已有二十五個春秋,在此期間,除了 2001年王堯的一部概述于道泉生平和整理其相關(guān)著述外,至今沒有一部較完整論述于道泉的生平和學術(shù)的論著。本論文力圖在史料上為后來研究者所提供詳實的研究基礎(chǔ)和事實依據(jù),并注重于道泉生平的系統(tǒng)考述,證實他為構(gòu)筑中國藏學而奮斗的歷程。另外,我們著重于著述的系統(tǒng)考析,力圖在著述的分析中彰顯于道泉的學術(shù)思想和理論方法,以便于探討于道泉及其著述在中國現(xiàn)代學術(shù)史上應(yīng)有的歷史意義和歷史地位。于道泉來自于中華文明起源地之一的齊魯大地,是國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的后起之...
【文章來源】:陜西師范大學陜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275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論文選題的理由及意義
二、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
三、論文寫作相關(guān)問題
上篇 生平考述
第一章 青少年時代
引言
第一節(jié) 少年時代
第二節(jié) 青年時代
第二章 北平求學十一載
第一節(jié) 濟南際遇泰戈爾
第二節(jié) 北京大學獲新生
一、師從鋼和泰
二、進步新青年
第三節(jié) 北平北海圖書館
第四節(jié) 國立中央研究院
第三章 歐陸留學十六載
第一節(jié) 法國(1934-1935)
第二節(jié) 德國(1936-1937)
第三節(jié) 英國(1938-1949)
第四章 教書育人四十三年
第一節(jié) 北京大學(1949-1951)
第二節(jié) 中央民族學院(1951-1992)
下篇 中國現(xiàn)代學術(shù)貢獻
第五章 于道泉中國藏學之夢
第一節(jié) 北京孕夢
第二節(jié) 歐洲尋夢
第三節(jié) 新中國筑夢
一、組建中國藏學機構(gòu)
二、培養(yǎng)藏學人才
本章小結(jié)
第六章 與國內(nèi)外學術(shù)界交往
第一節(jié) 默默的奉獻者和良師益友
一、默默的奉獻者
二、良師益友
第二節(jié) 與中國學術(shù)界交往
一、于道泉與陳寅恪
二、于道泉與傅斯年
三、于道泉與趙元任
四、于道泉與許地山
第三節(jié) 與國外學術(shù)界交往
一、于道泉與巴考
二、于道泉與拉露
三、于道泉與西門·華德
本章小結(jié)
第七章 中國藏學研究及貢獻
第一節(jié) 中國藏學研究
一、中國藏學厘定
二、中國藏學研究與貢獻的評述
第二節(jié) 佛教研究
一、縱向研究
二、橫向研究
三、移離佛教的原因
本章小結(jié)
第八章 語言學研究與貢獻
第一節(jié) 語言學研究
一、語言學研究分期評述
二、語言學研究實踐評析:以《藏文數(shù)碼代字》為例
三、語言觀
本節(jié)小結(jié)
第二節(jié) 翻譯學研究
一、翻譯研究分期評述
二、翻譯研究實踐評析:以《第六代達賴喇嘛倉洋嘉錯情歌》為例
三、翻譯觀
第三節(jié) 詞典學研究
一、詞典學研究的緣起
二、詞典學研究實踐評析:以《(?)藏漢對照拉薩口語詞典》為例
本章小結(jié)
結(jié)論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于道泉本《倉洋嘉錯情歌》的注釋方法及學術(shù)意義[J]. 白林海. 西藏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7(01)
[2]論藏族形成跨界民族之成因[J]. 白林海. 貴州民族研究. 2014(08)
[3]一輪皎潔月,一片菩提心——淺析倉央嘉措詩歌中的“月亮”意象[J]. 李芳. 蘭州教育學院學報. 2014(08)
[4]十七年間(1949—1966)倉央嘉措詩歌在漢語文化圈中的譯介[J]. 榮立宇. 燕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4(02)
[5]一部書作勾起的一段歷史——倉央嘉措的坎坷[J]. 蘇裕民. 檔案. 2014(04)
[6]人間之神:不負如來不負卿——倉央嘉措的佛性與詩心[J]. 郭英. 長春教育學院學報. 2014(02)
[7]倉央嘉措情歌中的意象世界[J]. 次仁旺久. 大眾文藝. 2013(20)
[8]大眾文化視域下的“倉央嘉措熱”[J]. 金石,脫慧潔. 青年記者. 2013(20)
[9]百年來的吐蕃音義及藏族族源研究[J]. 王啟龍. 西藏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3(04)
[10]一滴凈水,留人間幾度春——論倉央嘉措情歌的民間效應(yīng)[J]. 顏早霞. 現(xiàn)代婦女(下旬). 2013(06)
博士論文
[1]策妄阿喇布坦統(tǒng)治時期的準噶爾汗國史研究(1689-1727)[D]. 包青松.內(nèi)蒙古大學 2011
[2]任乃強的西南圖景[D]. 徐振燕.中央民族大學 2011
[3]法尊法師研究[D]. 方蘭.中央民族大學 2009
[4]駱賓基評傳[D]. 于立影.東北師范大學 2006
[5]抗戰(zhàn)以前中國基督教大學及其學生生活研究[D]. 孫崇文.華東師范大學 2005
碩士論文
[1]法國學者瑪塞爾·拉露生平及其學術(shù)考論[D]. 牛海洋.陜西師范大學 2016
[2]西藏民歌探微[D]. 董娟.陜西師范大學 2011
[3]《倉央嘉措道歌》版本研究[D]. 拉毛措.青海師范大學 2011
[4]藏族詩人倉央嘉措情歌研究[D]. 栗軍.陜西師范大學 2010
[5]論倉央嘉措的情歌[D]. 尕瑪措.西南大學 2010
[6]根敦群培哲學思想研究[D]. 劉濤.西藏民族學院 2009
本文編號:3027104
【文章來源】:陜西師范大學陜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275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論文選題的理由及意義
二、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
三、論文寫作相關(guān)問題
上篇 生平考述
第一章 青少年時代
引言
第一節(jié) 少年時代
第二節(jié) 青年時代
第二章 北平求學十一載
第一節(jié) 濟南際遇泰戈爾
第二節(jié) 北京大學獲新生
一、師從鋼和泰
二、進步新青年
第三節(jié) 北平北海圖書館
第四節(jié) 國立中央研究院
第三章 歐陸留學十六載
第一節(jié) 法國(1934-1935)
第二節(jié) 德國(1936-1937)
第三節(jié) 英國(1938-1949)
第四章 教書育人四十三年
第一節(jié) 北京大學(1949-1951)
第二節(jié) 中央民族學院(1951-1992)
下篇 中國現(xiàn)代學術(shù)貢獻
第五章 于道泉中國藏學之夢
第一節(jié) 北京孕夢
第二節(jié) 歐洲尋夢
第三節(jié) 新中國筑夢
一、組建中國藏學機構(gòu)
二、培養(yǎng)藏學人才
本章小結(jié)
第六章 與國內(nèi)外學術(shù)界交往
第一節(jié) 默默的奉獻者和良師益友
一、默默的奉獻者
二、良師益友
第二節(jié) 與中國學術(shù)界交往
一、于道泉與陳寅恪
二、于道泉與傅斯年
三、于道泉與趙元任
四、于道泉與許地山
第三節(jié) 與國外學術(shù)界交往
一、于道泉與巴考
二、于道泉與拉露
三、于道泉與西門·華德
本章小結(jié)
第七章 中國藏學研究及貢獻
第一節(jié) 中國藏學研究
一、中國藏學厘定
二、中國藏學研究與貢獻的評述
第二節(jié) 佛教研究
一、縱向研究
二、橫向研究
三、移離佛教的原因
本章小結(jié)
第八章 語言學研究與貢獻
第一節(jié) 語言學研究
一、語言學研究分期評述
二、語言學研究實踐評析:以《藏文數(shù)碼代字》為例
三、語言觀
本節(jié)小結(jié)
第二節(jié) 翻譯學研究
一、翻譯研究分期評述
二、翻譯研究實踐評析:以《第六代達賴喇嘛倉洋嘉錯情歌》為例
三、翻譯觀
第三節(jié) 詞典學研究
一、詞典學研究的緣起
二、詞典學研究實踐評析:以《(?)藏漢對照拉薩口語詞典》為例
本章小結(jié)
結(jié)論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于道泉本《倉洋嘉錯情歌》的注釋方法及學術(shù)意義[J]. 白林海. 西藏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7(01)
[2]論藏族形成跨界民族之成因[J]. 白林海. 貴州民族研究. 2014(08)
[3]一輪皎潔月,一片菩提心——淺析倉央嘉措詩歌中的“月亮”意象[J]. 李芳. 蘭州教育學院學報. 2014(08)
[4]十七年間(1949—1966)倉央嘉措詩歌在漢語文化圈中的譯介[J]. 榮立宇. 燕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4(02)
[5]一部書作勾起的一段歷史——倉央嘉措的坎坷[J]. 蘇裕民. 檔案. 2014(04)
[6]人間之神:不負如來不負卿——倉央嘉措的佛性與詩心[J]. 郭英. 長春教育學院學報. 2014(02)
[7]倉央嘉措情歌中的意象世界[J]. 次仁旺久. 大眾文藝. 2013(20)
[8]大眾文化視域下的“倉央嘉措熱”[J]. 金石,脫慧潔. 青年記者. 2013(20)
[9]百年來的吐蕃音義及藏族族源研究[J]. 王啟龍. 西藏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3(04)
[10]一滴凈水,留人間幾度春——論倉央嘉措情歌的民間效應(yīng)[J]. 顏早霞. 現(xiàn)代婦女(下旬). 2013(06)
博士論文
[1]策妄阿喇布坦統(tǒng)治時期的準噶爾汗國史研究(1689-1727)[D]. 包青松.內(nèi)蒙古大學 2011
[2]任乃強的西南圖景[D]. 徐振燕.中央民族大學 2011
[3]法尊法師研究[D]. 方蘭.中央民族大學 2009
[4]駱賓基評傳[D]. 于立影.東北師范大學 2006
[5]抗戰(zhàn)以前中國基督教大學及其學生生活研究[D]. 孫崇文.華東師范大學 2005
碩士論文
[1]法國學者瑪塞爾·拉露生平及其學術(shù)考論[D]. 牛海洋.陜西師范大學 2016
[2]西藏民歌探微[D]. 董娟.陜西師范大學 2011
[3]《倉央嘉措道歌》版本研究[D]. 拉毛措.青海師范大學 2011
[4]藏族詩人倉央嘉措情歌研究[D]. 栗軍.陜西師范大學 2010
[5]論倉央嘉措的情歌[D]. 尕瑪措.西南大學 2010
[6]根敦群培哲學思想研究[D]. 劉濤.西藏民族學院 2009
本文編號:3027104
本文鏈接:http://lk138.cn/shekelunwen/rwzj/3027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