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誥和鄉(xiāng)人的《游坑西董府邴太夫人墓》
發(fā)布時間:2016-10-16 09:00
本文關鍵詞:清中期書畫家董邦達、董誥父子書法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2016年5月的一天,我路過體育館,在路邊的報刊欄看到前一天的《富陽日報》,上面有一篇題為《百年前的富陽文藝青年究竟是如何“文藝”?》的文章,文章的線索是由富春第二小學的邵老師提供的,“我在整理自家老房子時,翻出了一疊古書,其中有幾本手抄本特別引人注意,里面有幾首反映富春江、富陽農村的詩歌。邵老師的老家位于銀湖街道杜墓村。前段時間,她在整理老房子時,無意間翻出了一堆古書。”
瀏覽文章時,我看到其中有“半農子”賦詩《游坑西董府邴太夫墓》的記載,“坑西董府邴太夫”不就是大學士董誥的生母邴夫人嗎?既然和董誥有關,看來可以挖掘一下。
我當即聯(lián)系在二小工作的李同學,要她幫助牽線搭橋聯(lián)系一下邵老師。經(jīng)李同學聯(lián)系,我與邵老師電話進行了簡短溝通,然后將邵老師加為微信好友。微信中,邵老師說古書的原稿還在記者那里,他允諾拿到原稿后,會將相關照片發(fā)給我。
過了幾天,我收到了邵老師發(fā)來的有《游坑西董府邴太夫墓》詩文這一頁的照片。
游坑西董府邴太夫墓
半農子
夫謚恭公子恪公,侯門懿范著朝中。
君王御送還鄉(xiāng)里,宰相親扶出府中。
幾道鳳旌分左右,兩行虎旅列西東。
只今剩有一抔在,,滿目凄涼蔓草籠。
除去“半農子”寫的《游坑西董府邴太夫墓》,還有“九成子”寫的《戲贈新婚友人》。按我分析,“九成子”、“半農子”等應該是富陽本地人士,或是對富陽非常熟悉的鄉(xiāng)間文人,其中數(shù)人不但生活于同一年代,甚至可能還是好友,且常常交流,以詩會友。
詩句中的部分詞語解釋為:“懿范”:美好的風范、品德,王勃《滕王閣序》有“宇文新州之懿范”;“鳳旌、虎旅”:指旗幟;“一抔(póu)”,意為一捧黃土,借指墳墓,出處《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假令愚民取長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蔓草”,是一種蔓生的草,蔓即蔓生植物的枝莖,由于它滋長延伸、蔓蔓不斷,因此人們寄予它有茂盛、長久的吉祥寓意。“籠”,籠罩,如民國十六年版《臨榆縣志》中《古石門八景》就有“敗瓦頹垣蔓草籠,石門西畔藥王宮”。
不知是筆誤還是其它原因,仔細品讀和推敲,我發(fā)現(xiàn)這首詩中有多處錯誤和瑕疵。
首先,詩名《游坑西董府邴太夫墓》有紕漏。據(jù)《清中期書畫家董邦達、董誥父子書法研究》一文記載,“雍正八年(1730),董邦達時年35歲。約是年前后,董邦達得勵府婢女邴氏,即后之側室夫人。乾隆四年(1739),董邦達元配華氏夫人卒,旋,董邦達以中饋無人,知邴氏賢,聘主內政。邴氏時年十九。乾隆五年(1740)三月廿七日(4月23日),董誥生!庇纱丝芍,邴夫人是董誥的生母,生董誥時,董邦達45歲,邴氏20歲。
到了乾隆三十六年(1771),“十一月,因董誥官中允,邴太夫人誥封太宜人”,再到了乾隆四十二年(1777),“五月,因董誥官侍郎,邴太夫人誥封一品太夫人”。然后,又到了嘉慶二年(1797)二月二十七日,邴太夫人卒,享年77歲,董誥時年58歲,“董誥扶柩南歸,居鄉(xiāng)守制,葬母于四仙山”。
日歷翻到了2008年9月,《富陽日報》有《富陽首現(xiàn)一品誥命墓碑,通向墓地石階有百余級》的介紹,起因是在富陽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的背景下,文物館人員在高橋鎮(zhèn)坑西村發(fā)現(xiàn)了一塊墓碑,墓碑為青石板,大約兩尺寬,兩米長,當中清晰地豎刻著“皇清誥封一品太夫人顯妣邴太夫人之墓”幾個碗口般大小的字,石碑右下方刻著“大清嘉靖年間”字樣!耙黄诽蛉恕薄ⅰ摆蛉恕、“大清嘉靖年”等信息關聯(lián)起來,“董誥母親的墓就在高橋坑西村”的說法有了更加充足的物證。待有機會,去坑西祭拜一下邴太夫人墓。
綜合以上信息,詩名《游坑西董府邴太夫墓》其中的“邴太夫墓”,我認為少了一個“人”字,應該為“邴太夫人墓”!摆蚰埂焙汀摆蛉四埂钡囊馑疾煌。
其次,詩中將董邦達、董誥父子的謚號弄反了。謚號,是指古代帝王、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據(jù)他們的生平行為給予一種稱號以褒貶善惡。謚法制度有兩個要點:一是謚號要符合死者的為人,二是謚號在死后由別人評定并授予。君主的謚號由禮官確定,由即位皇帝宣布,大臣的謚號是朝廷賜予的。謚號帶有評判性,相當于蓋棺定論。根據(jù)記載,董邦達(1699---1769),賜謚文恪,董誥(1740-1818),賜謚文恭。詩句中“夫謚恭公子恪公”就屬于明顯有錯誤,正確的應該為“夫謚恪公子恭公”。
再則,詩句中文字有瑕疵!胺蛑u恭公子恪公,侯門懿范著朝中;君王御送還鄉(xiāng)里,宰相親扶出府中”,兩句的結尾都用到了“中”字,文字重復,這是詩文的大忌,影響了詩文的質量。是否可以在淡化平仄的背景下,將“侯門懿范著朝中”改為“侯門懿范權位重”。
至此,“半農子”描寫董誥生母邴太夫人的詩可以修改為:
游坑西董府邴太夫人墓
半農子
夫謚恪公子恭公,侯門懿范權位重。
君王御送還鄉(xiāng)里,宰相親扶出府中。
幾道鳳旌分左右,兩行虎旅列西東。
只今剩有一抔在,滿目凄涼蔓草籠。
全詩寫物抒情、敘景感懷,從描述邴太夫人的丈夫、兒子出類拔萃、位列重臣,到邴太夫人出喪的高規(guī)格和大氣勢,最后歸結到一切榮華富貴,歷經(jīng)風吹雨打,終究滿目凄涼。
這就是無法回避的輪回人生!
2016年9月11日
樓主發(fā)言:1次 發(fā)圖:0張 | 更多
| | 樓主
本文關鍵詞:清中期書畫家董邦達、董誥父子書法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41408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shekelunwen/rwzj/141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