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兩漢黃河流域粟與小麥地位變化研究
【學位單位】:河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5
【中圖分類】:K878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選題背景與意義
(二)研究現(xiàn)狀綜述
(三)基本思路與主要研究內容
(四)研究難點與主要創(chuàng)新點
一、古代黃河流域的主要糧食作物
(一)稻
(二)粟、稷
(三)黍
(四)小麥
(五)菽
二、粟與小麥地位的變化
(一)史前時期粟的起源及主要考古發(fā)現(xiàn)
(二)小麥的起源及史前時期的主要考古發(fā)現(xiàn)
(三)夏商周時期粟、小麥的主要考古發(fā)現(xiàn)與文獻記載
(四)秦漢時期小麥地位的明顯上升
三、粟與小麥地位變化的原因分析
(一)黃河流域的自然環(huán)境對粟、麥的影響
(二)食用方式的變化及人們對面食的喜好
(三)糧食加工技術上的進步
(四)種植技術進步的影響
(五)灌溉水利工程的興建
(六)小麥畝產量的提高與漢代政府對小麥種植推廣的重視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成昌文;;西藏原始文化同黃河流域的密切聯(lián)系[J];歷史教學;1979年11期
2 高詩敏;;黃河流域各族人民的大融合[J];歷史教學;1981年01期
3 黃其煦;;黃河流域新石器時代農耕文化中的作物——關于農業(yè)起源問題的探索(三)[J];農業(yè)考古;1983年02期
4 郭聲波;歷代黃河流域鐵冶點的地理布局及其演變[J];陜西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4年03期
5 ;解放后黃河流域的水利建設[J];江蘇教育;1957年03期
6 王劍麗;黃河流域的藝術[J];美與時代;2003年11期
7 張光斗;;黃河流域開發(fā)規(guī)劃的基本原則[J];人民水利;1951年02期
8 張保升;黃河流域的重要以及黃河的為害和治理[J];西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78年02期
9 杜君政;;唐末五代黃河水患及其影響[J];青海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79年01期
10 田世英;;黃河流域古湖鉤沉[J];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2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楊永坤;黃河流域農業(yè)立體污染綜合防治模式研究[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10年
2 邵曉梅;黃河流域節(jié)水農業(yè)關鍵問題的區(qū)域特征研究[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05年
3 馬瑞江;從多元到一體的動因與機制[D];天津師范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蘆寧;先秦兩漢黃河流域粟與小麥地位變化研究[D];河南大學;2015年
2 石紅波;黃河流域水利突發(fā)公共事件應急管理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3 李文鳳;基于組件式GIS的黃河流域基礎數(shù)據(jù)管理信息系統(tǒng)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8年
4 方宏陽;黃河流域多時空尺度干旱演變規(guī)律研究[D];河北工程大學;2014年
5 馬廣慧;黃河流域水資源開發(fā)利用對水文循環(huán)及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研究[D];河海大學;2007年
6 彭少明;黃河流域水資源調控方案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04年
7 路璐;修正的帕爾默干旱指數(shù)在黃河流域的應用[D];遼寧師范大學;2013年
8 聶榮;陜西省黃河流域取水權初始分配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8年
9 張正蘋;甘肅黃河流域水資源優(yōu)化配置研究[D];甘肅農業(yè)大學;2013年
10 劉振坤;網絡治理理論視角下黃河流域水污染治理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2866207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shekelunwen/kgx/2866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