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韩国日本在线观看免费,A级尤物一区,日韩精品一二三区无码,欧美日韩少妇色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考古論文 >

清華簡與《尚書》、《逸周書》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6-10-09 13:35

  本文關鍵詞:清華簡與《尚書》、《逸周書》的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清華簡與《尚書》、《逸周書》的研究

清華大學藏戰(zhàn)國竹簡中,有《尚書》、《逸周書》和佚書20多篇,其中清華簡《金縢》能和伏生所傳今文《尚書》直接聯(lián)系。從清華簡來看,現(xiàn)在不能證明,也不能反對孔子編百篇《尚書》之說。但是清華簡足以說明東晉以后的古文《尚書》沒有歷史根據。清華簡中,《尹誥》、《尹至》篇有很多的用詞和語法同今文《尚書》中的《夏書》和《商書》是一樣的。清華簡里沒有《尚書》和《逸周書》的差

21 0 1年第 2期總 12期 4

史學史研究 J OURN F HI T R1 GRA HY AL 0 S O 0 P

No 2, 01 . 2 1 S ra . 4 e ilNo 1 2

清華簡與《尚書》《、逸周書》的研究 李學勤 (清華大學歷史系,北京 1 0 8 ) 0 0 4

[摘要】清華大學藏戰(zhàn)國竹簡中,尚書》《有《、逸周書》佚書 2和 0多篇,中清華簡其 《金滕》能和伏生所傳今文《書》尚直接聯(lián)系。從清華簡來看,現(xiàn)在不能證明,不能反對也 孔子編百篇《尚書》說。但是清華簡足以說明東晉以后的古文《書》有歷史根據。之尚沒

清華簡中,尹誥》《《、尹至》有很多的用詞和語法同今文《篇尚書》中的《書》《書》夏和商是 一

樣的。清華簡里沒有《尚書》《和逸周書》差別,的因此我們對《逸周書》面若干篇書里 【關鍵詞]清華簡尚書逸周書 [中圖分類號】K 9 [ 0 2文獻標識碼] [章編號】 0 25 3 (0 1 0 -140 A文 1 0 -3 2 2 1 )20 0 -6

的估價,應該提高。還

清華大學藏戰(zhàn)國竹簡對于古史研究有重要意義,F(xiàn)在我們初步估計全部清華簡有 6 4篇或更

多一些書,內容和《》《》《》《》《》《秋》有一些關系,,與《的關系更重要。詩、書、禮、樂、易、春都但書》 按照后世的分類,一種是真正的《尚書》見于在今天傳世的《,尚書》,或者由其標題或內容可以推定是《尚書》;二種是不在《書》,是見于傳世的《周書》;有一些,我們從來不知道的第尚可逸的還是 的,可是從其體裁來看是和《尚書》《周書》一類的。這三部分總共有 2、逸是 O多篇,清華簡的主是要內容。此外還有關于歷史方面的材料,如清華簡第 2冊整理報告的內容,《是系年》原無標題,。

但其體例比較接近于西晉時發(fā)現(xiàn)的《書紀年》有些文句和傳世的《書紀年》常相近甚至相竹,竹非 同,故定其名為《系年》將于 2 1, 0 1年出版。 14 9 2年長沙子彈庫出土了戰(zhàn)國帛書,9 1年至 15 15 9 4年陸續(xù)在長沙發(fā)現(xiàn)了五里牌、天湖、仰楊家灣的戰(zhàn)國竹簡,這些竹簡還都不是嚴格意義的書。真正發(fā)現(xiàn)戰(zhàn)

國時代的竹書,但那是 1 5 9 6年在河南信陽長臺關一號墓。可惜竹簡殘斷過甚,現(xiàn)在沒有辦法拼起來。當時我認為是儒家的作品,現(xiàn) 在還有人這么看,過現(xiàn)在有比較明確的證據證明這些竹簡是墨家的作品。此后湖南慈利石板村不

也出土了竹書,但是多數(shù)殘碎。真正重要的是郭店、上海博物館、清華這三批竹簡。與前兩批竹簡偏重于儒家、家著作等思想性、學性的內容不同,道哲清華簡的內容主要是經史類的,而且主要是和 歷史有關的。我們可以看到,批隨葬的竹簡,映了墓主的思想和學術傾向。銀雀山一號墓就都一反

是兵書,我們可以想見墓主人一定是軍事家。郭店墓的主人按我的意見是“東宮之師”,教太子是 0 2[稿日期】 2011_2- 6收

[基金項目】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土簡帛與古史再建”項目號:9Z 0 4、家科技部科技支 出 ( 0 J D 0 2)國撐計劃項目“代簡牘保護與整理研究”項目號:0 0 A 6 B 4和清華大學自主科研項目“華簡的文獻古 ( 2 1B K 7 1 )清學、文字學研究”古。

[者簡介】李學勤,作 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究方向為先秦史。研 14 0

Word文檔免費下載:清華簡與《尚書》、《逸周書》的研究 (共1頁,當前第1頁)

清華簡與《尚書》、《逸周書》的研究的相關文檔搜索


  本文關鍵詞:清華簡與《尚書》、《逸周書》的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34875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shekelunwen/kgx/134875.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d1691***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