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公共空間中的愛國主義新特征與新趨向
本文選題:網絡公共空間 切入點:愛國主義 出處:《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17年03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近代民族國家的產生使愛國主義具有了新的內涵,同時又對民族國家的建立和認同產生了重大影響。隨著互聯(lián)網技術的發(fā)展,尤其是在網絡公共空間中,愛國主義呈現(xiàn)出在組織結構上去精英化、運作模式上網上網下聯(lián)動、情感表達上由非理性向理性轉變、表現(xiàn)形式上日趨娛樂化等新的特征和趨向。這些新特征、新趨向對引導網絡愛國主義提出新要求。需要把加強教育、提高網民素質與加強網絡立法、凈化網絡環(huán)境相結合,既要防止極端民族主義、民粹主義,又要防止歷史虛無主義,引導網絡愛國主義有序、健康發(fā)展。
[Abstract]:The emergence of modern nation-state makes patriotism have a new connotation, and at the same time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establishment and identification of nation-stat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especially in the public space of network, Patriotism presents some new features and trends in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such as deliciousness in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linkage between the Internet and the Internet in the mode of operati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emotional expression from irrationality to rationality, and the increasing entertainment in the form of expression. These new features, The new trend puts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guiding network patriotism. It is necessary to combine strengthening educatio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Internet users, strengthening network legislation, and purifying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to prevent extreme nationalism, populism, and historical nihilism. Guide network patriotism orderly and develop healthily.
【作者單位】: 華東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基層民眾對鄉(xiāng)鎮(zhèn)干部認同的差異與取向研究”(15BZZ033)的階段性成果 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科研團隊擇優(yōu)支持計劃 上海市示范馬克思主義學院項目資助
【分類號】:D647;D669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北方;;財富越多,公共空間越重要——清華大學哲學系主任萬俊人訪談[J];南風窗;2007年20期
2 陳林;重塑“和而不同”的公共空間[J];南風窗;2002年01期
3 ;讀者[J];南風窗;2008年04期
4 李育全;馬雁;;公共空間下的地方政治秩序——兼評《街頭文化:成都公共空間、下層民眾與地方政治,1870~1930》[J];云南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6期
5 王殿璽;;試論城市地下公共空間的反恐問題[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12年01期
6 白雪;饒夢溪;;小區(qū)公共空間收益豈能不明不白[J];百姓生活;2012年12期
7 葉蒙荻;;網絡公共空間在我國民主政治建設中的作用[J];中國出版;2010年16期
8 ;公共空間“有話好好說”[J];領導科學;2013年25期
9 笑蜀;;中國公共空間的生長點[J];學習博覽;2008年04期
10 解放;;老人更需要公共空間[J];山西老年;2011年1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劉中起;;樓道自治:社區(qū)公共空間構筑與基層社會的整合——基于上海市G社區(qū)的案例研究[A];國家治理:民主法治與公平正義——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十屆學術年會文集(2012年度)政治·法律·社會學科卷[C];201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吳琦幸;公共空間的“牛”為何騎不得[N];東方早報;2007年
2 記者 王湘江 白潔;我代表呼吁就全球公共空間開展預防性外交[N];人民日報;2010年
3 本報記者 王春霞;加強公共空間安全建設,,有效保障女性自由出行[N];中國婦女報;2014年
4 佟吉清;給女性一個免于恐懼的公共空間[N];中國婦女報;2014年
5 張文明;糾結中的公共空間難題[N];團結報;2014年
6 Mohamed Elshahed 翻譯 張e
本文編號:1568432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shekelunwen/guojiguanxi/1568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