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酒酵母中Snf7參與細胞自噬作用機制的初步探究
【學位單位】:華中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9
【中圖分類】:Q25
【部分圖文】:
圖 1.1 細胞自噬相關過程示意圖[14]非選擇性自噬可以分為 6 個過程:(1)誘導;(3)成核;(4)擴大與成熟;(6)融合;(7)破裂;(8)釋放。選擇性自噬相對增加了(2)底物識別和包裹。(5)自噬體與液泡融合之后,多數(shù)自噬相關蛋白會回收利用,進行下一輪的自噬過程。圖中 Cvt 途徑和過氧化物酶體自噬是兩種典型的選擇性自噬。Amphisome 途徑主要在哺乳動物細胞中發(fā)揮作用,其余途徑以在酵母細胞的發(fā)生過程為例呈現(xiàn)。微自噬將需要降解的物質直接通過膜的內陷作用運輸至液泡(酵母和植物中)完成降解[15, 16]。在黑腹果蠅和哺乳動物細胞中,晚期胞內體的形成過程也涉及到類似的機制,隨后發(fā)現(xiàn)在酵母中也存在相同的過程,一般稱之為胞內體微自噬(endosomal microautophagy)[17, 18]。在酵母體內,微自噬參與了多種底物的降解過程,包括過氧化物酶體[16]、部分細胞核[19]、受損的線粒體[20]和脂肪滴[21];在植物中,微自噬還介導了花青素的降解[22]。一些酵母的微自噬過程同樣需要巨自噬過程的關鍵蛋白參與,如 Atg7、Atg8 以及 Atg9 等[23]。不同的是,胞內體微自噬過程則依賴
和 PAS 存在一定的聯(lián)系,給這些蛋白加上熒光標一部分外,還能觀察到類似早期液泡的光斑,即 有和成熟的自噬體保持聯(lián)系,這方面的例外主要tg8(Atg8 也通過底物識別在確定自噬的特異性方面成為定位 PAS 和追蹤自噬過程的良好標記。大多數(shù) PAS 上的組裝具有明顯的層次性[47]。在正常生長 的似乎是支架蛋白 Atg11,Atg11 隨后招募 Atg1 生,Atg17-Atg31-Atg29亞復合物會取代Atg11在P,Atg9 也會被招募至 PAS[50]。緊接著,Ptd6 結合復合物以及之后的 Atg8-磷脂乙醇胺(PE) PAS 是一個瞬間的結構,Atg 蛋白的定位也是動自噬體形成后,大部分 Atg 蛋白會從自噬體上解
華 中 科 技 大 學 碩 士 學 位 論 文典型的自噬發(fā)生過程包括自噬泡的誘導(induction)、成核(nucleation)、擴大(expansion)、成熟(completion)形成自噬體,自噬體和溶酶體或液泡融合(fusion)以及最后的降解過程[52](圖 1.3)。從起始到成核,會形成初級的雙層膜隔離區(qū)域,即自噬泡[53]。接下來,自噬泡開始擴大至成熟階段。自噬泡是一種圓盤結構,會擴張、聚集成杯狀結構,并最終封閉,包裹其周圍的底物,不同來源的膜促進了自噬泡的形成[40, 54, 55]。存在不同的調控機制來決定擴大過程是否具有選擇性。參與這一過程的關鍵組分包括兩個類泛素蛋白的結合系統(tǒng)[56]。這兩個系統(tǒng)利用了類泛素蛋白Atg12(以及調控其類泛素化的酶類 Atg5、Atg7、Atg10 和 Atg16)和 Atg8(以及調控其類泛素化的酶類 Atg3、Atg4 和 Atg7)[51, 57]。擴大過程還涉及到 Atg9-vesicles循環(huán)系統(tǒng)。Atg9 是 Atg 蛋白中唯一的穿膜蛋白,它往返于 PAS 和其他細胞結構,攜帶或指引膜組織參與到自噬泡的擴大過程[50]。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思茂;周越菡;;細胞自噬與癌癥關系的研究進展[J];科技視界;2018年35期
2 劉愛玲;呂紅;錢家鳴;;細胞自噬和衰老及衰老相關疾病[J];現(xiàn)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19年04期
3 李楓;袁永旭;;國內外細胞自噬研究相關主題分析[J];醫(yī)學信息學雜志;2019年09期
4 路帆;劉萬林;;細胞自噬在激素性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作用[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7年92期
5 趙書毅;;細胞自噬機制,不可或缺的細胞質量控制系統(tǒng)——2016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解讀[J];中學生物學;2016年11期
6 吳勁松;;細胞自噬摭談[J];生物學教學;2017年04期
7 蘇杜林;王健;;對2016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的解讀與討論[J];中學生物教學;2017年07期
8 韓翠翠;;細胞自噬及相關試題分析[J];中學生物教學;2017年09期
9 奇云;;細胞自噬機制研究緣何摘得諾獎?——2016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解讀[J];生命世界;2016年12期
10 王海杰;譚玉珍;;細胞自噬機制開啟疾病治療新途徑[J];解剖學報;2017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胡利莎;消退素D1對小膠質細胞自噬的影響及機制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9年
2 王鵬;胡桃楸中活性成分胡桃醌誘導肝癌細胞自噬和凋亡的分子機制研究[D];東北林業(yè)大學;2019年
3 范慶;細胞自噬通過上調MCT1表達和Wnt/β-catenin信號通路促進肝癌細胞轉移以及糖酵解實驗研究[D];中國醫(yī)科大學;2019年
4 陳伽;腸易激綜合征患者抗HuD抗體陽性血清對神經細胞自噬的影響[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9年
5 陳源漢;氨基酸缺失及吲哚胺2,3-雙加氧酶/色氨酸途徑影響足細胞自噬的效應及機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9年
6 康成容;PI3K/Akt/mTOR介導的細胞自噬在鉭顆粒促成骨細胞增殖中的作用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8年
7 馬梅生;人源PI3KC3復合物結構及其膜結合特征的研究[D];清華大學;2017年
8 苗超峰;Foxd3在肝細胞癌發(fā)生發(fā)展中的作用研究[D];鄭州大學;2017年
9 王荔娜;HBO1乙;笍秃象w參與調控線粒體功能以及細胞自噬的分子機制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6年
10 朱赟;MSCs調控STAT3影響肝內膽管上皮細胞自噬通量治療原發(fā)性膽汁性肝硬化的機制研究[D];南京醫(yī)科大學;201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黃凱;基于細胞自噬探討活血定眩膠囊含藥血清對bEnd.3細胞缺氧損傷的影響[D];甘肅中醫(yī)藥大學;2019年
2 潘州浩;釀酒酵母中Snf7參與細胞自噬作用機制的初步探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9年
3 孫越;骨髓間充質干細胞治療對椎間盤退變的影響及機制[D];內蒙古醫(yī)科大學;2019年
4 侯紅燕;活血定眩膠囊含藥血清對ODG環(huán)境下bEnd.3細胞自噬及相關蛋白表達的影響[D];甘肅中醫(yī)藥大學;2019年
5 李尋亞;硫化氫對硫酸鈹誘導16HBE細胞自噬的影響及其調控機制研究[D];南華大學;2019年
6 顏培正;基于細胞自噬與肺氣虛相關性益氣化飲法干預哮喘寒飲蘊肺證大鼠機制研究[D];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18年
7 廖夢君;姜黃素對非酒精性脂肪肝細胞自噬的影響[D];南華大學;2019年
8 楊森;細胞自噬與漢灘病毒感染的相互作用[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9年
9 彭平;ATG3通過誘導人胃癌SGC-7901細胞自噬抵抗紫杉醇的抗腫瘤作用[D];南華大學;2019年
10 鄭子龍;亮氨酸調節(jié)細胞自噬的翻譯后修飾調控機理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8年
本文編號:2892932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projectlw/swxlw/2892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