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扁鰍活性物質的研究
【學位單位】:浙江海洋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5
【中圖分類】:R282.74;S917.4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1 引言
1.1.1 扁鰍形態(tài)
1.1.2 扁鰍生活習性
1.2 扁鰍價值
1.2.1 扁鰍營養(yǎng)成分分析
1.2.2 扁鰍藥用價值
1.3 扁鰍活性物質介紹
1.3.1 抗菌肽
1.3.2 超氧化物歧化酶
1.3.3 ;撬
1.3.4 多糖
1.4 扁鰍多糖研究進展
1.5 扁鰍抗菌肽研究進展
1.5.1 生物活性肽的研究進展
1.5.2 抗氧化肽的研究進展
1.5.3 抗菌肽種類
1.5.4 抗菌肽作用機理
1.6 本論文研究目的和主要內容
第二章 扁鰍常規(guī)理化組成
2.1 引言
2.2 材料與方法
2.2.1 材料
2.2.2 主要試劑
2.2.3 主要儀器
2.2.4 測定方法
2.3 結果與討論
2.3.1 含肉率討論
2.3.2 扁鰍的基本成分測定
2.3.3 扁鰍蛋白氨基酸組成成分
2.3.4 扁鰍蛋白營養(yǎng)價值評價
第三章 扁鰍黏液多糖活性研究
3.1 扁鰍多糖研究概述
3.2 材料與方法
3.2.1 材料
3.2.2 主要試劑
3.2.3 主要設備
3.2.4 測定方法
3.3 結果與討論
3.3.1 硫酸苯酚測定黏液多糖含量標準曲線
3.3.2 黏液多糖凝膠色譜譜圖
3.3.3 黏液多糖抗氧化實驗分析
3.3.4 小結
第四章 扁鰍多肽活性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與試劑
4.2.1 材料
4.2.2 主要試劑
4.2.3 主要儀器
4.3 主要方法
4.3.1 扁鰍多肽提取
4.3.2 多肽得率測定方法
4.3.3 單酶酶解扁鰍蛋白單因素實驗
4.3.4 正交實驗優(yōu)化單酶酶解扁鰍蛋白工藝
4.3.5 扁鰍多肽粗提物的純化
4.3.6 抑菌圈實驗
4.4 結果與討論
4.4.1 扁鰍多肽提取
4.4.2 扁鰍蛋白單因素實驗
4.4.3 正交實驗優(yōu)化扁鰍蛋白工藝
4.4.4 扁鰍多肽粗提物純化
4.4.5 全波長掃描
4.4.6 水合茚三酮反應
4.4.7 蛋白質濃度檢測
4.4.8 抑菌圈實驗
參考文獻
致謝
在讀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及研究成果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姚文章;;松針活性物質對長毛兔毛生長試喂取得成功[J];林化科技通訊;1981年05期
2 桑野榮一;時連根;;抗保幼激素活性物質研究的最新進展[J];國外農學-蠶業(yè);1989年01期
3 В.И.安托諾夫 ,周兆祥;用水-汽油混合法浸提樹葉活性物質[J];浙江林業(yè)科技;1985年01期
4 桂仲爭,莊大桓;繭絲中小分子活性物質的研究[J];江蘇蠶業(yè);2001年04期
5 鄭慶偉;;歐委會通過辛酸等6個生物殺滅劑活性物質[J];農藥市場信息;2014年06期
6 ;歐盟批準溴乙酸等8種生物殺滅劑活性物質[J];乙醛醋酸化工;2014年04期
7 松野哲也;諶南輝;曾志將;;蜂膠中的活性物質[J];中國養(yǎng)蜂;1993年05期
8 李樹德;;活性物質與畜禽生長[J];新農業(yè);1978年11期
9 梁名志,夏濤;特種紫茶降壓活性物質初探[J];云南農業(yè)大學學報;2003年04期
10 諶曉曦;用生長直徑方法研究影響細菌活性物質提取效率的若干因素[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農業(yè)科學版);2004年01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少波;一株類芽孢桿菌的誘變及其抗細菌活性物質的分離純化[D];山東農業(yè)大學;2009年
2 王璐;海洋共附生抗菌微生物的篩選與鑒定及活性物質的研究[D];大連工業(yè)大學;2012年
3 高敏;海洋微生物和微藻中防污活性物質的提取及其性能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4年
4 許波;一株芽孢桿菌溶藻活性物質的分離及其結構分析[D];武漢工業(yè)學院;2012年
5 宮本海;海洋軟體動物活性物質[D];大連理工大學;2006年
6 趙文婷;鏈霉菌SM037抑制綠膿桿菌活性物質合成條件及提取方法研究[D];安徽農業(yè)大學;2006年
7 趙金飛;放線菌C2的次級代謝產物的活性物質的分離提取[D];上海師范大學;2012年
8 陳麗娜;芽孢桿菌B1胞外活性物質的分離鑒定及溶藻機制的研究[D];暨南大學;2014年
9 阮乾坤;產海洋生物活性物質的微生物篩選及鑒定[D];大連工業(yè)大學;2012年
10 黃翔;復合外源活性物質對幾種作物抗寒性的影響及其機理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890722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nykjlw/scyylw/2890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