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糊神經網絡的4G/WiMAX垂直切換算法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4-05-30 19:58
隨著互聯(lián)網時代的到來,通信技術得到了長足的發(fā)展。以往單一的網絡條件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具用不同網絡性能的網絡重疊交織在一起,為用戶提供了更多的選擇。以WiFi、WiMAX、3G以及4G為代表的無線通信技術具有諸多的優(yōu)勢和廣闊的應用領域,因而受到世界各國的廣泛關注;而無線網絡間的異構網絡融合是當前和未來的研究重點。本文以WiMAX與4G網絡的融合進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廣泛的實用前景。本文分析了相關網絡切換技術,包括網絡融合模式、切換的過程和性能指標需求,重點研究了基于模糊神經理論的切換算法問題。設計了一種融合4G網絡和WiMAX網絡的異構網絡構架,分析兩種網絡的技術性能和各自的優(yōu)勢,為今后需要研究相關網絡融合提供了技術支持?紤]到網絡的運營和維護,本文設計了一種緊耦合方案的網絡融合方式,這種方式更適合應用于獨立運營商,節(jié)省了構網的成本。本文將模糊神經網絡的模糊處理及自學習能力應用到異構無線網絡的垂直切換過程,在用戶請求切換時,將接收信號強度、網絡帶寬以及移動終端速度作為判決因素,綜合考慮了網絡狀況和用戶自身狀態(tài)。最后通過仿真來實現(xiàn)該異構網絡環(huán)境下基于模糊神經網絡的垂直切換算法...
【文章頁數(shù)】:6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課題研究背景及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
1.3 論文的研究內容
第2章 異構網絡結構
2.1 4G網絡
2.1.1 4G網絡的關鍵技術
2.1.2 4G網絡技術性能
2.2 WiMAX寬帶無線接入技術
2.2.1 WiMAX應用場合
2.2.2 WiMAX關鍵技術
2.3 網絡融合方案的設計
2.3.1 緊耦合方案
2.3.2 松耦合方案
2.3.3 基于移動IP的互連方案
2.3.4 基于互聯(lián)網關的互聯(lián)方案
2.3.5 方案比較
2.4 本章小結
第3章 垂直切換技術及仿真終端的設計
3.1 垂直切換的流程
3.1.1 網絡發(fā)起階段
3.1.2 切換判決階段
3.1.3 切換執(zhí)行階段
3.2 垂直切換性能要求
3.3 仿真終端的設計
3.3.1 OPNET Modeler
3.3.2 移動雙模終端
3.4 本章小結
第4章 基于模糊神經網絡的垂直切換算法
4.1 算法相關知識
4.1.1 模糊邏輯
4.1.2 神經網絡
4.2 模糊神經網絡算法
4.2.1 參數(shù)選擇
4.2.2 輸入?yún)?shù)的模糊處理
4.2.3 算法描述
4.3 仿真及結果分析
4.4 本章小結
結論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所發(fā)表的學術論文
致謝
本文編號:3984731
【文章頁數(shù)】:6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課題研究背景及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
1.3 論文的研究內容
第2章 異構網絡結構
2.1 4G網絡
2.1.1 4G網絡的關鍵技術
2.1.2 4G網絡技術性能
2.2 WiMAX寬帶無線接入技術
2.2.1 WiMAX應用場合
2.2.2 WiMAX關鍵技術
2.3 網絡融合方案的設計
2.3.1 緊耦合方案
2.3.2 松耦合方案
2.3.3 基于移動IP的互連方案
2.3.4 基于互聯(lián)網關的互聯(lián)方案
2.3.5 方案比較
2.4 本章小結
第3章 垂直切換技術及仿真終端的設計
3.1 垂直切換的流程
3.1.1 網絡發(fā)起階段
3.1.2 切換判決階段
3.1.3 切換執(zhí)行階段
3.2 垂直切換性能要求
3.3 仿真終端的設計
3.3.1 OPNET Modeler
3.3.2 移動雙模終端
3.4 本章小結
第4章 基于模糊神經網絡的垂直切換算法
4.1 算法相關知識
4.1.1 模糊邏輯
4.1.2 神經網絡
4.2 模糊神經網絡算法
4.2.1 參數(shù)選擇
4.2.2 輸入?yún)?shù)的模糊處理
4.2.3 算法描述
4.3 仿真及結果分析
4.4 本章小結
結論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所發(fā)表的學術論文
致謝
本文編號:3984731
本文鏈接:http://lk138.cn/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3984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