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度中國建筑學會獎項第七屆梁思成建筑獎評選活動
本文選題:中國建筑學會 + 評選活動。 參考:《建筑學報》2014年03期
【摘要】:正申報日期:2014年3-12月聯系:楊群010-88082242第六屆中國建筑學會建筑教育獎及第十屆中國建筑學會青年建筑師獎評選活動申報日期:2014年3-6月聯系:王京010-88082229
[Abstract]:Reporting date: March-December 2014 contact: Yang Qun 010-88082242 6th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Award of China Architectural Society and the 10th Young Architects Award of China Architectural Society Award Application date: March-June 2014 contact: Wang Jing 010-88082229
【作者單位】: 中國建筑學會;
【分類號】:TU20-19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姜瑩;;建筑獎勵[J];科學中國人;2008年10期
2 ;新事記[J];新建筑;2006年02期
3 ;第三屆中國建筑學會建筑教育獎[J];建筑學報;2008年10期
4 ;信息[J];建筑學報;2009年05期
5 ;信息[J];建筑學報;2008年09期
6 ;簡訊[J];建筑;2004年04期
7 ;“2006中國建筑應用創(chuàng)新大獎”評選活動正式啟動[J];中國建材;2006年08期
8 ;第三屆全國建筑設計創(chuàng)新高峰論壇暨有關頒獎儀式在京舉行[J];財經界;2009年06期
9 ;信息[J];建筑學報;2005年07期
10 ;第四屆“中國建筑學會建筑教育獎”獲獎者記[J];城市建筑;2011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吳良鏞;;繼往開來 自強不息——中國建筑學會成立五十周年感言[A];中國建筑學會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3年
2 崔愷;;追隨梁思成先生的足跡在建筑本土化的道路上學步——在中國建筑學會2007學術年會上的發(fā)言[A];中國建筑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3 ;中國建筑學會建筑史學分會會徽圖案的說明[A];建筑歷史與理論第五輯[C];1993年
4 羅德啟;;北京-伊斯坦布爾-雅典——UIA第22屆世界建筑師大會情及建筑考察印象[A];西南六省、區(qū)、市七方土木建筑工程學會第二十三次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5 ;徐伯安先生生平[A];建筑史論文集(第16輯)[C];2002年
6 楊鴻勛;;序[A];建筑歷史與理論第十輯(首屆中國建筑史學全國青年學者優(yōu)秀學術論文評選獲獎論文集)[C];2009年
7 單士元;;中國建筑史擴大研究課題意見的商榷——中國建筑學會建筑歷史學術委員會一九七九年度年會上的發(fā)言[A];建筑歷史與理論(第一輯)[C];1980年
8 ;中國建筑學會暖通空調專業(yè)委員會第五屆委員會名單[A];全國暖通空調制冷2004年學術文集[C];2004年
9 張復合;;新時期中國近代建筑史研究的奠基人——深切懷念汪坦先生[A];建筑史論文集(第16輯)[C];2002年
10 ;企業(yè)名單[A];全國暖通空調制冷2006年學術年會文集[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李佳;建筑設計:昨日星光燦爛[N];中華建筑報;2005年
2 古春曉 崔鯨濤;最優(yōu)越的機遇&最尖銳的矛盾[N];中華建筑報;2003年
3 曉安;梁思成建筑獎等大獎評選全面展開[N];中國建設報;2006年
4 李大嚴;值得信賴 十大建陶與衛(wèi)浴品牌出爐[N];中國建設報;2005年
5 ;中國建筑要評論,不要“楊貴妃”[N];建筑時報;2007年
6 戴牧;陽光下的水滴,幾點感動[N];美術報;2009年
7 本報記者 安治永;為了史無前例的亞洲建筑師盛會[N];中國建設報;2006年
8 本報記者 李武英;上海市建筑學會首評建筑創(chuàng)作獎[N];建筑時報;2006年
9 實習記者 李佳鵬;立足本土文化 謀求可持續(xù)發(fā)展[N];中國建設報;2003年
10 佘慧萍;華人青年建筑師獎昨晚在深圳揭曉[N];南方日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路中康;民國時期建筑師群體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2 閻波;中國建筑師與地域建筑創(chuàng)作研究[D];重慶大學;2011年
3 張帆;梁思成中國建筑史研究再探[D];清華大學;2010年
4 錢鋒;現代建筑教育在中國(1920s-1980s)[D];同濟大學;2006年
5 戴路;經濟轉型時期建筑文化震蕩現象五題[D];天津大學;2004年
6 張晟;京津冀地區(qū)土木工學背景下的近代建筑教育研究[D];天津大學;2011年
7 傅yN;脈絡 立場 視野與實驗[D];中央美術學院;2013年
8 張莉;現代漢語多義詞新探[D];山東大學;2005年
9 文迎霞;晚清報載小說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10 黃超;說服戰(zhàn)略與國際規(guī)范傳播[D];外交學院;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靜雅;從“風云浙商”探析電視年度人物評選活動的建構策略[D];浙江大學;2010年
2 孫紫君;媒介儀式下的省級電視年度人物評選活動[D];安徽大學;2012年
3 周立;建筑美學與建筑教育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08年
4 郭小蘭;重慶陪都時期建筑發(fā)展史綱[D];重慶大學;2013年
5 劉強;論媒體的文化自覺[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6 趙春婷;閻子亨與中國工程司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7 張穎;新世紀中青年建筑師實驗探索[D];天津大學;2012年
8 陳俊;基于自評報告(04-08年度)的理工院校建筑教育資源分析[D];浙江大學;2010年
9 張軼偉;中國當代實驗性建筑現象研究—十年的建筑歷程[D];深圳大學;2012年
10 王蓓;楊嵩林學術歷程和思想研究[D];重慶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868343
本文鏈接:http://lk138.cn/kejilunwen/sgjslw/1868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