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耕秸稈還田條件下增氮對土壤養(yǎng)分、生物指標和玉米產量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5-06-26 06:20
為明確氮對旋耕還田條件下秸稈腐解的影響,采用定位裂區(qū)試驗設計,主區(qū)為還田方式(設7500kg·hm-2秸稈還田和不還田處理),副區(qū)為增氮處理(0、60、120、180、240 kg·hm-2)。2016年分別于玉米播種后拔節(jié)始期、抽雄始期、乳熟中期、完熟期采集0-15cm土壤樣品,測定微生物數量、酶活性,堿解氮、速效磷、速效鉀和有機質含量,玉米成熟時收獲測產;2017年玉米成熟時,采集0-15cm土樣測定堿解氮、速效磷、速效鉀、有機質,收獲測產。結果表明:1.秸稈還田條件下增氮影響土壤物理性狀。無論還田與否適宜增氮均降低容重、增加總孔隙度,不還田和還田時土壤最低容重和最大總孔隙度的增氮量分別為120kg·hm-2、180kg·hm-2。增氮可以增加毛管孔隙度,在180kg·hm-2、240kg·hm-2氮處理時最大。2.秸稈還田下增氮可以使試驗前期土壤中微生物數量增多而后期數目快速下降;其中還田后試驗前期真菌和細菌隨著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而放線菌則在施氮量為...
【文章頁數】:5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與意義
1.3 氮對農作物的生理生長影響
1.4 國內外研究現狀
1.4.1 秸稈還田與土壤的化學性質
1.4.2 秸稈還田與土壤的物理性質
1.4.3 秸稈還田與土壤的微生物性質
1.4.4 秸稈還田對玉米生長及產量的影響
1.4.5 秸稈還田對土壤中氮素效率的影響
1.4.6 秸稈還田對土壤酶的影響
材料與方法
2.1 試驗材料
2.2 試驗設計
2.3 測定指標
2.3.1 微生物數量
2.3.2 土壤酶活性
2.3.3 土壤養(yǎng)分
2.3.4 物理性狀
2.4 數據處理
結果分析
3.1 不同施氮量對土壤容重、土壤總孔隙度、田間持水量的影響
3.1.1 土壤容重
3.1.2 土壤孔隙度
3.2 秸稈還田配施氮素對土壤含水量的影響
3.3 秸稈還田配施氮素對土壤微生物的影響
3.3.1 不同施氮量下對土壤中真菌的影響
3.3.2 不同施氮量下對土壤中細菌的影響
3.3.3 不同施氮量下對土壤中放線菌的影響
3.4 秸稈還田配施氮素對土壤酶活性的影響
3.4.1 不同施氮量對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響
3.4.2 不同施氮量對土壤脲酶活性的影響
3.4.3 不同施氮量對纖維素酶活性的影響
3.4.4 不同施氮量對磷酸酶活性的影響
3.5 秸稈還田配施氮素對土壤養(yǎng)分的影響
3.5.1 不同施氮量對土壤堿解氮的影響
3.5.2 不同施氮量對土壤速效磷的影響
3.5.3 不同施氮量對土壤速效鉀的影響
3.5.4 不同施氮量對土壤有機質的影響
3.6 動態(tài)采樣各項指標的相關性分析(2016年)
3.6.1 同一測定時期增氮處理的相關性
3.6.2 同一增氮處理的時間動態(tài)相關性
3.7 秸稈還田配施氮素對玉米產量、穂位、莖粗的影響
3.7.1 產量
3.7.2 穗位高度及莖粗變化
結論與討論
4.1 秸稈還田配施氮素影響土壤物理性狀
4.2 秸稈還田配施氮素影響土壤微生物數量
4.3 秸稈還田配施氮素影響土壤酶活性
4.4 秸稈還田配施氮素影響土壤速效養(yǎng)分含量
4.5 秸稈還田配施氮素條件下土壤微生物、酶活性、速效養(yǎng)分含量間存在相關性
4.6 秸稈還田配施氮素影響玉米產量
參考文獻
致謝
碩士期間發(fā)表論文
本文編號:4053296
【文章頁數】:5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與意義
1.3 氮對農作物的生理生長影響
1.4 國內外研究現狀
1.4.1 秸稈還田與土壤的化學性質
1.4.2 秸稈還田與土壤的物理性質
1.4.3 秸稈還田與土壤的微生物性質
1.4.4 秸稈還田對玉米生長及產量的影響
1.4.5 秸稈還田對土壤中氮素效率的影響
1.4.6 秸稈還田對土壤酶的影響
材料與方法
2.1 試驗材料
2.2 試驗設計
2.3 測定指標
2.3.1 微生物數量
2.3.2 土壤酶活性
2.3.3 土壤養(yǎng)分
2.3.4 物理性狀
2.4 數據處理
結果分析
3.1 不同施氮量對土壤容重、土壤總孔隙度、田間持水量的影響
3.1.1 土壤容重
3.1.2 土壤孔隙度
3.2 秸稈還田配施氮素對土壤含水量的影響
3.3 秸稈還田配施氮素對土壤微生物的影響
3.3.1 不同施氮量下對土壤中真菌的影響
3.3.2 不同施氮量下對土壤中細菌的影響
3.3.3 不同施氮量下對土壤中放線菌的影響
3.4 秸稈還田配施氮素對土壤酶活性的影響
3.4.1 不同施氮量對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響
3.4.2 不同施氮量對土壤脲酶活性的影響
3.4.3 不同施氮量對纖維素酶活性的影響
3.4.4 不同施氮量對磷酸酶活性的影響
3.5 秸稈還田配施氮素對土壤養(yǎng)分的影響
3.5.1 不同施氮量對土壤堿解氮的影響
3.5.2 不同施氮量對土壤速效磷的影響
3.5.3 不同施氮量對土壤速效鉀的影響
3.5.4 不同施氮量對土壤有機質的影響
3.6 動態(tài)采樣各項指標的相關性分析(2016年)
3.6.1 同一測定時期增氮處理的相關性
3.6.2 同一增氮處理的時間動態(tài)相關性
3.7 秸稈還田配施氮素對玉米產量、穂位、莖粗的影響
3.7.1 產量
3.7.2 穗位高度及莖粗變化
結論與討論
4.1 秸稈還田配施氮素影響土壤物理性狀
4.2 秸稈還田配施氮素影響土壤微生物數量
4.3 秸稈還田配施氮素影響土壤酶活性
4.4 秸稈還田配施氮素影響土壤速效養(yǎng)分含量
4.5 秸稈還田配施氮素條件下土壤微生物、酶活性、速效養(yǎng)分含量間存在相關性
4.6 秸稈還田配施氮素影響玉米產量
參考文獻
致謝
碩士期間發(fā)表論文
本文編號:4053296
本文鏈接:http://lk138.cn/kejilunwen/nykj/4053296.html
上一篇:稻田入土生物質炭理化特性及其穩(wěn)定性研究
下一篇:沒有了
下一篇:沒有了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