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亂局下的沙特與伊朗關系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4-06-05 05:31
自1932年沙特第三王國成立至今沙特與伊朗的雙邊關系呈現出階段性的特征,經歷了一個從敵對到緩和,之后又分歧與合作并存的過程。以兩個重要的時間為節(jié)點,即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1989年伊朗最高領袖霍梅尼去世,可以將沙特與伊朗的雙邊關劃分為三個階段。從1932年至1979年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成立,這一階段沙特與伊朗大體上友好相處。1979年霍梅尼領導的伊斯蘭革命成功,伊朗確定了輸出伊斯蘭革命的大中東策略,鼓勵伊斯蘭世界的什葉派勢力仿效伊朗發(fā)動伊斯蘭革命,推翻美國的附庸政權。從1989年拉夫桑賈尼當選伊朗總統(tǒng)至今,兩國關系緩和并緩慢發(fā)展,但分歧與合作并存,分歧大于合作。伊朗外交政策的調整,沙特在海灣戰(zhàn)爭中的困難,海灣小君主國從中調解,導致雙方關系改善的時機逐漸成熟,兩國高層領導人接觸頻繁,最終恢復外交關系并順利解決了朝覲問題。沙特與伊朗分屬于不同的教派,伊朗試圖將自己信仰的教派當成對伊斯蘭教正確的理解,并將這種觀點擴散到外國,向外輸出革命,輸出宗教思想,這引起了沙特的不滿,所以兩國之間有一些不愉快。這種不愉快導致兩國之間的關系受到影響,各種政策也受到影響。而且很多中東以外的大國也在利用這種...
【文章頁數】:5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選題背景和研究意義
二、中國國內外研究現狀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四、創(chuàng)新之處
第一章 沙特與伊朗關系的歷史回顧
一、1932年至1979年的沙伊關系
(一) 沙特建國之后的外交走向
(二) 伊朗巴列維王朝的中東戰(zhàn)略
(三) 沙特與伊朗之間的摩擦
二、1979年至1989年的沙伊關系
(一) 伊朗外交戰(zhàn)略的變化:輸出伊斯蘭革命
(二) 沙特的應對:遏制革命
(三) 沙特伊朗關系全面惡化
三、1989年至今的沙伊關系
(一) 伊朗國內政局及外交政策的變化
(二) 沙特對伊朗外交政策的變化
(三) 沙伊關系走向
第二章 當前沙特與伊朗關系面臨的困境及其成因
一、困境的表現
(一) 雙邊關系的惡化
(二) 中東區(qū)域內的對抗與角力
(三) 爭奪伊斯蘭世界的領導權
二、困境的成因
(一) 教派矛盾
(二) 經濟競爭
(三) 民族矛盾
(四) 域外大國的干涉與挑唆
第三章 改善沙特與伊朗關系的建議
一、宗教方面: “天下穆斯林皆一家”理念的頌揚與踐行
(一) 多強調遜尼派和什葉派的共同點
(二) 教派對話與合作
二、地緣政治方面:利益調和
(一) 建立雙邊和平對話機制
(二) 實事求是地解決地緣沖突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
本文編號:3989718
【文章頁數】:5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選題背景和研究意義
二、中國國內外研究現狀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四、創(chuàng)新之處
第一章 沙特與伊朗關系的歷史回顧
一、1932年至1979年的沙伊關系
(一) 沙特建國之后的外交走向
(二) 伊朗巴列維王朝的中東戰(zhàn)略
(三) 沙特與伊朗之間的摩擦
二、1979年至1989年的沙伊關系
(一) 伊朗外交戰(zhàn)略的變化:輸出伊斯蘭革命
(二) 沙特的應對:遏制革命
(三) 沙特伊朗關系全面惡化
三、1989年至今的沙伊關系
(一) 伊朗國內政局及外交政策的變化
(二) 沙特對伊朗外交政策的變化
(三) 沙伊關系走向
第二章 當前沙特與伊朗關系面臨的困境及其成因
一、困境的表現
(一) 雙邊關系的惡化
(二) 中東區(qū)域內的對抗與角力
(三) 爭奪伊斯蘭世界的領導權
二、困境的成因
(一) 教派矛盾
(二) 經濟競爭
(三) 民族矛盾
(四) 域外大國的干涉與挑唆
第三章 改善沙特與伊朗關系的建議
一、宗教方面: “天下穆斯林皆一家”理念的頌揚與踐行
(一) 多強調遜尼派和什葉派的共同點
(二) 教派對話與合作
二、地緣政治方面:利益調和
(一) 建立雙邊和平對話機制
(二) 實事求是地解決地緣沖突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
本文編號:3989718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3989718.html